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下榻”代表入住睡覺,下床代表起床?

為什麼“下榻”代表入住睡覺,下床代表起床?

​舊榻處幽暗,耽睡故有因。

移之至西軒,軒制煥以新。

——沈周文《移榻西軒》

為什麼“下榻”代表入住睡覺,下床代表起床?

上一期寫了關於古人“床”的價值,本期該說到“床”的功能了,前幾日,與朋友閒聊這個話題時,扯到了“榻”,有一個詞兒,我們今天還在使用,叫做“下榻”,這個詞兒我們都聽習慣了,沒什麼太多感覺。

為什麼“下榻”代表入住睡覺,下床代表起床?

明 黃花梨席面涼榻 202×96×47.5cm

比如常聽新聞聯播主持人說:某某國家領導人下榻於釣魚臺國賓館!

塌是床的一種形態,不用多說,一定是睡覺用的。

下榻,入住睡覺了。

但我們上床就表明要睡覺了。

“上床”雖然在現如今多了一層含義與解釋,但歸根結底,終極功能還是睡覺。

我們說“下床”就不睡覺了。

應該沒人聊天聊困了,說:不聊了,困了,我先下床睡覺了!


為什麼“下榻”代表入住睡覺,下床代表起床?

照這個邏輯,為什麼叫“下榻”,而不叫“上榻”呢?

咱們的文字之所以博大精深,在於文字背後都蘊含著一些文化與來歷。

下榻也不例外,這裡有個歷史典故:

為什麼“下榻”代表入住睡覺,下床代表起床?

清 紅木雕喜上眉梢榻 長202cm 寬125cm 高39cm

東漢時,南昌有位太守叫陳蕃,他性情耿直,是個非常廉潔的官員。

對有才能的人非常重視。

他交友分人,看不上的人,根本不見,看上的人,就設專榻招待客人。

當時南昌有個人叫徐稚,家裡那叫一個窮,耗子到他家都是含著眼淚走的,但他從不羨慕富貴,由於他品德好,學問深,所以很有名望,地方上也多次向官府舉薦他。

陳蕃聽說徐稚的情況後,誠懇地請他相見,聽取他的意見。

為什麼“下榻”代表入住睡覺,下床代表起床?

徐稚來時,陳蕃熱情相待,並在家裡專門為徐稚設了一張榻(這個榻,平時掛在牆上,一旦來了重要的客人,是他看重的人,就把這個榻從牆上拿下來,讓客人休息)。

徐稚一來,他就把榻放下來,讓徐稚休息,以便作長夜之談;徐稚一走,這張榻就懸掛起來。

這樣,人們就把陳蕃的這一做法稱為“下榻”,後人就把留客住宿叫做“下榻”。

如果他要掛一張床在牆上,那就叫“下床”了。

為什麼“下榻”代表入住睡覺,下床代表起床?

最後,小編簡單介紹下“榻”這個古老的形制:

榻是平面的,四足落地。

無欄杆、無圍子、一個大平面、四足落地的臥具,就是榻。

還有個特點,就是比現在的床矮,今天如果有人把榻擱在地上睡覺,感覺非常怪異。

古人應該是擱在炕上用的,尤其到了春天和秋天,睡過火炕的夥伴應該能明白,炕燒熱了會感覺非常熱,這時候把榻放在炕上,榻離開炕上十幾公分,在躺上去,那叫一個舒服!

結尾處,小編有一點比較好奇,這麼大張“榻”掛牆上,拿下來的,古代是用什麼來固定,確保“榻”不會從牆上掉下來的呢?

有知道的夥伴,歡迎給小編科普下知識哦!


——END——


御見好物

-玩家自己的圈子即將上線,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