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家長:進入4月,少給孩子吃4物,比細菌更可怕,容易進醫院

積食現在已然成為威脅孩子健康的大問題,越來越多的孩子都出現積食的症狀。"積食"這種說法起源於中醫,是講孩子飲食不當,食物無法消化,積滯在脾胃內的一種表現。積食的孩子發育會變得緩慢,嚴重會導致孩子出現咳嗽、發燒、營養不良等表現。

警告家長:進入4月,少給孩子吃4物,比細菌更可怕,容易進醫院

堂姐家的兒子磊磊今年五歲了,長得很討喜,體格也很好,堂姐每天變著花樣給做好吃的。不過這段時間,磊磊特別不願意吃飯,還經常生病,剛開始堂姐還沒在意,哪有孩子不生病的,可過了半個月,磊磊的身體還是沒好,甚至出現了咳嗽和發燒的症狀,表姐就帶孩子去了醫院檢查,結果竟是積食了。


隨著天氣變暖,很多攤販都出來擺攤賣東西,各種小吃、冷飲、冰淇淋,孩子看到這麼多好吃的胃口大開,吃的又多又雜。同時春季還是孩子長高的"關鍵期",很多家長也會趁這個機會給孩子做一些比較滋補的食物。孩子雖然吃得開心,但往往容易吃多、吃撐,積食自然也會發生。

警告家長:進入4月,少給孩子吃4物,比細菌更可怕,容易進醫院

警告家長:進入4月,少給孩子吃4物,比細菌更可怕,容易進醫院

1.寒涼的食物

天熱孩子就喜歡吃涼的東西,冰箱裡塞滿了水果、飲料和冰淇淋,這些寒涼食物孩子吃多了體內寒氣過重,影響脾胃對溼氣的運化,也容易引起腹瀉、便秘等問題。另外,一些螃蟹、蝦等海鮮也屬於生冷食物,雖然有營養但要注意適量,有些孩子會發生過敏反應,家長要注意孩子吃後的身體反應。

2.肥甘厚膩的食物

前段時間短視頻比較流行,堂姐在家跟著學做各種美食,蛋糕、紅燒肉、涼皮等,孩子都很喜歡吃,見孩子喜歡,堂姐也特別有滿足感,哪料到孩子吃太多,影響了脾胃消化。孩子脾肺發育不健全,肥甘厚膩的食物吃下去很難消化掉,油膩、甜膩的食物在體內滯生溼熱,加重了痰溼。

3.重口食物

有些家庭在做飯的時候,調味品會放的比較多、比較重,而孩子的味覺比較敏感,長期跟著大人吃過於重口的食物,除了會對孩子的飲食習慣造成影響,還會加重脾胃消化負擔,這些重口味的食物還會刺激呼吸道和胃黏膜,對脾胃的損傷比較大。

4.各種粘膩的食物

粘膩的食物包括:湯圓、粽子、豆包、糯米餈、年糕、芋圓、餈粑等。很多孩子都喜歡吃粘粘的、甜甜地食物,但這樣的食物不易消化,會影響腸道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所以這樣的食物還是儘量少給孩子吃,如果是節日當天,吃一兩個意思一下就好啦。

警告家長:進入4月,少給孩子吃4物,比細菌更可怕,容易進醫院

想讓孩子發育好、長得快,首先就要清積食,養脾胃:

積食的孩子腸胃蠕動也比較差,這樣食物不能充分的消化。所以可以通過外在的手段來促進孩子腸胃的蠕動,讓孩子的積食更加容易消化。推拿和運動這兩種方式都能好的促進孩子腸胃蠕動。所以,家長不要讓孩子在家當"小懶蟲",多帶孩子運動。配合飲食,做一些清淡好消化的食物,富含高活性物質的多糖類猴菇酸鋅化合物是臨床上常用的雙向穩定消化系統的選擇,不僅吸收率高,生物活性也好,孩子經常吃,調節脾胃、內分泌穩定,緩和腸胃壓力,逐漸改善積食情況。同時日常多幫孩子推拿足三里、板門、脾經等穴位,讓孩子的脾胃更加健康!


此外,有些孩子喜歡在睡前吃點小零食,但如果零食吃太多也會影響脾胃的。孩子吃完就睡了,但身體的器官還得工作。久而久之,不僅增加脾胃的負擔,還會影響孩子睡眠和生長髮育。家長應該幫孩子戒掉這個壞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