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爆造假22億銷售額,瑞幸咖啡是“國貨之光”還是害群之馬?

自爆造假22億銷售額,瑞幸咖啡是“國貨之光”還是害群之馬?

01 創紀錄上市的“國貨之光”

近兩年在中國有這樣一家店,幾乎免費請大家喝飲料,優惠券一度多到讓人懷疑人生。

莫名其妙的手機就收到優惠券信息,生怕你沒注意到,而且怕你沒地方用,它還拼了命的擴張店鋪,只要你在稍微繁華一點的地區,方圓一公里內就有它的店。

沒錯,這就是要乾死星巴克的“瑞幸咖啡”。

瑞幸咖啡用了短短17個月的時間就在美國上市,創造了中概股上市速度的記錄,不過瑞幸咖啡股票的表現卻一言難盡,幾乎都是各種虧損。

自爆造假22億銷售額,瑞幸咖啡是“國貨之光”還是害群之馬?

不過國內的消費者卻一邊享受著瑞幸的低價咖啡,一邊笑談瑞幸是割了美國韭菜來補貼中國消費者,給瑞幸咖啡安排上了“國貨之光”的名號。

02 還沒開始盈利,先等來了暴雷

說實話,我就是個瑞幸粉,瑞幸咖啡本身質量也還說得過去,而且還長期有優惠,確實適合普通工薪階層。

然而,昨晚瑞幸咖啡來了一波暴雷,恐怕以後低價優質咖啡難再喝到了……

北京時間4月2日,瑞幸咖啡在美股開盤前,通過美國證監會發了一份公告,自曝公司COO涉嫌偽造22億元人民幣銷售額。美股開盤後瑞幸咖啡暴跌超過80%,之後就是各種熔斷,蒸發了大概370多億人民幣。

自爆造假22億銷售額,瑞幸咖啡是“國貨之光”還是害群之馬?

可以說,這個雷是由瑞幸自己引爆的。

目前瑞幸咖啡已經辭退了公司COO及涉嫌虛假交易的員工,終止了相關交易,也成立了特別委員會,專門負責內部調查在2019年年度財報審計期間提請董事會注意的一些問題。

瑞幸方面表示,公司正在評估不當行為對其財務報表的整體財務影響,投資者不應再依賴公司以前的財務報表和截至9月30日的9個月的收益發布,2019年以及從2019年4月1日起至2019年9月30日止的兩個季度。

包括先前對2019年第四季度產品淨收入的指導,以及與這些合併財務報表有關的其他信息。簡單來說就是以前瑞幸的報告,都沒有參考價值了……

03 瞞得了假賬,卻蹚不過這趟“渾水”

瑞幸暴雷,其實並不算出人意料,早在今年一月份,知名做空公司渾水公司就公佈過一份報告,稱收到匿名報告顯示瑞幸咖啡涉嫌財務和運營數據的造假。

而這份報告的可信度也非常高,製作這份匿名報告的人,居然拿到了瑞幸咖啡981個門店的監控錄像,完整記錄了門店從開門到關門期間的整個營業過程。得出的結論是:

1.2019年瑞幸咖啡門店的日銷量誇大嚴重,第四季度甚至誇大了89%。

2.瑞幸的廣告支出也有誇大,報告認為廣告支出被誇大的部分有可能是拿去補營業額的漏洞。

3.同時,公司高層也有通過股票質押進行套現的嫌疑。

自爆造假22億銷售額,瑞幸咖啡是“國貨之光”還是害群之馬?

除了報告中指出的運營漏洞,瑞幸的經營理念也被多次質疑:瑞幸一直在以燒錢換市場的方式經營,雖然發展速度很快,但是客戶忠誠度卻不高

中國人本來對咖啡的消費就不是很感冒,很多人(包括我)選擇瑞幸無非是看中了優惠券,一旦這種補貼停止,那麼瑞幸的優勢將不復存在,最終導致將是瑞幸的商業模式徹底崩塌。

04 不止眼前的暴雷,還有法律的追責

根據美國法律,提供不實財務報告和故意進行證券欺詐的犯罪要判處10至25年的監禁,個人和公司的罰金最高達500萬美元和2500萬美元。

同時審計機構也可能會涉嫌犯罪,可能要面臨嚴格的舉證責任,瑞幸公司、相關董監高、審計機構等中介機構,還可能面臨鉅額的集體訴訟。

而在中國,瑞幸也有可能遭到法律追責,最新修訂的《證券法》新增規定: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證券發行和交易活動,擾亂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市場秩序,損害境內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處理並追究法律責任。”

而且今天下午中國證監會也發表聲明:中國證監會高度關注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Inc.)財務造假事件,對該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

自爆造假22億銷售額,瑞幸咖啡是“國貨之光”還是害群之馬?

05
股票剛剛暴雷,門店個個爆滿?

而消費端,瑞幸遇到擠兌。

今日瑞幸的線下店鋪生意十分火爆,而線上的點單程序也發生宕機,頁面無法刷出商品。

即便運氣好的消費者成功下單,也發現取餐時間從之前的幾分鐘變成了半小時甚至一小時以上,外賣則出現配送時間兩小時以上的情況,即便店面就在附近。

自爆造假22億銷售額,瑞幸咖啡是“國貨之光”還是害群之馬?

這次瑞幸暴雷就是引發擠兌的原因,瑞幸一直在任性“撒劵”,消費者擔心瑞幸倒了,手裡的優惠券就用不出了,打算最後再薅一次羊毛。

而那些為瑞幸充值的消費者則更是恐慌,畢竟OFO的退押金還在排隊,瑞幸的錢再打了水漂就更鬧心了。

以前的文章中我也有寫到任何機構都怕遇到擠兌,即便是有償還能力,但是遇到大規模擠兌也會分分鐘崩潰,瑞幸目前就有這樣的風險。

06 從“國貨之光”到“害群之馬”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瑞幸這次恐怕真的是涼涼了,瑞幸發生不幸,神州系也受到了連累。

因為瑞幸的高管和大股東們多為神州系,而且瑞幸咖啡和神州租車的大股東同為陸正耀。

4月3日港股上市的神州租車被瘋狂拋售,開盤一個小時內一度大跌近70%,神州優車在新三板也出現斷崖式下跌。

除了同門被連累,和瑞幸相關聯的其他機構也受牽連,負責瑞幸廣告的分眾傳媒今日跌了5.67%,給出瑞幸“跑贏行業評級”的中金公司收盤也跌了5.21%,而中概股也紛紛陪葬,4月2日超50家中概股下跌,其中10多隻股票跌幅超過10%。

瑞幸咖啡可以說是從“國貨之光”變成了“害群之馬”。

此次暴雷事件的時間很敏感,全球正值疫情肆虐經濟衰退,人們的恐慌情緒本來就在高位,此次暴雷所引發的後續影響還不確定,但是對於中國企業來說,這就是一次信任危機。

未來國內的項目找國外投資人可能會更加困難,特別是中國現在的不斷崛起已經對某些國家的利益產生威脅,居心叵測的外媒不斷髮表抹黑中國的言論,而這一次瑞幸咖啡的暴雷也給他們提供了素材。

雖然我們開玩笑說瑞幸用資本主義的錢來給國內消費者提供福利,但是一家中國企業出現問題,所有中國企業都要一起背鍋,畢竟走出國門,中國企業代表的就是整個中國商業。

07 瑞幸咖啡暴雷的時候沒有一個資本是無辜的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誠信,而更重要的是有一個合理的商業模式。

瑞幸希望建立一個龐大的中國消費市場,要培養中國喝咖啡的習慣,本質上沒啥毛病,但是很難實現。

且不說中國幾千年的飲食習慣不會輕易改變,咖啡市場這塊就是個很大的坑。咖啡市場現在已經是一片紅海了,國內能見到五花八門的咖啡品牌。

瑞幸卻想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市場份額,最簡單的操作就是燒錢——通過大量的優惠補貼來獲得客流量,拿到客流量就可以繼續去找投資人融資,再繼續砸錢獲客

雖然最終瑞幸拿到了不少融資也獲得了不少客流,但是自身始終無法盈利,損害的是投資人的利益。資金枯竭後,原本粘性不高的客戶群體會在完成擠兌後立刻消失,瑞幸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不過是鏡花水月罷了。

瑞幸咖啡的故事恐怕就要結束了,而瑞幸咖啡背後的資本故事不會就這樣結束。

前面有寫到瑞幸咖啡和神州系是同門,瑞幸咖啡的COO劉劍也是出身於神州系,那麼瑞幸背後的資本,恐怕也會和神州繫有一定的關聯。

無論作為消費者還是投資者都要多加謹慎,一個無腦撒錢的公司和盈利模式不清晰的公司肯定都有問題。不管怎樣,希望未來“瑞幸咖啡”這樣的事故少一些,讓資本真正的去創造價值。

本文整理自網絡公開數據,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圖片來源:原文章配圖及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系刪除,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盈盈小財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