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在3月的最後一天,被全國人民一直密切關注的高考問題終於塵埃落定,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後將2020年高考推遲1個月,延期到7月7、8日舉行。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可想而知,此消息一經公佈就在網上得到了熱烈討論,僅從該消息的部分相關話題的閱讀量上就可見一斑。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條消息太過重磅,因此在稍晚些時候“韓國高考確認延期”的消息在互聯網上得到的關注度就有些相形見絀了。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說起來就在這條消息公佈的前不久,小柴還看到過另外一條與“韓國高考”有關的新聞,那就是在本次疫情期間韓國首爾超過八成額補習班依然還在正常營業,結果因為某位補習班講師被確診,導致100多名學生被緊急隔離。

有趣的是,當有記者去採訪這些學生時,一位本地的高三學生對記者說了這麼一句很有意思的話“疫情總會過去,但競爭依然存在。”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說起考試的競爭壓力,國人對此應該大多都並不會感到陌生,畢竟我們每年光是被稱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考試就有高考、公考、研究生考試等一籮筐。

其中著名的毛坦廠、衡水中學等為了提升升學率而直接上軍事化管理,用“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作為自己教學理念的學校(軍事基地)更是讓無數國民對它們聞風喪膽。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一度爆紅的高三最強吊瓶班)

在過去,我們往往認為這都是因為我國還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緣故,像那些發達國家的孩子們生活應該就要輕鬆、幸福很多。

但事實上可沒那麼簡單,最起碼在韓國就並非如此。

國內的孩子高考失利,還能自我調侃一下“大不了去搬磚”,可韓國許多年輕人如果高考沒能考上那幾所有數的頂尖大學的話,那麼就大概率連搬磚的機會都沒有。

幾乎所有的韓國高校畢業生都面臨著一個非常極端的人生抉擇:要麼考上首爾大學畢業後能去三星等有數的幾家大公司工作;

要麼,就只能去披薩店、炸雞店、古早味奶茶店工作,幾乎沒有中小型企業作為中間選擇。

天堂和地獄就全部決定於這一場考試當中,一旦失誤根本不存在什麼中間選項給你緩衝。

也正是因此,幾乎所有韓國的年輕人都會在這個期間拼了命的學習,一頭扎進無窮無盡的內卷競爭,甚至在當前這個人命關天的疫情期間也不敢放鬆。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為了備考,許多韓國年輕人會搬進這種狹窄的考試院理

過上真正全心全意學習的生活)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韓國的那些大財閥過於龐大,以致於幾乎直接擊垮了所以其他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

這從GDP上也能反映出來,韓國光是一個三星每年的銷售額基本上就佔掉了韓國全年GDP的20%以上。

如果加上剩下的那幾家巨無霸,韓國每年一半以上的GDP都來自於前十大財閥,如果是計算的前三十大財閥,那麼這個數字會上升到恐怖的75%以上。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去年韓國有部獲得了奧斯卡獎的電影《寄生蟲》,許多國內網友們看了這部電影后一直有一個問題如鯁在喉——電影主角這一家人幾乎個個都是身懷絕技,按理來說隨便拎一個出去工作,都能養活這一大家子人。

可為什麼,他們這一家四口偏偏淪落到要擠在地下室裡勉強度日的境地呢?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還有那位保姆阿姨的丈夫,在破產之後明明身負鉅債,卻選擇去開了一家賺錢效率堪憂的古早味早餐店,最終變相釀造了電影結局的悲劇。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有網友認為這是電影導演思慮不周,為了營造矛盾而強行編排出來的違和設定。

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如果你有上韓國本地論壇看過的話就能發現,雖然這部電影由於揭示出了韓國當前社會的許多黑暗面,因此也招來了不少韓國人的不滿,但對於這一家人找不到工作這件事卻鮮少有人提出質疑。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因為韓國本地如今現實狀況就是如此。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雖然國土面積在我們看來不算廣闊,但韓國早在2018年人均GDP就已經高達3萬多美元,是我們目前數據的3倍,妥妥的高收入發達國家。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可有趣的是,雖然韓國的經濟水平看起來非常不錯,可這個國家的國民生活水平卻……與這個數字並不太搭。

在這也不用提那些什麼韓國人吃不起肉一類亂七八糟的坊間流言,咱們直接上一個最直觀的數據——失業率。

根據韓國開發研究院(KDI)發佈的最新報告,他們預測2020年韓國的失業率將為3.5%左右。

嗯……看這個數據似乎覺得還可以對吧?

那我們換一個更具體點的數據——青年失業率。

根據2018年的路透社調查數據顯示,韓國當年8月的總失業率已經超過4%,創下自2008年次貸危機後新高之餘,年齡在15歲至29歲之間的青年失業率已經高達了10%,創下1999年8月以來的最高紀錄。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更有意思的數據還在後面,因為在多國媒體對韓國青年進行實地採訪後,得到的當地青年實感失業率其實已經高達24%!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就像人們會因為大氣溼度、風速等其他因素影響,而對一個相同的實際溫度產生不同的體感溫度一樣,這個青年實感失業率也不是某些媒體在危言聳聽,而是因為一個名為“自願失業”的關鍵偏差。

許多大齡未婚青年有時候會自我感嘆,其實他們並非是真的一個對象都找不到,而只是“自己看得上的,看不上自己;看得上自己的,自己看不上”。

但不管造成單身的原因是什麼,從結果上來看都不影響你還是一個單身狗的事實對吧?

可韓國政府不這麼認為,在統計數據時為了讓數字儘量得好看,他們把那些“其實不是完全找不到工作,只是自己不願意去工作”的青年稱為“自願失業”群體,從而把他們排除在了失業人群之外。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現在問題來了,到底是為什麼讓韓國這樣一個發達國家的年輕人,卻混到了連一份工作都難以找到的地步呢?

這一切還要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說起。

在上個世紀末期,韓國通過政府大力鼓勵財閥積極兼併、整合中小企業,成功以“舉國之力”培養出了一批相當能打的大型企業,如我們如今耳熟能詳的三星、LG、現代等韓企都是這個時期湧現出來的。

在最初的時候,這批大財閥還算是韓國人的驕傲,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韓國國民的利益。

在被後世稱為“漢江奇蹟”的那段時期裡,這些大型企業帶領著韓國人在汽車、電子、信息通信、半導體等多項高技術行業裡披荊斬棘,一舉的把韓國從曾經世界上最貧窮、弱後的國家之一,搖身一變成為了“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成功典範。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可惜好景不長,隨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美國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們紛紛來到韓國以各種手段直接“瓜分”掉了韓國的財閥。

我們前面提到過韓國社會的畸形經濟分佈,其中僅僅是三星這一家每年就佔據了韓國全國20%以上的GDP。

可問題在於,自從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過後,三星雖然名義上還歸韓國李家家族掌控,但從股權上來看早就已經改名換姓了,其每年創造的鉅額財富最終也都流向了大洋彼岸的華爾街。

三星集團90%的體量在三星電子,而三星電子55%的股份都是外資(其中主要是華爾街的花旗銀行和摩根斯坦利),而名義上的掌舵人李氏家族全族上下加起來也才只有30.8%的股份。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不只是三星,韓國其他數十家有數的大財閥基本都是這個模板。

如此一來韓國人一邊擁有著高達3萬美金的人均GDP,另外一邊卻瘋狂內卷、無數青年人甚至工作都找不到的現象就得到了解釋。

整個韓國幾乎所有的中小企業都在數十年的資本兼併中被打垮、鯨吞,整個韓國數千萬人基本都在給三星、LG等大財閥打工。

而大財閥雖然的確每年都創造出了天量的財富,可這些財富中的大頭最後都以各種途徑流去了太平洋對岸,真正留在韓國本土的並不算多。

企業提供就業機會的前提是要開的出足夠的工資,而工資的來源又是就業者通過勞動為企業創造的利潤。

但由於每年韓國各大財閥們都要向美國資本家們繳納掉一半以上的利潤,因此這些吸取了韓國人絕大多數勞動成果的大財閥們,只能為一部分勞動者開出工資。

換而言之,就是韓國的財閥們無力為韓國社會提供出,與他們在國家經濟體系中地位相對等的就業崗位。

這不像是什麼因為供需關係波動導致的暫時性失業危機,而是因為“財富被收割”後導致的“結構性失業”,在不變動根本的前提下基本上是無藥可醫。

有句話說的好,當你在森林被熊追趕時,想要活命靠的不是你跑的比熊更快,而只需要跑得比你的同伴更快就行。

因此,既然韓國目前的結構性失業在可預見的未來裡無法解決,那麼絕望的韓國年輕人就只能瘋狂的備考競爭,爭取讓自己成為所有同齡人中的前10%。

畢竟華爾街的資本家們深諳“薅羊毛也不能把羊直接薅死”的道理,總歸會留出一部分資金,讓那些大財閥們有餘力開出一星半點就業機會養活一點年輕人的。

為了能夠爭取到那有限的就業機會,不少韓國年輕人選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不斷復讀重考,直到刷出滿意成績之後才敢前去報道。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時間一久,這種風氣在韓國催生出了一個頗為滑稽的習俗,就是在每年高考時韓國的高一、高二學生都會跑到考場外面,以各種方式為學長們加油打氣,甚至是行跪拜大禮祈禱“學長們不要復讀”。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不知道的估計還以為這是因為這些學弟學妹們是和學長感情多好,其實真相哪有那麼可愛,他們只是不想讓學長名落孫山,最後以復讀的形式跑來搶自己的飯碗罷了。

韓國的年輕人——學長們不要復讀

主筆 | 阿虛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公眾號:柴狗夫斯基(chaigou-fsj)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