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喜歡關羽,而忘了更厲害的張遼呢?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喜歡關羽,而忘了更厲害的張遼呢?這是為什麼呢?

之所以人們記住關羽而忘記張遼,無外乎關二爺被過度吹捧,以至於神話了其人物。這就如廣告營銷一個道理,給你灌輸的觀念多了,在不經意間,你便認同了這個產品,大腦給你的信號就是這個物品是好的。亦如《小蘋果》之類神曲一樣,就算你沒有可以去聽去學,但鋪天蓋地的歌聲還是進入你的耳朵中,讓你不由自主的就會哼唱。換言之,世人熟知關羽也是如此。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喜歡關羽,而忘了更厲害的張遼呢?這是為什麼呢

如今到處供奉關二爺,不但有廟宇,商鋪、個人家中也會供奉,就連桑拿房和洗頭房也擺放關二爺神位。供奉關二爺並非是被他忠義無雙的作風所感化,而是因為關二爺是“財神”。儘管財神這個職位是後人強加給關二爺的,但信奉者不在乎,只要關二爺能保佑自己發財就行了。若被奉為財神的是張遼而非關羽,理所當然張遼的名聲就高於關羽。

除了財神的身份,關羽還是某些人的“保護神”,不論是九龍塘警署,還是油麻地大圈仔,還是缽蘭街古惑仔,都拜關二爺,祈求自己拿西瓜刀搶地盤的時候可以平安歸來。後來這一套被內地混混兒學會,也學著香港古惑仔的樣子拜關二哥。雖然大多數人是不看電視更不看書的,對關羽的事蹟並不瞭解,但關羽依舊是其心目中獨一無二的保護神兼戰神。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喜歡關羽,而忘了更厲害的張遼呢?這是為什麼呢

另外《三國演義》這套古典名著也刻意去讚美和標榜關二爺。將其描寫成一個大公無私、智勇無雙、忠肝義膽之人,總之好的一面基本上全給了關二爺。想要描寫好一個人物,就必須要多寫這個人的故事,需要用大篇幅去描寫。三國之中描寫關羽的地方很多,無論是桃園結義、還是溫酒斬華雄、還是斬顏良誅文丑、還是過五關斬六將、還是單刀會、還是刮骨療毒、還是水淹于禁等等,關二爺戲份實在太多太多,而且每次出現給人的感覺都是那種高大上的形象。

反觀張遼,羅貫中給予的筆墨就少之又少,往往一筆帶過,儘管張遼不是潘鳳、華雄之類的“死跑龍套”的,也有逍遙津這種極度牛叉的戰績,但仍是小配角。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喜歡關羽,而忘了更厲害的張遼呢?這是為什麼呢

儘管關羽也不是主角,但起碼是戲份超多的大配角,在三國演義之中他的戲份絕對可以在前十之中。因此,無論從神的角度還是人的角度,張遼都遠遠遜色關羽,這就是為何人們記住關羽而少提張遼的原因。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喜歡關羽,而忘了更厲害的張遼呢?這是為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