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模擬題導寫:不以“利”喜,不以“真”悲

一、題目回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近日,杭州某小學《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比賽上,一名小學生毫不避諱地宣稱“我的夢想就是發財”,他在演講中說:“有了錢自然就不一樣,生活中有空閒時間了,自己有閒錢了,自然就可以幹些自己想幹的事情。人生就那麼幾十年,循環地度過和自由地度過,絕對是兩種感覺,所以我認為發財了無論如何總比沒錢好。”

這個與眾不同的夢想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和議論,有人因其勇於真實表達自我而感到驚喜;有人因天真無邪的孩子被“一切向錢看”的不良風氣所薰染而感到憂心……

上述材料帶給你怎樣的思考與聯想?請你聯繫個人的生活與感悟,以“一位大哥哥”或“一位大姐姐”的名義給這位小學生寫一封信,敞開心扉談談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二、材料解讀

十八大將“立德樹人”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2019年全國卷高考作文“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全國漢語卷高考作文“奧運我最愛”,均是引導立德樹人的典範。一個是在引導正確的勞動觀,一個是在引導正確的體育觀,都從宏大的主題中走出來,著眼於具體的“人”的塑造,引導學生從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成長為全面的完整的人。

本則材料與近年的教育改革方向一致,契合今年的高考作文風格,充分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思想,指向如何讓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的認知與思考。而且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這位小學生說出了很多未成年人心底的真實想法:想發財,想擁有空閒的時間,想過自由的生活……這種觀念是否暴露出“一切向錢看”的拜金主義思想?又有沒有積極的因素?只有具體深入地分析,才可能避免空話套話假話滿場跑的現象。

本則材料還是一則任務驅動型作文,要求考生“聯繫個人的生活與感悟,以‘一位大哥哥或‘一位大姐姐的名義給這位小學生寫一封信”。因此本次作文思考與聯想應立足於那名小學生“我的夢想就是發財”的觀點,同時也要聯繫自身(“一位大哥哥”或“一位大姐姐”)的生活與感悟,即要有現實的針對性,要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思考;題幹還要求“給這位小學生寫一封信”,則意味著作文時要有對話意識,有交流意識。

三、立意角度

本則作文的立意角度是多元的,或贊同或反對也可持中,但都必須結合那名小學生的觀念有理有據地具體言說,泛談夢想,泛談金錢,罔顧材料的道德批判,均屬於不切題的作文。

(一)贊成:那名小學生的夢想是可取的

1. 那名小學生的夢想與拜金主義有區別:拜金主義者視“金錢”為終極目標,而那名小學生只是視“金錢”為追求夢想的手段;

2. 金錢讓人從應對生存的循環勞作中走出來,從而擁有了更多的閒暇;

3. 金錢讓人擁有自由追求夢想的條件;

4. 那名小學生能勇於真實地表達夢想,在當今社會難能可貴。

(二)反對:那名小學生的夢想不可取

1.“我的夢想就是發財”是拜金主義思想的反映;

2.“我的夢想就是發財”是人的低層次需求;

3. 那名小學生思想簡單、武斷,誤以為有了金錢就有了閒暇,就能幹自己想幹的事情;

4. 追求財富是沒有止境的,可能窮盡一生的時間,金錢也會製造循環的人生。

(三)持中:那名小學生的言論有可取之處,亦有需要糾偏的地方

1. 天真無邪的孩子為“一切向錢看”的不良風氣所薰染的確令人憂慮,但其不囿於道德的教條,勇於表達真實的自我是值得讚賞的;

2. 發財不是那名小學生的夢想,他真正的夢想是幹自己想幹的事情,但其思維簡單,認識膚淺,誤以為擁有金錢就能實現夢想。

不以“利”喜,不以“真”悲

——致某一小學生的信

謝昊天

親愛的小同學:

你好!最近聽了你在演講比賽中直抒胸臆的一段話,既為你的自信陽光真實而感動驚喜,也需給你在生活上提提建議,省察自身的不良觀念,做正氣向上的人!

我感動於你的大膽、不避諱,這不僅是個人自信的體現,更是有助於未來人生路的良好品格!塞涅卡說:“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要駛向何方,那麼任何風都不是順風。”要想搭上時代的順風車,就得有遠大志向,敢於向世界宣告自身理想,不囿於陳規教條。我不憂心於你的真實,我為你的真實驕傲!

但真實之下,我們還需要共同思考:“只重錢”的不良風氣,我們是否也應摒棄、防止薰染呢?

王爾德說:“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仍然有人在仰望星空。”生活的煙火氣、世俗的銅臭味難免會汙著在你我身上,但孩童、青年時代,正確的義利觀、價值觀必須堅守,頭頂的星空必須堅守。和你一樣,我兒時也夢想發大財、過好日子,也幻想自由的生活。但我們必須意識到自由與金錢並不成等價關係,有錢並不等於有空閒時間,一味的追求財富,也可能陷入追名逐利的單曲循環之中。很多腰纏萬貫之人在對金錢的追逐中疲於周旋,時間被媒體、客戶、公眾消耗殆盡,反而沒有自由的時間留給自己和家人。

蘇格拉底曾忠告我們,“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尚處孩提的你,有志於遠,但不能陷入不良風氣的陷阱。沒錢和發財並不對應著人生的循環和人生的自由。若在漫長人生中,你所喜愛的事都只能在有錢的前提下才能去做,那無疑是可悲的。我兒時一心於鋼琴,帶著滿懷的激情完成一級一級的挑戰,在這過程中一次次堅定信念、磨礪身心,收穫了快樂,更收穫了成長。“金錢只是人生的副產品。”幹自己想幹的事情並不需要與金錢捆綁在一起,比如打球、閱讀、彈琴,有興趣即可為之,有心境即可享受。顏回居陋巷而不改其樂;陶潛環睹蕭然而晏如也;劉禹錫在陋室中調素琴、閱金經,其樂無窮。反觀葛朗臺,擁有無數的金子,卻無暇去體察親情與快樂;反觀了不起的“蓋茨比”,豪華的宅第、奢侈的宴會一樣無法排遣他的寂寞。擁有金錢,不等於心想事成;樂享所愛,又何須金錢來護佑?

親愛的小同學,倘使僅為了所謂的不確定的夢想而迷失於金錢的泥淖,那無疑是在矮化自己的人生格局。如你這般天真無邪的年紀,“向錢看”顯然要不得!用金幣扣上的人生第一粒釦子,則容易忽略生命的內在光芒!

今後的生活裡,願你能想你所想,愛你所愛,不為金錢羈絆,不為名利束縛,在最好的時代享受最美的年華,在最真的年齡追逐最美的夢想!

祝你擁有一個不平凡的人生!

一個大哥哥


2020高考作文模擬題導寫:不以“利”喜,不以“真”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