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是吳文化發源地,為什麼現在不以說吳語為主體?

66美好願望


首先,糾正您一點,吳語在江蘇並不是全覆蓋哦。

吳語僅僅通行於江蘇南部,常州、無錫、蘇州等市,而絕大多數市是使用江淮方言等其他方言。僅從面積看,說吳語的地方佔江蘇整體並不算大,故而,從古迄今,吳語都不是江蘇的語言主體。

其次,全國統一使用普通話,吳語學習動力不足。

學校的語言環境基本全是普通話,導致新生一代,說吳語的頻率和標準度都有所下降。加之,在整個吳語大體系下,每個地方又會有很多細小的差別,而吳語發音相對來說也較難,很多年輕人也不願學,畢竟考試不考。以一組數據為例,蘇州20歲以下的年輕人,會熟練說吳語的比例,竟然低至2.2%。倘若現場去聽吳語評彈,會震撼這種語言之美,想到其即將隨時代消逝,不免有點痛惜。

最後,新流入人口增多,吳語學習難度高。

隨著人口流動加劇,蘇南因其相對發達的經濟,吸引全國各地的同胞來此定居,新蘇州人、新無錫人不斷增多。而吳語,因為其難懂,且語音語調都比普通話要多得多,所以發音也特別難學,導致新蘇州人、新無錫人主動學習吳語的門檻加大。故而,在工作場所、公共場所,大家都習慣用普通話交流,相較之下,用普通話交流更省力。幾乎會有一些約定俗成的規則:雙方交流,倘若有一個是不說吳語的,大家會自動切換到普通話;倘若雙方都是說吳語且年紀稍長的人,他們會自動切換至吳語,因為語言體系不一樣,他們會選自己更習慣、更熟悉的語系,表達起來會更快捷、更流暢;值得注意的是,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一代本土吳語人之間溝通交流,也會大概率選擇普通話。當一種方言,年輕人不再使用它,那麼沒落便是必然的趨勢。

綜上種種因素,都是導致吳語慢慢衰落的原因。吳語真的很美,有機會可以來蘇州,看看園林,再試試現場聽聽評彈和崑曲,感受下吳語的魅力。例外,上海、浙江等地,也有很多說吳語的地方,不侷限在江蘇哦。


願為氣球


江蘇本身就不是以吳語為主體,除非你把南京、揚州、徐州這些城市排除在外。

江蘇並非吳文化為唯一主流的地區。從地理上來看,太湖區域主要是吳語,比如蘇州、無錫,對面還有浙江的湖州等地;但是蘇中地區比如南京、揚州和鎮江主要使用江淮官話;蘇北地區比如徐州、宿遷使用的是中原官話。

如果非要說江蘇作為吳文化發源地,那也只是蘇南尤其是蘇州、無錫地區,並不能代表整個江蘇。就當前的蘇南地區來看,主流方言仍然是吳語,但日常用語中,佔大頭的是普通話,這在全國各大方言城市都一樣。


今天地理


中原地區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歷史上大多數王朝的政治中心都在北方,歷史上統一的王朝非不得已不會將其政治中心南遷。其原因很簡單是由於中國的地理環境造成。南方的地理環境比北方複雜,政治中心設在南方不方便統治天下。

象巴蜀文化也是這樣只能偏安一隅,難以影響中原。嶺南地區更是因崇山峻嶺阻隔,在宋朝時仍被視為不毛之地而被作為流放之地。

吳地在周朝以前還是蠻夷之地,只有部落的原始文化,泰伯把中原農耕文化帶到了吳地才形成了吳越文化。吳地雖然歷來富庶,但地處東南,若作為政治中心難以輻射全國,另外富庶地區的民風也與全國其他地區不同,由於土地富饒,物產容易獲得,人民的生活休閒懶散,這樣民風有利於推動文化的進步卻不利於政權的統治。因此吳儂軟語不會成為官方語言。


雜談今古


這個你要看文化傳承的載體是什麼了,說起吳越文化主要有,蘇州刺繡簡稱蘇繡,評劇,崑曲,評劇現在還是用蘇州話唱的啊,這個再傳承下去也不會改用普通話或者東北話唱,再說吳越文化,提起江浙就是小橋流水人家,船從門前過,水從窗下流,這種刻在人們印象裡都幾千年了,這也是文化,至於語言,江蘇毗鄰上海,融通世界,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埠口,五湖四海,人員冗雜,必然會形成一種共同的語言。故吳語在歷史的長河中必然會走向衰敗,這就是國家為啥要花力氣去保護地方方言。


克虜比斯劍客


就如秦帝國一樣,曾經始皇帝一統六合。關中話相應的也成了政令教化的官方語言。歷史變遷,朝代更替。一個朝代有一個朝代的標誌性行為。政治決定了教育,語言的實用性。反觀吳語,自始至終都沒有在歷史上有什麼地位,更不可能推廣了。如當年的粵語,如日中天,好多人都會哼上一兩句,卻還是不能作為官方語言使用。



風雨前行樂無憂


現在我們回到吳越的話題上來了,吳國的核心區之所以在蘇錫常地區(特別是蘇州——無錫一線),很大程度是因為這一地區的地理結構已經穩定了。而在蘇州以南,三江(婁江、松江、東江)本身的狀況並不是十分穩定。

在洪水到來之際,三江所過之處受到洪澇災害的概率要大的多。於是這片三角形的區域也就成為了古蘇錫常平原與太湖南面的“杭嘉湖平原”之間的緩衝區,或者說是將兩都分割為具有一定獨立性的地理單元。

由於越人也在向北滲透,因此太湖東南側的嘉興地區不可避免的成為了雙方博弈的焦點。至於前面有朋友提到的吳越國界橋,其實更多的是象徵意義的,並不能夠成為地緣文化的分割線。

如果從地緣的角度看,儘管環太湖平原被分割成了兩塊,即蘇錫常平原被劃入了江蘇,杭嘉湖平原被劃入了浙江。但這兩大平原的地緣文化其實是共通的(特別是完全屬於平原文化的嘉興),或者說更偏向於吳文化。

當然,現在“吳文化”這個概念,很多時候已經包含了整個吳越在內。不過如果要細分的話,杭州灣本身還是可以做個分割線的。或者說嘉興——湖州一帶與蘇南的地緣文化接近度,要高於杭州灣以南的寧紹平原。

作以上分析並非是在強化地域區別,主要是說明地理結構對地緣文化的影響。因為在平時,我們所習慣的以行政劃分來認定各自所屬地緣文化的方法是存在很大問題的。

如果仔細觀察那張〈中國主要言分佈圖〉,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在蘇錫常平原與長江之間,還有一個區域並未包含在吳語區。如果按照行政區劃來看,大致就是在南京——鎮江一線。這一區域目前被語言學家定義為江淮官話區。

所謂的江淮官話,其實也就是北方漢語與吳語的混合體。或者說是帶有一些吳語發音特點的普通話。這一類型的語言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北的江淮地區。如果從地緣的角度看,這一帶主要是吳越先民向長江以北地區的主要滲透區。

歷史上吳越先民曾經廣泛分佈於上述區域。而在春秋之時,吳越兩國越過長江準備進入中原爭霸的時候,所主要佔據的地區也基本就是江淮官話主要分佈的地區。江淮地區在後世的歷史中,也成為了退守江東的偏安王朝的緩衝之地。

這種悲劇性的地緣定位,使得江淮地區在文化構成上,成為了中原文化與吳文化的混合體。也使得江淮地很難成為一個有獨立性的地理單元。

問題是在於南京——鎮江一線位於長江南岸,由於有長江的阻隔,應該保留比較純粹的吳文化,為什麼也被列入了江淮文化區?

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奇正國學


漢代楚地是一個大方言區,並不斷向東發展,形成於江蘇吳語當時吳語的地域很廣,包括今天的江蘇江南、揚州、台州、南通等江北城市。南北朝時,遊牧民族南遷,北方中原為躲避戰亂遷往江淮,軍隊也定居江淮地區。此外,宋朝皇室南移,東晉都城建康經濟重心南移,將北方方言帶到江淮地區,產生了江淮方言。南京是明朝的都城,江淮方言獲得了官話的地位,稱之為江淮官話。


迴歸極樂


江蘇,是一個地域文化差異很大的地方。南方有江南之富饒,吳語。北部則和山東,河南相近,是北方方言區。因為我自己就是江蘇北部的人,我講話口音就是北方方言,和南方的有很大不同。


飛龍在天Y


因為真正說吳語的都下南洋了,現在的江蘇人大都是北人南遷的


木槿紫月


江蘇純吳文化地區僅剩無錫、蘇州,但蘇州外來江北地區人比例已經超過本地人,所以吳語狀況堪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