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來行業洗牌,動漫大省廣東如何“領軍突圍”?

【疫情當前,如何解開行業難題?廣東省動漫藝術家協會主席金城、廣東省動漫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單位達力動漫董事長朱曉兵

和協會會員單位詠聲動漫董事長古志斌就疫情當前的動漫行業前景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新冠肺炎疫情給文化產業的方方面面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去年受到《哪吒之魔童降世》這一現象級作品的帶動,我國動漫產業達到1941億總產值規模。然而,疫情之下,《姜子牙》《熊出沒·狂野大陸》等春節檔動漫電影的撤檔,讓朝氣蓬勃的動漫產業陷入迷茫。

疫情帶來行業洗牌,動漫大省廣東如何“領軍突圍”?


受到疫情影響的不只有院線,喜羊羊、豬豬俠、華強方特等動漫IP主題樂園相繼關閉,也給動漫衍生品產業帶來衝擊。

疫情帶來行業洗牌,動漫大省廣東如何“領軍突圍”?


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騰訊動漫、快看漫畫等線上動漫內容平臺,卻在疫情期間出現數據增長、流量高峰期延長等現象。線上訂單與客戶的增長,無疑讓自帶“宅”屬性的二次元行業看到“危中有機”。

不少業內人士預期,無論是生產模式、產品形態或產業鏈條,動漫產業的“雲轉型”將是大勢所趨,與之相伴的將是動漫中小企業的一次“洗牌”。疫情更像是這次轉型的“催化劑”。對廣東這個傳統的“動漫強省”來說,動漫企業應如何自救?需要政府如何出手?記者就此採訪了動漫行業的業界大咖。

疫情帶來行業洗牌,動漫大省廣東如何“領軍突圍”?

·動漫產業鏈下游集體“遇冷”,三成企業或面臨重組

從2月下旬開始,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不少動漫企業都採用居家“雲辦公”的方式復工復產。表面看來,隔了一個“次元壁”的動漫產業似乎較其他線下行業更易度過難關。但據廣州動漫行業協會調查,到三月上旬,動漫製作企業總體復工率只有60%,不少之前簽下的訂單工期也要延長3個月到半年不等。

疫情帶來行業洗牌,動漫大省廣東如何“領軍突圍”?

“動漫企業生產流程分工精細,各個環節配合要求高,特別是中後期生產還要大型服務器支持,這對配套技術不成熟的小微企業來說,單靠‘雲辦公’復工復產並非易事。”廣州動漫行業常務副會長、廣州達力動漫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曉兵向記者介紹說。

疫情給動漫產業帶來的除“生產難”外,還有“銷售難”。由於出版和物流行業受到疫情影響,第一季度動漫衍生品銷量銳減。而漫展的停擺對上游動漫製作也構成不少衝擊。詠聲動漫董事長、動漫品牌《豬豬俠》創始人古志斌指出,受疫情影響,國內外6月前的大部分漫展延期或取消,這將直接影響到今年動漫新作的銷售率。


疫情帶來行業洗牌,動漫大省廣東如何“領軍突圍”?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動漫展會之一,2020年東京國際動漫展(AnimeJapan 2020)宣佈取消

“總體來說,疫情對動漫下游產業的衝擊要大於上游。”朱曉兵指出,位於動漫產業鏈下游的玩具和文旅產業,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容忽視。


方特歡樂世界等動漫主題公園從1月下旬起就處於“休眠狀態”。主題公園除營業收入損失、運營成本壓力、資金週轉困難等直接影響外,疫情結束後遊客恐懼心理需要更長的時間消除。古志斌表示,詠聲動漫線下游樂板塊經濟損失保守估計達到5000萬元以上。

疫情帶來行業洗牌,動漫大省廣東如何“領軍突圍”?

​在朱曉兵看來,動漫行業新一輪“洗牌”將不可避免:將近20-30%的動漫製作公司或工作室面臨解散和合並的可能。與此同時,隔離導致的人才缺口也會延緩行業的復甦。

“雖說如此,動漫的市場需求整體還在不斷增加。部分小微企業的消失,可能會讓動漫人才更多流入大中型企業,並不會對整個產業構成太大影響。”朱曉兵說。


·網絡電影或成產業新爆點,“知識漫畫”市場需求增加

就在線下漫展和衍生品產業正在為未來“發愁”同時,動漫產業似乎在線上找到了新的爆點,許多動漫企業都在探索線上反哺線下的可能。

疫情帶來行業洗牌,動漫大省廣東如何“領軍突圍”?

數據顯示,就在各地啟動“一級響應”之後數週內,B站3萬多名UP主就創作了10萬多個作品,總播放量達6.8億,其中不乏動漫二次元題材。愛奇藝、騰訊、優酷等互聯網平臺上的動漫播放量和會員數量均較平時有明顯上漲趨勢。《谷圍南亭》《未曾知曉的那一日》等不少優質國漫,疫情期間在快看漫畫都有不俗的閱讀量。

“大家宅在家裡看動漫的時間變長了。”朱曉兵注意到,疫情期間,互聯網平臺原有動漫資源無法滿足用戶需求,紛紛向動漫企業訂購新的作品,無形中為動漫企業帶來新的客戶。不少動漫企業也在加快適合互聯網傳播的短視頻與網絡電影開發。

“過去院線放映的動漫電影片長比較長,製作成本也比較高,至少需要1000萬元起步,現在網絡電影只要200-300萬元就足夠了。原來製作一部電影的成本現在可以製作4-5部,而且收益不一定比院線差。這在市場投資減少的情況下,不失為一種選擇。”朱曉兵說。


疫情帶來行業洗牌,動漫大省廣東如何“領軍突圍”?

有的動漫公司還玩起了直播帶貨。在艾漫直播間裡,《魔道祖師》的熱門周邊以減價送禮的福利刺激觀眾購買。動漫衍生品的形態也會更多地從線下轉向線上。

“線上遊戲會成為動漫衍生品新的增長點。”廣東省動漫藝術家協會主席金城介紹,目前“從零開始”的遊戲開發成本巨大,10款遊戲可能只有1-2款賺錢,

而大量已在市場形成口碑的動漫IP,不但能減少遊戲開發成本,也可為遊戲帶來更穩定的市場回報。

不少行業大咖都意識到,動漫產業從傳統介質向新媒體介質的轉型進程因疫情加速。“可能原本需要3年時間的轉型,現在1年內就必須完成。”金城談道。

詠聲動漫建立新的項目團隊進行網絡遊戲和在線教育產品開發。“我們之前計劃兒童節上映的大電影,現在也可能調整為網劇。”古志斌補充道。


疫情帶來行業洗牌,動漫大省廣東如何“領軍突圍”?

動漫內容板塊也因疫情發生轉型,“知識漫畫”的走俏最為突出。疫情期間,廣州漫友文化推出國內首部抗疫知識漫畫《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有趣有用的健康科普知識》,線上點擊閱讀量超過2億。


廣東省動漫藝術家協會也與騰訊動漫聯動,發佈四格漫畫《企鵝娘日常—抗擊肺炎小貼士》和企鵝娘防疫宣傳插畫,並聯動作者繪製《我是大神仙》等作品的防疫番外和插畫。

疫情帶來行業洗牌,動漫大省廣東如何“領軍突圍”?

騰訊動漫《企鵝孃的日常》

“這些作品受到讀者歡迎說明:動漫不只是為市場提供娛樂,更要為社會生產知識。”金城表示,“知識漫畫”將成為疫情結束後重要的一條動漫產品線,協會也將積極引導業界加大力度策劃、編輯、創作知識性漫畫,彰顯業界的社會價值,“為市民推介生活用得上的知識和技能”。


疫情帶來行業洗牌,動漫大省廣東如何“領軍突圍”?

·觀點:動漫+文旅“兩開花”前景可期


疫情不僅影響到中國的動漫產業轉型,像日本、韓國這些傳統動漫出版發行的大國,也會因疫情的影響加速從傳統閱讀向互聯網閱讀的方向轉型。全球的動漫產業鏈的創作和運營,都可能通過互聯網的聯結產生更多合作機會。廣東作為中國的動漫大省,企業與人才資源是最充分的,應該把握這一趨勢,更快銜接到國際動漫產業轉型的大潮中。

疫情過後,動漫創意與文旅產業的融合將會更加緊密。對成熟的動漫主題公園來說,比如迪士尼樂園,線下的園區收入在總收入中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產品授權與線上銷售。動漫文旅未來需要將重心放在線上衍生品開發與銷售,通過AR、VR等數字媒體技術開發“線上動漫樂園”,有效緩解疫情對線下文旅產業帶來的衝擊。


疫情帶來行業洗牌,動漫大省廣東如何“領軍突圍”?

·觀點:扶持動漫產業也要“救急不救窮”


今年3-5月是動漫產業恢復的關鍵期。動漫產業要加快復甦必須由政府參與救市。廣東大部分動漫製作公司或工作室都是小微企業,他們對疫情的抗風險能力很低。但俗話說“救急不救窮”,幫扶對象也需要加以甄別。有的小微企業本身已經無法適應市場競爭,他們的自行消亡也是不可避免的。

我建議,政府可根據企業前三年稅收情況、員工數量綜合評估其市場競爭力,以減稅、鼓勵抗疫主題作品創作等形式提供精準到位的補助,其餘應順應市場規律。廣東動漫產業鏈最成熟,動漫與其他文化產業的結合程度也最深。從整體來看,動漫產業還處於上升期,潛力依然很大,相信市場將適應疫情帶來的深度調整。


疫情帶來行業洗牌,動漫大省廣東如何“領軍突圍”?

·觀點:平臺還是院線?動漫變現模式面臨取捨


去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破50億票房的帶動,本來給動漫電影開了一個好頭。市場投資的偏好度也開始向動畫電影轉移。然而,疫情讓動漫電影走進了減速帶。由於院線需要較長的恢復期,特別是春節檔動漫的積壓,導致回報週期延長,會給動漫企業造成較大的現金流壓力。

當然,疫情也會對動漫行業的盈利模式帶來新的變化。疫情期間作品主要通過愛奇藝、優酷平臺採購,會員的增長也會給行業帶來收益。未來是否有更多的動漫,可以像《囧媽》那樣完全轉移到平臺上播出?無論平臺還是院線,疫情過後市場可能都會出現新的變數,這些因素都考驗著動漫公司的權衡和取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