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中,子彈打完後真的能把彈夾丟掉嗎?

自食其果


彈匣作為槍支上的供彈部件,那作用肯定是相當的重要。實際上在部隊中派發槍支時,每支步槍配幾個彈匣都是有明文規定的,彈匣不是一次性的消耗品。正常情況下每支步槍配5個彈匣,這樣領取彈藥時也方便計數。所以作為重要的軍用設備,和平時期,士兵訓練中那是絕對不允許隨意把彈匣丟掉的,如果查明是故意丟棄那可是要上軍事法庭的~~~

而在實戰中,由於情況特殊如果有無意中丟失現象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實際上如果沒有遇到特殊情況,一般還是不建議丟掉的。比如遇到伏擊,需要輕裝撤退時,或是受傷無法攜帶更多裝備時,這種情況丟掉彈匣或是槍支,甚至是裝具這都可以理解。但是在沒有特殊情況下就扔掉自己的裝備,那是要承擔嚴重後果的。

實戰中一旦補給彈匣是散裝形式,那麼誰的彈匣多的肯定會裝更多的彈藥。


電影中可能我們經常能見到主角打完一個彈匣扔了再裝一個打。但實際上可能戰鬥結束後,人家會打掃戰場,自然會把丟掉的彈匣再撿回來。或是繳獲的武器,打完就丟也無所謂,如果戰勝了自然會回來收拾戰利器,打輸了可能命都沒了自然扔掉的彈匣也就無所謂了;不過在作戰中,還是不建議扔掉,首先戰鬥中攜帶的子彈總會有一些散裝子彈,或是補充彈藥時後方會送來散裝子彈,這些散裝子彈都是需要裝到彈匣中的,戰場上每個都喜歡帶越多彈藥越好,所以多一個彈匣就多一份安慰,你把彈匣打光一個扔一個,到時補給彈藥時怎麼辦,給步槍裝一發打一發啊??向隊友張嘴要啊?都是保命的東西,不到最後一般不會輕易給別人,只能說不要坑隊友。

另外,打光的彈匣放在彈藥袋中,好賴是金屬製成的,多少有一些防彈功能,就算防不了子彈也能防彈片吧。對於沒有配備防彈衣的士兵來說,背一身空彈匣也能變相的起到防護作用。那幹嘛要扔呢?只有戰情緊急來不及的情況下,才會扔掉空彈匣,畢竟放好空彈匣,再拿出新彈匣裝上去,會耽誤時間,這時扔了也就扔了。如果戰鬥打勝了可以再回來撿起來就好~~當然要保證打贏或是保證後續不會再發生戰鬥,如果戰事還在繼續,等到補給來了有你哭的時候~~~

對於彈匣的回收問題,也是有解決方式的。一些戰術用品的公司專門設計了彈匣回收攜具,這東西開口比較大裝一個彈匣時間很快。其目的就是儘可能節省士兵更換彈匣的時間。


彈匣回收袋


鼎盛成寧


實戰中,我們說真實的戰爭中,打完的彈夾或叫彈匣的是一定要丟掉的!

實戰中,每個士兵有三樣東西是不能丟的,槍、子彈,手榴彈,打完的彈夾在實戰中就是廢物了,但是當戰鬥結束之後,包括彈夾在內的物品,在打掃戰場時都會撿回去的。

戰鬥中,子彈,手榴彈會隨時補充上來的,而補充子彈手榴彈的後勤人員,也會把傷員搶救下去的,在子彈手榴彈補充不上來的情況下,一是節約子彈手榴彈,就是要瞄準敵人的目標射擊,二就是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去繳獲敵人的或去前沿陣地撿回敵人丟棄的子彈手榴彈來補補自己!

戰爭的目地是消滅敵人,而要想消滅敵人,就是要先保存自的生命,保存自己的生命也是為了能更多的消滅敵人,所以在實戰中,除了槍,子彈,手榴彈之外,其它什麼東西都是可以放棄的!

在實戰中,可能要衝鋒向前,在衝鋒前進中,可以用繳獲敵人的武器彈藥補充自己,如果敵人的武器比自己的好,也就是說如果繳獲敵人的槍比自己的槍好,那就可以丟掉自己的槍,帶上敵人的槍衝鋒前進的!

在實戰中,如果需要快速的轉移或撤退,那也需要輕裝的,除了帶上自己的槍,子彈和手榴彈外,轉移撤退路上遇到的武器彈藥都可以放棄不管的,有的武器彈藥怕落入敵人的手裡,可以就地炸燬的!

所以在實戰中,那個微不足道的彈夾是可以丟掉的!

【社會現象,家庭問題,獨家觀點,解惑釋疑。請您關注從善如劉的頭條問答!】


從善如劉L




彈夾是手槍、步槍等輕武器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瞄準鏡、槍刺、揹帶、通條等可拆卸的槍支附件一樣,都屬於嚴格管控且不得丟失的武器裝備。部隊現行做法是,輕武器射擊完畢後,就連彈殼都要如數上繳,更何況彈夾呢?實際上,由於每隻彈夾的彈簧張力各不相同,張力過緊或過鬆都有可能導致射擊過程中出現“卡殼”現象,所以一些有經驗的老兵都會對彈夾精心呵護,為了取得好成績,他們會在自己用得合手的彈夾上刻上記號,以免別人拿錯。



在一些影視作品中,的確存在“裝完子彈後直接丟掉彈夾”的做法,這麼做主要是為了節省時間。就拿“單手換彈夾”來說,這個動作雖然很酷炫,也確實能節省一點兒時間。但是這麼做,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損害武器行為,槍手為了使空彈夾自行脫落,需要用實彈夾猛力撞擊彈夾卡筍,久而久之將會導致卡筍的鬆動甚至失效。我曾經遇到過81式自動步槍在射擊過程中彈夾突然掉落的情況,一檢查才發現卡筍已經嚴重變形,其罪魁禍首就是“單手換彈夾”時的反覆撞擊。其實,真正過硬的射手從不會採取損害武器的做法,要想提高換彈夾速度,也不一定非要用“單手換彈夾”。比如,一些非洲僱傭軍經常把兩個彈夾一顛一倒地綁在一起,實戰中,待前一個彈夾射擊至膛內剩有一發子彈之際,左手取下空彈夾,旋轉180°續上實彈夾。在動作熟練的情況下,其速度絲毫不遜於“單手換彈夾”。


慕什塔戈


首先糾正一下,應該是彈匣,彈夾是夾子彈的長條夾,還真沒有必要考慮丟不丟。那麼要丟掉換下來的空彈匣呢?這是一個在軍迷圈也爭議頗多的問題。

其實這是要分情況的。瞭解了戰場上的後勤補給的模式之後,這個問題就很清楚了。要知道雖然在現代戰爭中,士兵出發前會在胸前的攜具塞滿備用彈匣。但是在戰鬥補給中,卻是很多都是採用了10發或者15發,子彈橋夾的形式補給彈藥(因為彈匣的形式補充佔地方,一箱子也裝不了多少),還有就會是散裝的或者盒裝的子彈。如果你在戰鬥中扔掉了彈匣,那麼就算後勤補給到了你也沒辦法補充,雖然在後勤補給中也會有一部分彈藥以彈匣的形式補充,不過萬一沒有就很麻煩了。

不過為什麼之前說的要看情況呢,因為要看戰場上的戰鬥激烈程度了,如果是“隔山打牛”式的戰鬥,遠距離壓制一波或者戰鬥並不激烈的情況下,肯定是不能丟彈匣的。很簡單的證明,就是美軍通常在腰間會有一個彈匣收集袋,目的就是做這個的。

但是如果戰鬥異常激烈,炮火紛飛,子彈特別密集,而且敵人很快就要衝上來的情況下,做這些都是浪費時間不珍惜自己生命的舉動。抓緊換彈,傾瀉火力才是主要的,大不了戰後打掃戰場再撿。

所以可以這樣說,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不能扔空彈匣的,因為要考慮後勤補給的問題。但是特殊情況下可以丟,畢竟幾個彈匣而已,不是什麼貴重的東西,即使是在貴重的東西,和保命相比都不重要了,扔掉的彈匣有機會就撿,沒機會就算了。


利刃號


首先糾正一點,彈夾不是彈匣,這兩者是不同的。

彈夾是將槍彈夾在一起,推入武器的彈倉之後就沒用了,而彈匣則不是這樣,彈匣是武器必備的供彈具,沒了他子彈就供不上來。不過彈夾主要是老式步槍使用,現在的現代步槍已經不再使用了。

這就是彈夾,裝入子彈後就沒用了

現代步槍的彈匣,沒了他步槍就沒子彈可用了

而彈匣在作戰時可不可以丟棄,答案是否定的,當然不能隨意丟棄。

相當數量的影視劇中,經常可以看到在演員們再武器的彈藥打完後,非常瀟灑的將彈匣扔掉,看起來非常帥氣並且酷,但是在現實中,打光彈匣是不能直接丟棄的,而是將要保存起來,在安全之後或者得到補給之後繼續使用。

現代突擊步槍等武器,都是用的彈匣這種供彈具,有著攜帶方便,火力持續性良好等優點,而正是因此,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戰地的士兵們身上都帶著很多彈匣,就是要帶足足夠的彈藥才能作戰,才能生存下來,但這可不意味著用完就能扔了。

原因很簡單,補給過來的彈藥,都是散裝的一顆顆的子彈,需要自己一枚一枚裝入彈匣才能使用。而如果打完的彈匣都扔了,那就會面臨著有彈沒法用的尷尬局面,因為現代突擊步槍必須用彈匣供彈,老式步槍還能一發一發塞入彈倉使用,這招對現代步槍可沒用。

可是為什麼不用彈匣的方式補給呢?原因也很簡單,現在很多武器彈匣是不同的,但是子彈是一樣的,直接塞進彈匣送過去萬一這種彈匣用不了呢,總不能再一發一發扣出來再裝進別的彈匣了吧?比如美軍的M4步槍和德軍G36步槍,其彈藥是一樣的,但是彈匣不同,沒法通用。


用戶5770541302


並不會,因為一般士兵裝備的攜行裝具上一般攜帶四到六個彈匣,其他的子彈都是散裝的,因為這樣可以攜帶更多的彈藥。而且現代戰爭中,更多的是使用中遠程火力交戰,所以士兵一次需求的火力密度並不大,因此使用後的彈匣並不會丟掉,而是等到戰鬥結束使用橋夾重新快速填裝。當然如果有戰術需求也可以直接拋棄掉。

而且彈藥補給大多也是散裝的彈藥包,如果將彈匣直接丟棄就會很麻煩了,這樣就沒有能夠使用的彈匣。也因此專門設計出了彈匣回收袋,能夠有效與未使用的滿彈彈匣區分開。


戎評


彈夾:是夾子彈用的長條夾,用來將子彈成排夾住,以便壓入彈匣、彈倉,多由金屬製成,是一種裝彈輔助工具。彈夾分為漏夾和橋夾,漏夾是和子彈一起壓入彈倉,成為槍的一部分,等著子彈打光了會自動落出來或是彈出。橋夾是把排好的子彈壓入彈匣或是彈倉。



彈匣:槍上用於存儲子彈的一個匣子,通常是一個可以拆御的小盒,通常有弧形彈匣和直彈匣兩種,子彈在壓入彈膛之前就放在那裡。彈匣的主要作用是容納子彈,並在射擊時及時地將子彈託送、規正在預備進膛位置。它通常由彈匣體、託彈鈑、託彈簧和彈匣蓋組成。彈匣體是用鐵合金皮壓制而成的,但也有使用工程塑料製成的,其四周較薄,通常在表面有加強筋來增加結構強度;以雙排雙進彈匣為例,其託彈鈑由兩級臺階構成,這種臺階可使子彈在彈匣內成雙行交錯排列;託彈鈑在彈匣內四周的遊隙很小,當槍機後退到推彈突筍並越過彈匣裝彈口時,託彈鈑在託彈簧的作用下,將彈匣內最上面一發子彈託送到裝彈口並與彈匣體的彎部相配合,將子彈規正在預備進膛位置。當槍機前進時,推彈突筍將裝在預備進膛位置的子彈推進槍膛,從而完成託送、進膛的供彈動作。如果彈匣凹陷變形或生鏽,就會造成託彈鈑被卡死。


科普完畢,接下來就來說說這兩者在實戰時可不可以扔掉。

首先彈夾是可以扔掉的,當彈夾扔掉後,在戰後士兵可以從後勤處獲得,也可以使用同伴的,還可以使用手動壓彈,並不影響作戰。而彈匣就不一樣了,當子彈打光之後,作戰的士兵不可能像遊戲或者影視作品中那樣,將彈匣扔掉,而是要按照規定回收。當一個彈匣打完了,從戰術背心上取出替換的彈匣裝上後,要將空彈匣放回戰術背心上,戰爭結束時拿著空彈匣去後勤補充子彈。一般戰場上後勤是子彈管夠,但彈匣數量卻是有限的,如果把彈匣丟了,那是很難找到多餘的補充。所以在戰場上彈夾可以丟的,彈匣不能丟。


玖佳玉辰


當過兵沒參加過戰爭說不太清楚,但我覺得扔不扔掉得看後勤的能力,我軍過去的一個彈藥基數是五個彈匣(槍上自帶一個、外加四個)和四枚手榴彈,如果是這基本基數的彈匣不應該丟掉,按常規除了單兵攜帶這些子彈是帶彈匣的,後勤運輸上去的彈藥就是成箱的,打開箱後子彈還得一顆顆裝進彈匣才能發射,所以在戰鬥的繁忙時候壓子彈的時間都會延誤戰機而丟掉性命的,我認為兩個辦法可以解決這一問題,第一是後勤在後方陣地將彈匣壓滿子彈後送到前線,打空後直接丟在陣地上由後勤人員戰後回收,第二是採用一次性的塑料彈匣,直接在軍工廠生產的時候就壓滿子彈,戰場上打完就不要了,現代戰爭子彈的需求量很大,一個基數的彈藥10多分鐘就打光了,所以人家美軍在朝鮮戰場的時候就是7個後勤人員供應一個前線士兵,何況60多年後戰場是什麼狀況,總不至於讓前線的士兵自己去壓子彈而丟掉性命吧。


關東漢子6


我想樓主可能想說的是彈匣,因為就目前而言,基本上沒人使用彈夾了。



這個帶弧度的是彈夾



這兩個是彈匣

不管是彈夾還是彈匣,都是不能輕易丟掉的。半自動步槍雖然不用彈夾也能壓進子彈,但戰鬥時槍裡的子彈打完,一發發往裡壓是要死人的,而使用彈夾,可以把彈夾裡的子彈一下子壓進去,比較省時省力。

這裡我們主要說彈匣

一般情況下彈匣是要回收的。按照我軍以前的配置,使用自動步槍的士兵在戰場上配備4個彈匣、5枚手榴彈,另外再領一個基數的子彈(基數的數量是保密的,一般都在150發至300發之間)。在戰鬥中,如果是衝鋒,一個彈匣打完,只能先丟下。按照56式自動步槍或81-1,每個彈匣裝30發子彈,4個彈匣120發子彈足夠一次衝鋒了。等戰鬥結束,彈匣還是要撿回來的,不然零散的子彈沒法用。守衛陣地也差不多,彈匣打完先撂一邊,戰鬥不那麼激烈也會及時收到戰術口袋裡,等戰鬥間隙再把彈匣壓滿,便於戰鬥時迅速更換。當然,一切都要根據戰鬥情況而定,不可能說敵人已經瞄準你或者馬上撲過來了,你還傻乎乎的去收彈匣,那就是找死了。

至於有人說在戰場上看見敵人的槍比自己的槍好,就把自己的槍扔了直接用敵人的槍,那是傻冒,子彈打完了怎麼辦?總不能戰鬥期間滿戰場找敵人的子彈吧?那也跟找死一樣。但也有特例,比如對越反擊戰,越軍用的是AK47,我軍用56式或81-1,子彈完全通用,而且AK比56式威力大、殺傷距離遠,質量也比56式好很多,所以會出現扔了自己的槍,撿用敵人的槍,因為不擔心子彈配套問題。還有就是我軍以前沒有狙擊步槍,在對越反擊戰時發現敵人的狙擊步槍後稀罕的不得了,就先撿起來揹著。剛開始也擔心子彈問題,後來發現我軍的重機槍子彈竟然和狙擊步槍通用,就是射擊精度差了很多,那是因為越軍的狙擊步槍是專用彈。這也是世界各國為什麼如此講究武器裝備成體系配套的原因。像阿三國的萬國造武器,真打起來後勤供應和配套會非常困難,戰場上肯定吃虧。


木質的葫蘆


扔掉就等著傻眼吧!必須收集起來!

不要被圖片所迷惑,比如

當然,在實戰中如果敵沒有被殺傷,而我需要繼續火力壓制,那必須追求快,所以可以暫時扔在地上,但是別忘了一會撿起來哦。
此外,在平時的訓練中也可以這樣,因此畢竟是訓練嘛,不用考慮補給問題。

但是在戰鬥中,往往不是一兩個彈匣就夠用的,就算一個全副武裝的士兵,身上帶滿了彈匣,彈藥也不一定夠用,畢竟彈匣裝滿了也就30發左右,十幾次點射就沒了,而打活人又不像打靶一槍一個。

比如上圖中,美軍士兵我們可以看出,腹部位置一般可以放4~6個彈匣(可以自己組裝),加上槍上的一個,就算揹包裡再放一些散裝的彈夾,也撐不了多久。子彈打光了怎麼辦?只能等著補給,以美軍為例,他們會以空投彈藥的形式進行補給,但問題是空投的也不是裝好的一個個彈匣,而是成箱的散裝彈藥,就是下圖

需要自己一發一發的壓到彈匣上,所以,沒有彈匣你就等著哭吧。好好的一箱箱子彈你卻沒有辦法用了。
我們士兵身上的戰鬥攜行具,既然能裝彈匣,那彈匣空了也可以放裡面啊,看這個美軍士兵

就是這玩意,或者是專門的彈匣收集包,比如

掛到腰上,換彈匣是順手就塞進去了,更方便。所以,千萬不要被影視劇迷惑,多漲點知識才是王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