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是如何鞏固封建皇權的?

  我們現在所講的理學,是指研究物質世界基本規律的科學。

  而在我國古代哲學體系裡,理學卻是另外一個概念,那究竟是什麼呢?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我國古代的理學是兩宋時期產生的主要哲學流派。是中國古代最為精緻、最為完備的理論體系,

  理學,或稱道學,亦稱義理之學,是宋元明時期儒家思想學說的通稱。他們哲學的中心觀念是“理”,把“理”說成是產生世界萬物的精神的東西。

  大家知道,古代帝王都必須給自己統治天下找個理由,否則天下那麼多人,為什麼只有你能當皇帝,我不行呢?

  我國古代理學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為儒家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製造了依據。

  理學至高神是禮樂文明中祭祀的上帝又稱皇天、天理。理學中的天理是道德神學,意思是由道德入手來建立的神學。


“理學”是如何鞏固封建皇權的?

封建皇權專制

  就是說這個理論並不是先去預設有個上帝在,然後上帝創造並規定了道德,這種先有上帝,後有道德的理論是“神學倫理學”。

  但道德神學是剛好反過來的,它先承認人是有道德的,然後這個道德從哪來?不知道,於是只能推測這個道德來自於天理,所以說理學是由道德入手來建立的神學。

  因此,宋明理學既是道德規範又是宗教信仰,也就是道德與宗教的合一。理學的出現對後世政治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那誰是我國古代理學的開山始祖呢?

  他就是北宋文學家、哲學家周敦頤。

  周敦頤在治學中,提出許多新問題,並作出新的論斷,把儒學推進了一步。他所提出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慾、順化等理學基本概念


“理學”是如何鞏固封建皇權的?

周敦頤

  周敦頤其哲學思想的核心就是一個“誠”字。他提出了一個簡單而系統的宇宙構成論,說“無極而太極 ”,“太極”一動一靜發生作用,產生了陰陽萬物,聖人模仿“太極”建立了“人極”,人極就是誠,誠就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

  周敦頤生前並不被人們熟知,學術地位也比較低,而且周敦頤生性淡薄,尤有山林之志,所以他的理學思想少有人知。後來辭官歸隱定居在廬山蓮花峰下,他將門前的小溪正式命名為家鄉的“濂溪”,並創辦了濂溪書院,所以世人又稱他為濂溪先生。後來著名理學家程顥、程頤都是他的學生。

  直到南宋,儒學集大成者,宋代理學家朱熹對周敦頤理論評價很高,世人才逐漸瞭解他的理想思想,併為後世的理學家反覆討論和發揮,構成理學範疇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於是周敦頤的宋明理學的開山祖師的地位被正式確立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