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清明節的方式有很多~~~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其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一般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每年的4月頭幾天,一般不會超過4月10日。

泱泱中華五千年,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清明節氣,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

清明節前後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而社會發展到今天,城鎮化愈演愈烈,一些年輕人遠離故土打拼創業,每到清明回家祭祖,成為表達對家族傳統的有效方式。

然而,疫情當下,雖然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但國際社會卻有愈演愈烈之勢,怎樣過好清明節,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

黨中央,國務院今天發佈公告,決定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以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在此期間,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致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4月4日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逝者已矣,讓我們用網絡時代,智能時代獨有的方式,藉助智能之雲;讓我們用疫情防控之下最行之有效的方式,用國家舉動來不忘緬懷先烈,不忘祭奠祖先,不忘寄託哀思,不忘親近自然,不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