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半旗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不是降1

月4日,為抗疫逝者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全國和駐外使領館降半旗誌哀。

降半旗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不是降1/2而是1/3?

天安門廣場降半旗

降半旗又稱下半旗,是一種致哀方式,是世界範圍內表達哀悼的重要禮節。

如圖所示,降半旗儀式國旗最終所處的位置,並不是國旗杆的1/2,而是距離頂端1/3處。但是,並不是從底部升到圖中的位置,而是先升到頂部再降1/3。

這種做法最早見於17世紀的英國,為紀念一位去世的船長,之後被各國所採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規定了下半旗的人員類別,並且明確發生特別重大傷亡的不幸事件或者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傷亡時,可以由國務院決定下半旗的時間和場所。因此,下半旗絕不是依據個人主觀意向的決策。

為什麼是先升後降呢?直接不升到頂部不行嗎?

國旗是國家的標誌和象徵,是一個國家最直觀、最集中、最鮮明的符號顯現。

將國旗自下而上升到頂端,代表國家尊嚴和國家信心,向世界展示這個國家依然朝氣蓬勃,是國旗主權和主體的展現,代表著十四億人民的共同組成的中國。

降下來,是以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的名義表達哀悼,體現出國家行為和行政命令的強制性,更能體現出國家行為的統一性,最充分的表達哀悼。

為什麼降半旗不是降1/2而是1/3?

筆者認為降半旗是一種極其莊重的哀悼儀式,國旗所處1/3的位置在視覺上更顯莊重,體現出對哀悼對象的充分尊重;在心理上更強調積極作用,哀悼過去是為了追思更重要的是展望未來。在稱呼上更簡潔直觀,降三分之一不好用簡潔有力的詞語表達,故用降半旗表達;或者可能是很久之前是降一半,但是從視覺上和心理上過於壓抑,故採用了降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