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哀中,我們應該默記的。



三分鐘的默哀,

我想了很多。

默哀中,我們應該默記的。

從疫情初期讀到的每一個生離死別的故事,到武漢醫務人員撤離時令人感動而潸然淚下的情景。從在中國基本得到控制,到世界範圍的大流行。從我們聯繫國外親人紛紛往國內寄口罩,到國外朋友聯繫我們給他們寄口罩。

我在想,是什麼讓幅員如此遼闊,人口如此眾多的大國中國,在世界各國中間表現得脫穎而出。

有人說,是大國的執行力。

有人說,是統一調配資源的能力。

都是的。我想說,尊重事實,根據事實進行行動的思想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鍾南山院士宣佈確定人傳人的事實到武漢宣佈封城,只用了4天。

從武漢封城到全國各省市紛紛建立防控機制,只用了2天。

我們的管理者依據“人傳人”的事實進行行動,取得的成果是:《科學》披露武漢封城緊急響應效果:中國新冠感染少了96%。

我們每一位好好宅在家,出門戴緊口罩的普通人,也是在依據事實做行動。

勝利的是每個人,每一個依據事實行動的人。

他們留在了冬天,為我們帶來了春天。”春天固然是美好的,春花也是鮮豔的。活著終究更好一點。但2020年春天的經濟形勢和世界情況,複雜程度超乎想象。美國金融市場斷崖式下跌近30%,美國過去兩週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已經超過1000萬人,國際油價一度跌破20美元,匯豐銀行歷史上首度不分紅,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創下9000億人民幣虧損,越南等地宣佈限制農產品出口。

民粹主義愈演愈烈,去全球化的進程大大加速,產業鏈、供應鏈都受到嚴重影響,生產效率大大降低,需求萎縮不斷加劇,需求萎縮-不願生產-加劇需求萎縮-更加沒有生產動力的惡性循環正在形成和強化。

難怪有前輩會感慨,“

5希格瑪(小概率事件)每天都在發生。

風之刃所想到的卻是,如果小概率事件經常發生,那麼並不是世界出了問題,而是我們的觀察框架應當變化。真實發生的常態,就是真正的常態,就是應該被研究分析框架定義的常態。

今天早上,讀到美國政府要求美國人儘快回國的新聞。也許,我們真的應該換個方法來觀察和理解正在發生的世界。朋友會問,用一個不習慣的方法去行動,我們究竟如何做?

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其本質的運行規律,而這本質的運行規律也都有特定的量化和事實可供我們監測。

具體來說,

股權(股票)投資的收益來源是公司的成長,那麼我們要監測的事實就是公司經營情況有沒有不斷變好。

債券(固定收益、含房租等)投資的收益來源是目標的現金流,那麼我們要監測的事實,就是目標是否能夠持續穩定收回現金流。

土地(房價)作為商品的收益來源是供需不平衡,供不應求就會上漲,那麼我們要監測的事實是,目標土地(房價)的人口是否持續流入,人們工資是否持續上漲。

同樣的,傳染病的本質是隔離傳染源和切斷傳播途徑,交流頻繁就會傳播廣泛,我們要監測的事實是傳染源是否隔離,傳播路徑是否切斷。

所有的變化只是外在的變化。我們所要做的,是發現事物的本質,根據本質監測相關的事實,從而進行決策和行動。

這是在默哀中,我們應當默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