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哀悼 永遠銘記

文丨圳論評論員姚龍華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4月3日發佈公告,決定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在此期間,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4月4日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深切哀悼 永遠銘記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湖北各地也在逐漸“解封”。對於很多人來說,彷彿穿過寒冬和黑暗,重新擁抱春天和陽光,按下“暫停鍵”的生活再次按下“重啟鍵”。可是,有些人卻永遠留在了冬天,再也無法享有原本平常而靜好的生活。

他們是犧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的烈士。他們中有的是直接參與一線救治工作的白衣戰士,用生命守護生命,以大愛詮釋醫者仁心;有的是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公安幹警,以生命踐行使命,用熱血鑄就警魂;有的是用真心真情幫助解決群眾生活困難的社區工作者,用生命書寫擔當,用愛心守護家園。他們是茫茫人海中藏著的閃亮靈魂,是以命相搏護山河手足無恙的英勇戰士,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深切哀悼 永遠銘記

他們是3000多位不幸被病毒感染奪去生命的同胞。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我們甚至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只知道他們的逝去構成了那冰冷殘酷、觸目驚心的數字。但我們知道,他們是我們的同胞,是他們家裡的一片天,是原本鮮活的生命。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敬畏。對生命的敬畏,需要莊重的儀式。朱以撒在散文《莊重》裡說,人生的一些場景如果不懂得莊重,心就總是懸浮無著。莊重的高級形式乃是敬,用朱熹的話來講,“不要放肆,不要戲慢,整齊嚴肅,便是主一,便是敬”。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莊嚴而肅穆。慎終追遠的清明時節,以國家的名義下半旗誌哀,儀式足夠莊重,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配得上這份莊重。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莊重地表達一份敬意與哀悼,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值得這份致敬與追思。

此前,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的全國哀悼日,都曾下半旗誌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明文規定,發生特別重大傷亡的不幸事件或者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傷亡時,可以下半旗誌哀。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感染者達8萬多人,被追蹤到密切接觸者70多萬人,截至4月3日晚死亡3331人,嚴重影響到全國人民正常的生產、生活,其嚴重程度絲毫不亞於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對因疫情而犧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下半旗誌哀,於法有據,也是人民的意願。

深切哀悼 永遠銘記

誌哀,是為了永遠銘記。死亡不是永別,忘記才是。“誌哀”之“志”,意為銘記、銘刻。用極為莊重的形式,以國家的名義誌哀,既是告慰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在天之靈,給他們的家人一絲慰藉;也是給很多人懸浮的心一個安頓,療治心靈創傷好好活下去;更是希望每個人都能銘記疫情造成的災難,並從中汲取教訓。

春暖清明,深切哀悼,永遠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