90後男醫生化身“奶爸”為新生嬰兒“袋鼠護理”,好溫馨的畫面

在單位上班時,身邊有些90後的男同事,在工作相處中,發現他們還是比較細心的,在同事之間聊天時,聽到現在許多90後的男生,很多都會做飯,甚至有些當了爸爸的,也很會照顧孩子,給孩子衝奶粉,換尿不溼,陪孩子一起玩。著實對這些90後的細心男士們,可以進行大大的表揚。


90後男醫生化身“奶爸”為新生嬰兒“袋鼠護理”,好溫馨的畫面

這不,有一則這樣的視頻:在四川某婦幼保健院,一名90後的男醫生,化身“奶爸”對新生兒做著類似餵奶動作的袋鼠護理。這樣一幅好有愛的視頻畫面,引來了廣大網友的點贊關注。

這名90後醫生稱:因為新生兒胎齡太小,體重也輕,吃奶吃得不好,睡眠不好,需要做袋鼠式護理。給孩子做袋鼠護理時,必須把孩子直立式的放置父母的胸前,要緊貼,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安靜睡眠,有助於寶寶生長激素的分泌,也可以增加寶寶的安全感。

原本應該由父母對新生兒進行操作,但疫情出現後,擔心新生兒抵抗力低下,醫院就拒絕家長探視及袋鼠式護理操作。因此,這名醫生就接下了這樣的一個“特殊任務”,自己親自操作新生兒袋鼠式護理。醫生說:“剛開始把寶寶的頭部貼上自己的時候,還是會有點害羞的。”


90後男醫生化身“奶爸”為新生嬰兒“袋鼠護理”,好溫馨的畫面

真的是好可愛的小寶貝,也非常感謝這位大男孩醫生的呵護,看到這樣的場面真的很感人。

對90後男醫生這樣的操作,引來了一大波網友的關注與好感。

網友a:看到男醫生這樣的一個畫面,好溫馨,好歡樂,好有喜感,哪個姑娘看上這個奶爸就嫁了吧。

網友b:寶寶長大後,永遠不要忘記這位善良溫暖的“好爸爸”也是(媽媽)。

網友c:超讚!!太溫馨了,感謝醫生付出的愛心!


90後男醫生化身“奶爸”為新生嬰兒“袋鼠護理”,好溫馨的畫面

的確是的,為這樣的好醫生點贊,也很感謝這個“醫生爸爸”,在這樣的疫情特殊時期,醫生這樣的行為,是非常負責任的,向所有衝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其實,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都選擇自己帶娃,在阿里健康育兒頻道用戶的年齡分佈圖中,年齡段在25~29歲的人群佔據41.08%。雖然媽媽一直是帶娃的最佳人選,同時也是傳統中一直為家庭犧牲的角色,但在新生帶娃力量的90後中,爸爸帶娃的比例顯著上升,在街頭巷尾,爸爸遛娃的景象也是常常見到。


90後男醫生化身“奶爸”為新生嬰兒“袋鼠護理”,好溫馨的畫面

曾有記者在街頭隨意採訪,90後男性中有七成表示自己願意帶娃,而且他們身邊也有不少帶娃的奶爸。

那些積極表示會帶娃的奶爸認為,爸爸帶孩子有很多好處,孩子性格會更加活潑,可以培養孩子運動,而且父母給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著名兒科專家崔玉濤提出,不管家裡是男孩還是女孩,爸爸們都應該單獨帶孩子出去,讓孩子從爸爸的視角看待事件,讓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明白男孩子該如何做男人,女孩子該如何看待男人,這對孩子的整個成長髮育非常重要。


90後男醫生化身“奶爸”為新生嬰兒“袋鼠護理”,好溫馨的畫面

有句話說“男大避母,女大不避父”,這無疑男女在育兒過程中不同的特點,也講明瞭爸爸在兒女養育過程中的重要性。

1,當孩子慢慢長大後,需要獨立,而大多數女性容易操心,關心過多,孩子一般三歲之後,媽媽應減少參與度,多給爸爸創造育兒的機會。

2,男女身體上體現出的特質不一樣,孩子在爸爸媽媽身上可以發現兩性的區別,從而學會對自己性別的認同及對異性的認知。

3,男女看待問題的視角不同,觀察到的情景及得到的感受也會不同,爸爸媽媽分別單獨帶娃,能讓孩子得到更加全面的感官享受,能更加全面觀察看待事物。


90後男醫生化身“奶爸”為新生嬰兒“袋鼠護理”,好溫馨的畫面

爸爸參與育兒,不僅表現出的是對孩子的愛,也是對妻子的呵護,要知道帶娃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兒,不僅僅身體上勞累,更是精神上的摧殘,如果有人替換,那將是莫大的釋放。

希望看到越來越多年輕的90後們,在家庭育兒方面,可以為妻子分擔更多,90後的男士們,加油!

我是柒月媽咪,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我們互相學習,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