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鳳鳴長笛寄哀思

從5000年前至今,人們都在與自然災害做抗爭,面對令人絕望的境遇,總有一部分人願意做出貢獻,即使代價是死亡。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總有人用平凡成就偉大。每一次有儀式感的活動,無疑是提醒著國家和人民,要相信為國家安穩和人民安逸做出努力的先輩,要緬懷與致敬為國家和人民犧牲的勇士。

這場疫情改變了中國,全世界都看到了十四億人的銅牆鐵壁、無比強大的動員能力和麵對困難拔劍出鞘的勇氣。當疫情穩定後,中國付出了慘痛代價,但仍能確定一點,在全國動員支援武漢之前,到處充滿著沮喪和失望,在那之後,勝利的希望燃起,千萬雙手合眾為一,像七十年前站起來的巨人。我們受了傷,卻也更堅強。我們承受時代的考驗,依靠自己的血汗和雙手,在痛苦中克服萬難。

在這場抗擊新冠疫情的鬥爭中,每一個人,都是勝利的基石,紀念烈士就是勉勵自己。每一個人,都應該為犧牲在抗戰疫情中的烈士致敬——王兵、馮效林、江學慶、劉智明、李文亮、張抗美、肖俊、吳湧、柳帆、夏思思、黃文軍、梅仲明、彭銀華、廖建軍。他們是母親、是父親、是妻子、是孩子……無論他們身份如何,請記住他們,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保人民平安,為保國家安全。

今時今日,舉國哀悼。永遠銘記在這場鬥爭中,逆行的,死去的,活著的人民英雄。凜冬已過,皓月長明,疫情終時,這人間仍是星河滾燙,水木清華,江山如故!

清明節鳳鳴長笛寄哀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