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米喜獲“大豐收”,“手機+AIoT”雙擎能否持續發力?

2019年小米喜獲“大豐收”,“手機+AIoT”雙擎能否持續發力?

3月31日,小米發佈了2019年全年財報。營收超2000億;海外市場收入破百億美元;手機出貨量穩居全球第四;電視出貨量全球第五;成為全球第二大可穿戴設備品牌……用“大豐收”來形容小米去年的成績一點都不為過。去年開始實施“手機+AIoT”雙擎戰略初顯成效,不過今年以來新冠疫情也對小米的生產經營造成一定影響,雙擎戰略能否持續發力備受關注。

“大豐收”,數字最有說服力

2019年小米喜获“大丰收”,“手机+AIoT”双擎能否持续发力?

讓我們先來看看“總賬”:

小米2019年實現營收2058.38億元,同比增長17.7%,經調整後淨利潤為115.32億元,同比增長34.8%。其中,境外收入912億元,同比增長30.4%,佔總收入44.3%。

從業務收入來看:

2019年,小米智能手機營收1221億元,同比增長7.3%;IoT與消費產品業務收入增速放緩,營收621億元,同比增加41.7%;互聯網服務收入方面,小米營收198億元,同比增長24.4%。

從產品來看:

小米的智能手機去年出貨1.25億部,穩居全球第四。其中,去年四季度出貨量3260萬部,同比增長超30%。特別要提到的是,小米手機去年海外銷售勢頭很猛,小米手機在西歐出貨量同比增長115%,其中,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市場出貨量同比分別增長66%、70%、206%,均躍居前四名。小米手機在印度市場連續十個季度出貨量第一,2019年四季度的市場份額高達28%。

當然小米的產品不僅僅只是手機。2019年小米智能電視在中國大陸出貨量突破1000萬臺,成為國內首個年出貨突破1000萬臺的電視品牌;在全球出貨量則達到1280萬臺,同比增長51.9%。按出貨量計,小米電視已經連續四個季度居中國大陸市場第一,2019年全球排名第五。此外,2019年,小米可穿戴設備出貨量4170萬,市場份額12.4%,同比增長78.8%。IDC報告顯示,2019年,小米成為全球第二大、國內第一大智能可穿戴品牌。

以冬天態度過四季

在小米發佈去年“成績單”的同時,雷軍也向投資人發佈了一封公開信。信中提到“以四季常態過冬天,則冬天亡;以冬天態度過四季,則四季存。”這也體現出了雷軍的未雨綢繆。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小米也一樣。首先智能手機依然是小米的主要利潤中心,但是手機收入同比在增長,但是增速在放緩,也是一個瑕疵。去年小米智能手機收入人民幣1221億元,同比增長卻僅為7.29%,而2017年、2018年的數據則分別是805.6億,65.21%;1138億,41.26%。此外,在小米和紅米分家後,紅米已經完成了穩住市場份額的任務,小米在高端市場還是缺乏消費者的廣泛認同,高端領域依舊是華為、蘋果兩強爭霸。被寄予厚望的小米10系列能否突圍成功,值得關注。

其次,眼下小米的IoT產品在出貨量上表現出色,但是小米大部分IoT硬件利潤卻很微薄,而小米智能電視開機廣告這個重要的IoT營收來源也面臨被限制危險。在這個背景下,小米既不能貿然提升IoT產品的價格,又要找到可持續發展的IoT互聯網營收模式,難度頗大。未來小米IoT業務還會持續增長。但是隨著5G技術的發展普及,跟進的廠商也會層出不窮。競爭的壓力也將越來越大。

再次,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不可避免。小米高管在電話會上透露,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初期讓小米的中國市場面臨大幅度下滑,目前疫情正在海外蔓延,小米的海外市場也佔比40%以上,尤其是印度和西歐等市場造成的衝擊尚未可知。小米總裁王翔就表示,隨著疫情的發展,未來可能還會有一些挑戰,比如供應商分佈在全球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如果那些國家和地區遇到了封城等問題,可能會對所有人都會有影響。

沒人能預測這場疫情的影響將持續到何時。對小米而言,他們能做的是在與同行的競爭中保持警惕,也需要做好自我突圍的準備。

雙擎能否持續發力?

有業內人士分析了小米的收入結構及變化路徑,得出的結論是其與蘋果非常類似。自從有了iPhone,iPhone一直是蘋果賺錢的大頭,營收佔比一度達到70%。但隨著蘋果其他產品線和服務業務收入的提升,iPhone營收佔比逐漸下降,蘋果生態也逐漸成熟。

與此類似,去年1月,雷軍宣佈正式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並稱“這就是小米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他表示,未來五年,小米將在AIoT領域持續投入超過500億元。

目前小米的手機產品以雙品牌戰略運營,Redmi品牌主打極致性價比,小米品牌主打極致體驗,兩個品牌的手機均價均持續上探。IoT為公司近年來的重要增量,其中大家電產品主要為小米自營,智能電視已經取得初步成功,空調、洗衣機、冰箱等穩步推進;小家電、智能穿戴、生活產品等主要依賴生態鏈企業,品類持續擴張。

小米的優勢在於,能夠持續自研把握入口級流量、可作為AIoT平臺控制中心的智能硬件產品,包括智能手機、智能音箱、智能電視和智能手錶。除了智能手機外,智能音箱及智能電視的市場表現也十分突出,為小米在智能家居場景下的AIoT發展確立領先地位。而且從趨勢來看,小米的“手機+AIoT”只能結合得越來越緊密。小米的智能設備互聯互通構成閉環,智能硬件產品銷量增長的同時帶來用戶數據積累,而數據最終將反哺小米的人工智能技術和AIoT生態,以此形成良性循環。

“雙擎”能夠讓小米加速、起飛,在大環境不好的背景下,“雙擎”輸出的動力可以稍低一些,但是決不能熄火。這因為這是能讓小米未來飛得更高的、更遠的動力源泉。

— The End —

向“曉說通信”投稿,請致信:[email protected]

稿件一經刊發,將根據文章質量,

提供千字200元-500元的稿酬。

其他合作、建議、新聞線索,

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3365173。

疫情之下,英國斷網,法國限流,中國:免費提速

“暖春行動”:中小企業的“雲”上戰疫

黑科技上陣,社區智慧防疫變身“神隊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