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清明祭

《清明祭》

又是清明,從零點起,所有的網站主頁都變成了灰色,給人一種強烈的壓抑感,今天全國性的降半旗致哀,緬懷疫情中犧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許多人長眠在了這個春天,他們不是數字,是每一個曾經鮮活的人生。

寒食 清明祭


最初開始關注到肺炎信息是1月15日,剛從新疆返鄉,確定了年後武漢的行程,今日頭條的本地功能便添加了武漢,零星可見關於肺炎的信息,官方並沒有太多消息發佈。之後消息越聚越多,便諮詢了幾位武漢的、湖北的朋友,向他們求證信息的真實性,給我的建議是年後千萬不要過去,武漢是重災區,真實的情況要比官方發佈的嚴重很多。武漢的行程並未通知取消,著實擔心了幾天,擔心的同時也在找尋口罩,因疫情的消息還未大範圍傳播,輕易的在藥房買到了不限量的一次性醫用口罩,N95卻已售罄,無奈只能髮圈求助,最後成功收到幾隻N95。很多人都覺得我太大驚小怪,疫情並不嚴重,多數人屬於漠然處之狀態。直到武漢封城,大多數人才後知後覺,如驚弓之鳥,談疫色變,由不重視變成過度重視。之後便是不斷續航的假期,情況也在逐漸好轉,生活開始迴歸正常。


從1月15日到4月4日,這段時間恍如隔世,世界變了,很多人也變了。世界從最開始的嘲諷、挖苦,現在開始對我國的果斷決策表達敬佩,中國從疫情中心變成了最安全的地方,之前出國避難的那群人現在又開始回國避難,也是滑稽無常。很多人只看到了中國的快速應對和強大的供應保障能力,卻沒能想明白這是有多少人在背後支撐。年邁的鐘老逆行武漢,四萬餘醫護人員馳援武漢、火神山醫院更是讓世界見證了中國速度。以封城來說,為什麼中國封城要比歐洲好上太多?這背後是千萬快遞小哥、外賣小哥、基層政府人員在默默支撐,宅著卻餓不著,也就有了火遍朋友圈的自制涼粉、自制蛋糕,宅家並未受罪,生活反而變得更加的豐富。很多人沒有了過年的酒局與奔波,身體也變得更加健康。這些事情在歐洲都是無法想象的,把他們封閉在家,吃飯是第一個問題!


中國用100天戰勝了疫情,百日會戰可謂艱辛。今天的致哀,致哀對象不是一個具體的數字,每一個數字都是曾經鮮活精彩的人生。因疫情而逝世的同胞是不幸的,因為疫情而犧牲的烈士是偉大的,他們當中有醫生、有護士、有平凡的村支書、有一線的幹警,各行各業,因為各種原因而犧牲。原本平凡的眼科醫生李文亮、武昌醫院劉智明院長、春節期間大喇叭喊話火遍網絡的山東的一名村書記。他們都沒能見到又一個穿暖花開,在寒冬時離去。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英雄已逝,英氣長存!

英雄的對立面,也有很多的破壞規則之人不斷的向全國人民秀下限。這次疫情,有很多吃血饅頭的自媒體人、有出國看球賽的郭某鵬、有隻喝礦泉水的豌豆公主,部分人的漠不關心,自私自利,常常出現一個人影響一座城的事情。在英雄的靈前,這些人終將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吾輩當自強,平凡的普通人做不了多麼偉大的事情,不添亂也是做貢獻。吾輩自強,來世還在種花家!


昨日從上海到了鄒城,齊魯大地早已春暖花開,枯樹吐芽。此時武漢的櫻花也早已盛開,本該遊客如織的武大校園,今年難得的清淨,孤花自賞。隨著全國的解封,很多人的生活都會重新步入正軌。清明祭既是緬懷過去,向逝去的同胞致哀,也是新生的開始,希望所有人都能走出過去的陰影,開始新的生活。


中國五千年曆史,從來不缺少英雄,我們向各個時代的英雄致敬,清明祭,英雄安息!

清明節 於濟寧鄒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