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機,好好吃飯


放下手機,好好吃飯


朋友相聚,本是互訴衷腸,促膝言歡的時刻。可自從手機普及以後,氣氛全變了:

1.未開席之前,做東的先逐個打電話,張三李四王二麻子,悉數招呼到。明明事先已微信定位短信通知,還怕禮數不周。“二狗子,你小子一定來啊!”如果不學三請諸葛,彷彿輕慢人似的。

2.赴宴也有先後,小人物先打前哨,大人物自覺殿後。有時侯一群人苦哈哈地就等這麼一位,大夥兒嘴上不說,肚裡都罵“王八蛋”;可大人物一登場,這群苦瓜臉立馬舒展成了茄子,笑容都打嘟嚕兒,這位說王總打您電話沒通啊,那位說王總髮微信您收到了吧,手機舉得高高的,“啪啪”拍照讓老王一哆嗦差點尿褲子。

3.然後排排座,分果果。一張圓桌子,也分不定哪把椅子是總瓢把子的,拉過來扯過去,你推我我拽你,非得把大人物摁倒栽蔥才罷休。該老實了吧?不,菜譜還得轉兩圈,上青樓揭頭牌一樣,畫圈打勾,照顧胃口更要照顧感受。於是乎,這個擺手那個搖頭,“你先請”,“我隨便”。服務生捧個菜單子,急得要衝上來卡脖子,有完沒完哪!照例老王鎮場子,弄道壓軸萊,其他由主家看意思去耍。

4.菜要湊雙,圖個吉利。相互介紹呢?之前是撒名片子,雙手奉上,彎腰鞠躬。現在便利了,加微信掃二維碼,一加二通過,瞬間成好友。三來兩去,一桌子都進朋友圈了。那位提議建個群吧,好,建群,於是推讓群主,討論群名。一頓操作猛如虎,八道菜齊好開席。

5.高潮是吃魚。咋擺不重要,魚頭對領導。魚盤端上,左一圈右一圈,非得讓魚頭與領導大肚腩保持垂直才停下。要是魚有靈性,它一定煩透了。“大爺的,轉頭暈了!”領導剪綵,眾人動箸,頭三尾四,非酒不吃。識相的服務生,這節骨眼兒會安排一張“大團結”,滿漢全席烘托上一片禿腦殼,好讓主家朋友圈裡掙面子。豁牙掉齒的,尤恨拍照環節,一喊“茄子”,噝噝地倒吸涼氣。

6.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張總王總老馬小牛全成了弟兄。有摟脖子掏心窩子的,“啥事兒找恁哥,別看不起我哈”,同時胸口拍得啪啪響。有家裡受老婆閒氣,酒後找人訴委屈的,一把鼻涕一把淚,小白臉變成了大花臉。最後,四仰八叉,桌子下面趴的都有人。桌子上,手機鈴聲四起,老婆查崗的,情人相好的,沸沸揚揚,誰也顧不上接啦。

滿桌子菜,糟蹋了,你說直接餵狗多好,也省得胃受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