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哀,是一種紀念,也是一場心理疏導

死亡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對於死亡的思考會使生命更為充實豐盈,而不是使其貧瘠枯竭。儘管肉體的死亡會毀掉人,但死亡的觀念卻能拯救人。

——歐文·亞隆

誌哀,是一種紀念

清明時節,是表達哀思的時節。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歷史上的災難。許多人因此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同時,我們應該去思考:是什麼信念,讓這些醫務工作者、警務人員、社區工作者,以及各行各業默默付出的人們能夠在這關鍵時刻衝鋒陷陣,守護了人民群眾的安全。

用生命守護生命,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情。

我們,應該用這個特殊的時刻,去紀念,去感激,更要學會感恩。

誌哀,是一場心理督導

生命的價值不容否認,生命的尊嚴不容冒犯。

敬畏生命,也是對生命的表達。

對於生命的逝去,我們會出現哀傷的情緒。我們難免不會表現出強烈難以平復的情緒反應,並逐步發展成為以分離痛苦為主的情感體驗。

對於哀傷,我們要學會對自我做一次心理疏導。也就是“哀傷輔導”。

哀傷輔導的本質就是對親人離世的失去進行一個心理上的分離過程。我們在心理上理解、接受親人離世這個事實,並找到現實的意義。

清明時節,我們務必銘記

只有正視死亡,才能更好的敬畏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