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区的龙脉走向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以

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的“中原”指今天的河南省一带;广义上的“中原”则包括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及周边的苏皖北部、山东西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等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此为近代国人认知中的“中原”概念,其范围与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中原经济区范围大致相合)。

中原地区的龙脉走向

中原北、西、南三面有太行、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别诸山环抱,中部和东部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淮河水系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长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此地;中原自古为咽喉要地,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

在中华文明肇始时期,中原地区尤其是河洛一带处于黄河中游和下游的交接之地,这里因夏商周三代奠基,而被称作“土中”、“地中”或“天下之中”;《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

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又称“中原”。

中原地区的龙脉走向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亦是华夏先民的世居之地。中原地区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它的提出和最终被人们认可、接受,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原”一词由过去没有特殊意义的“原野”之意,转向了专指黄河中下游的一段地区。大约在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作为地理意义上的概念但是此时只是零星的出现。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中原”一词开始较多指中原地区。到了六朝时期“中原”一词已经成为一个特有的地理名词,专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中原地区的龙脉走向

后世,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中原地区的龙脉走向

在风水上,昆仑山为“万山之祖、龙脉之源”,是龙中的祖龙(根龙);至于我国的山势“龙脉”走向,风水大家们则有以下看法:

昆仑的东南支流布于中国,中国龙脉有三支,分为北龙、中龙、南龙。

中原地区的龙脉走向

中原地区的龙脉走向

左支环阴山贺兰,入山西起太行,渡海而止,为北龙。北龙西起昆仑山,向北延伸经祁连山 ——贺兰山——阴山——转向大兴安岭山脉与长白山脉,长白山延伸至朝鲜的白头山从而入海;同时,北龙沿黄河经过青海、甘肃、山西、河北、东三省等北部地区,延伸至朝鲜半岛而止(另云,北龙不应到朝鲜便终结,它相接于朝鲜的白头山;也就是朝鲜的龙脉发于白头山,但并未停止,只是隐入了海中,最后连接了日本列岛)。

北京、天津等城市处于北龙之上。

中原地区的龙脉走向

中支循西蕃入趋岷山,沿岷江左右,出右江者叙州而止;江左者北去,趋关中,脉系大散阙;左渭右汉为终南太华。下泰岳起高山,右转荆山,抱淮水,左落平原,起泰山入海为中龙。

中原地区的龙脉走向

右支出吐番以西,下丽江,趋云南,绕沾益、贵州关索,而东去沉陵。分其一由武关出湘江,西至武陵止。又分其一由桂林海阳山过九疑衡山,出湘江东趋匡庐止。又分其一支过庚岭,渡草坪,去黄山天日三吴止。过庾岭者又分仙霞关,至闽止;分衢为大拌山,右下括苍,左为天台四明,渡海而止,总为南龙也。

至于关中秦岭中原山脉走向,在风水上则都属于中龙龙身

风水上的中龙起于西北昆仑,沿巴颜喀拉山而趋过岷山,东趋关中秦岭终于南太华,而进入中原。下泰岳起高山,右转

荆山(大别山),抱淮水,左落平原,起泰山入海

中原地区的龙脉走向

若单独列举中原山脉,则又有不同,中原地区的龙脉走向以八百里“伏牛山

”为其根本。

中原北、西、南三面有太行、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别诸山环抱,中部和东部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淮河穿流而过,上游两岸山丘起伏,水系发育,支流众多;中游地势平缓.多湖泊洼地;下游地势低洼,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网交错,渠道纵横。黄河、长江两条大河从龙脉两侧流向中原大地,绵延曲折,气象万千,形成“山环水抱”之势。淮河水系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长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此地。中原地区因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因此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

中原地区的龙脉走向

中原地区背依昆仑山——秦岭山系,伏牛山位于中国河南省西北部,东西绵延八百余里,大致呈西北— 东南走向。长200余公里,宽约40~70公里,形如卧牛,故称伏牛山,它构成了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在龙脉风水上,伏牛山西接秦岭而入河南,发脉(高出立极)秦岭入河南段和北面崤山为其龙尾熊耳山、伏牛山和外方山为其龙身出脉(脉气止尽)嵩山山脉为其龙头洛阳至开封一带因龙气汇聚而人文荟萃,更是理想中的建都之地

中原地区的龙脉走向

由此孕育出了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此外还有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登封、夏邑、偃师、虞城、淮阳、新郑等古都;中原地区因此成为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

中原地区的龙脉走向

自中华文明肇始到北宋之时,中原地区一直都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位置;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原文化,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核心组成部分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思想发源于此,河洛文化、汉字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三商文化、礼仪文化、圣贤文化、诗词文化、武术文化、戏曲文化

等中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历史上中原名人谓灿若星河,活跃在各个领域中,为中国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后世乃有“天下名人,中州过半”的美誉。

中原地区的龙脉走向

《史记》

《括地志》

《新唐书》

《鸡肋编》

《朱子语类》

《全唐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