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業名邦2019年錄得47.6%超高毛利率 內房股黑馬發展提速


景業名邦2019年錄得47.6%超高毛利率 內房股黑馬發展提速

本報記者 李未來 見習記者 李凱旋 北京報道

作為一家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就上市的房企,景業名邦的發展速度的確令業內感到驚喜。近日,景業名邦披露了2019年的集團財報。財報顯示,景業名邦在2019年錄得了47.6%的超高毛利率,其核心純利也增加了171.0%,成為了內房股的黑馬。

另外,這家房企項目貴在“精巧”,其發展策略也獨闢蹊徑,極具個性。在建築風格方面,景業名邦填補了“新中式”風格的空白,物業開發項目也做得有聲有色。《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到,集團採用穩健的財務策略,嚴格控制各項成本,力圖實現高質量和高溢利。

核心純利增加171.0% 毛利率47.6%

3月26日,景業名邦集團控股有限集團(股票代碼:HK2331 以下簡稱“景業名邦”)公佈了其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內的全年業績。整體來看,2019年,景業名邦成績優異,各項重點財務指標均較2018年有了不小的提升或改善。

營收方面,財報顯示,2019年景業名邦收入為24.03億元,同比增加了80.8%。毛利為11.44億元,同比增加了123.2%。此外,集團毛利率也較2018年上漲了9個百分點,達到了47.6%。與此同時,集團的核心純利大幅增加了171.0%,達到了4.47億元。

47.6%的毛利率在內房股中屬於領先水平,其甚至比許多上市房企的毛利率高出近10個百分點。“毛利利率上升主要是由於景業荔都第二期、景業清水灣第六及第七期的銷售,其由於所確認的平均售價較高,該等項目在2019年的毛利率均介乎47.8-51.1%之間。”景業名邦在財報中披露了毛利率增加的原因。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景業名邦的土地獲取成本也較低,這使得集團有了更多的騰挪空間。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集團的平均土地成本僅為942元/平米。景業名邦採用為靈活的手段和相宜的成本收購具有升值價值潛力的項目用地,採用招拍掛方式所拿的土地只佔到土儲的1/3,其他的土地大多來源於合作或者收購。

物業開發成績亮眼 聚焦生態人文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市場的發展節奏,危機在考驗著房企的方方面面。但挑戰之中,不乏機遇。受到疫情的影響,購房者的置業時更加關注物業的品質,物業類的股票或物業品質較為突出的房企的股票也在近期逆勢上漲。

《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到,物業開發作為景業名邦的業務之一,其在2019年為集團貢獻了不少業績。財報顯示,年內,集團的核心業務均錄得理想增長。集團物業管理分部於年內接管房屋約900套,旗下物業集團卓都物業在管收費面積約30.064萬平米,並還將多管道增收不同類型物業的管理面積,預計2020年物業集團的業務規模和營業收入將有較大幅度增長。

從物業開發的營收數據來看,2019年,景業名邦的物業管理收益為1440萬元,較2018年增加了121.5%。景業名邦方表示,該增幅主要是由於所管物業總建築面積增加。

此外,除了持有開發和銷售物業之外,集團還擁有用於租賃的商業物業。財報顯示。2019年,集團的商業物業投資收益為2420萬元,較2018年1000萬元增加了142.0%。景業名邦方表示,該增幅主要是由於2019年租賃總建築面積增加。

目前,景業名邦在廣東、海南、雲南、湖南擁有30個物業項目,建築面積近300萬平米,其中包括22萬平米的可供出售或出租的已竣工物業,82萬平米的在建物業,以及196萬平米的未來開發物業面積,儲量足夠供應未來3年以上的開發需求。

聚焦人文地產

《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到,景業名邦在2019年12月5日與香港聯交所主板順利上市,從而正式進入國際資本市場。集團實施多元化業務組合,其核心業務為物業開發及銷售,酒店營運、物業管理、商業物業投資。

景業名邦成立6年,在2019年6月份向香港聯合交易所遞表,11月份進行了公開招股。隨後,這支此前一直低調的潛力股受到了資本市場的追捧認購,並在同年的12月份掛牌上市,打破了房企上市的最快速度。

但不得不提的是,作為一家房企,景業名邦極具“個性”。首先,景業名邦在成立之後,瞄準了區域市場“新中式”風格的空白,設計徽派建築風格產品,並根據北京、西安等主要目標城市客群的居住習慣,配置不同戶型及產品格局,使得客戶首次到訪就能成交,去化情況和價格走勢較為理想。

財報顯示,年內已確認物業開發項目銷售額收益為22.9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83.8%。景業名邦方表示,增幅主要由於2019年所確認的平均售價較高以及交付的總建築面積增加。年內,所確認平均售價為19125元/平米,較2018年增加了14.7%。

當前,受到疫情影響,不少行業出現了負面情緒。但是,景業名邦主席兼執行董事陳思銘表示,集團對內房市場的前景持審慎態度。然而,市場預期中央將出臺政策支持作為經濟支柱之一的房地產行業,以積極抵消疫情的負面影響。長遠而言,房地產政策將保持穩定。

而針對未來集團的業務佈局和發展,陳思銘表示,集團將堅守穩健的財務策略,審慎的購地策略,靈活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情況。集團將加大已進駐地區的優質土儲,也將堅持生態人文地產發展商的發展定位,實現高質量和高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