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特色美食之【四川火鍋】

四川火鍋即使你沒有吃過,也應該聽過。在成都的旅遊宣傳片裡有一句臺詞“成都的火就是又麻又辣,你多吃幾次就習慣了。”四川火鍋既是四川的名片,也是四川各地特色的表現,有的地方火鍋辣,有的火鍋麻,有的用幹碟,有的用油碟,有的加中草藥,有的加鮮菌菇······

四川火鍋,以麻,辣,鮮,香著稱,他來源於民間,昇華於廟堂,無論是販夫走卒、達官顯宦、文人騷客、商賈農工,還是紅男綠女、黃髮垂髫,其消費群體涵蓋之廣泛、人均消費次數之大,都是他地望塵莫及的。作為一種美食,火鍋已成為四川和重慶兩地的代表美食。

四川特色美食之【四川火鍋】

九宮格

火鍋文化

火鍋在四川如此得寵,有其根本原因。巴蜀人自古“好吃”,火鍋動用海椒、花椒、老薑、郫縣豆瓣、醪糟汁、豆豉、川鹽、牛油、肉湯等料,調出的味豐富多彩。再者,四川人生性豪爽,三五知己一邊圍爐而坐,相對舉箸,大擺“龍門陣”,海闊天空,氣氛熱烈,更令人開懷。近10年來,火鍋在四川日益繁榮,僅成都市火鍋店就約萬餘家。燙食品種從水牛肚、豆腐、豬血、鮮肉、苕粉絲、蘑菇、黃花、木耳發展到海參、魷魚、海蝦、帶魚等各色海鮮。老氣橫秋的炭爐,也已被清潔衛生的氣化爐、電爐所取代。

調料獨特在製作配料上,最能代表川味中麻辣燙的典型性格,正宗的毛肚火鍋以厚味重油著稱,傳統湯汁的配製是選用郫縣辣豆瓣、永川豆豉、甘孜的牛油、漢源花椒為原料。先將牛油放入旺火的鍋中熬化,在把豆瓣剁碎倒入,待熬成醬紅油後,加速炒香花椒,然後摻牛肉原湯,加進舂茸的豆豉和拍碎的冰糖、老薑,加川鹽、醪糟和小辣椒熬製。

另外啤酒風味、酸菜風味以及海鮮風味等味型,不同的火鍋品種,有不同的火鍋湯汁和不同的調味料,數量可達30多種。此外,附屬重慶火鍋的味碟也很多,可用麻油、蠔油、熟菜油、湯汁和味精、蒜泥、蛋清等調製而成,將燙好的菜品蘸著吃,既調和滋味,又降火生津。

如今,火鍋選料包羅萬象,菜品發展到幾百種,囊括了食物王國裡可食用之物,菜品已擴大到家禽、水產、海鮮、野味、動物內臟、各類蔬菜和乾鮮菌果等。在毛肚火鍋的基礎上,發展到清湯火鍋、鴛鴦火鍋、啤酒鴨火鍋、狗肉火鍋、肥牛火鍋、辣子雞火鍋等等,品種不下百餘種,還有為外國人準備的西洋火鍋。

歷史起源

火鍋作為中國傳統飲食,有著悠久的歷史。三國時的“五熟釜”,內分幾格,可以同時調出5種味道。到了宋代,火鍋已被記入典籍,名叫“撥霞供”。清代火鍋更興盛,《清稗類鈔》記載:“京師冬日,酒家沽飲,案輒有一小釜。沃湯其中,熾火於下,盤置雞魚羊之肉片,俾客自投之,俟熟而食,故曰‘生肉火鍋’。”

  四川火鍋始於清代道光年間。當街設攤備灶,放上一口大鍋,內置竹木條格,中分9格,一鍋滾湯,各人分煮付賬。後來,為了避腥氣,加用麻辣調料,於是麻、辣、燙就成了四川火鍋的鮮明特色。

四川火鍋真正的發源地是長江之濱--酒城瀘州的小米灘(現高壩二五廠)。炊具僅一瓦罐,罐中盛水(湯),加以各種蔬菜,再添加辣椒、花椒祛溼(因為有"菜當三分糧,辣椒當衣裳"之說)。

當時,長江邊上的船工們跑船常宿於小米灘(碼頭)。停船即生火做飯驅寒,船工們吃後,美不可言,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在長江邊各碼頭傳開了。

當時的重慶卻是水路交通要道,比起瀘州就大多了。這種食俗沿襲而下,傳至重慶後,就又有一番變革了。當時一些棒棒(人力搬運,苦力)見到這種吃法後,就跑到殺牛場撿一些被人丟掉的牛內臟到長江裡洗淨,切成小塊,和船工們一起吃。大家都覺得非常美味,又能填飽肚子,又能驅寒。再後來就有人乾脆用一挑(兩個)籮筐,一頭放些牛雜(以毛肚為主)、小菜,一頭放一泥爐子,用一口分了格的"大洋鐵盆"放在爐子上,盆內沸騰翻滾著一種又麻又辣又鹹又香的滷汁,每天就在河邊、橋頭或走街串巷的叫賣。於是這些船工、棒棒們也不再自己生火煮了,各人認定一格,即燙即吃,直至吃飽,還花費不了多少錢,既經濟,又方便,又能增加熱量。除了那些苦力外,來圍著挑擔子的吃的人也越來越多。直到民國二十三年,才有人把它搬進了小飯店,把這些擔頭移到桌上,泥爐依然,只是將分了格的鐵盆換成了赤銅小鍋,滷汁、蘸汁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乾淨而適合眾人的口味,慢慢地這種小飯店越開越多,在重慶對岸江北的一條小街上幾乎全都是這種飯店,並且吃的人相當多,這就是"重慶毛肚火鍋"的起源。後來人們為了記住這種吃法是從小米灘傳過來的,就乾脆把這條街稱作"小米街"。所以許多書上都說四川火鍋發源於重慶江北,但事實卻是源於瀘州,在重慶發展開來的。

四川特色美食之【四川火鍋】

子母鍋

風味特點

四川火鍋特點是色澤紅亮、麻辣突出、香味怡人、鮮味獨特、厚味老道、回味悠長。

1、鮮香味美:在火力作用下,火鍋中的湯滷處於滾沸狀態,食者邊燙邊食,熱與味結合,"一熱當之鮮";加之湯滷調製十分講究,含有多種穀氨酸和核甘酸在湯滷中相互作用,產生十分誘人的鮮香味;再加上選用上乘的調料,新鮮的菜品、味碟,真是鮮上加鮮,回味無窮。

2、口味大眾化:在品種和風味上實行了多樣化,可以滿足不同食客的需求;再加上幾十種不同的味碟的調配,其適應性更加廣泛,適合大眾化之口味。

3、用料更廣泛:以傳統的毛肚火鍋的"牛雜"到今天的飛禽、走獸、山珍、海味等原料的增加,四川火鍋的品種可以說數不盡數了;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凡是能吃的食物都可以在火鍋中煮或燙食。

4、製作精細:從調味的選用必須是上乘外,湯料的熬製,原料的加工,味碟的配備,菜品的擺放,燙食的藝術都十分的講究有道理。

5、樂意方便:火鍋之樂,在於意趣,親朋好友,賓客同伴,圍著火鍋,邊煮邊燙,邊吃邊聊,可豐可儉,其樂無窮,正如清代詩人嚴辰寫的"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6、養身健體:由於用料的作用,對身體十分有益。如吃得大汗淋漓,對於治感冒有一定的療效,可祛風溼,特別是含營養較高的食品。如:魚頭、甲魚等,還有吃藥膳火鍋,對保健強身,輔助治療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四川特色美食之【四川火鍋】

鴛鴦鍋

下面分享牛肚火鍋製法

四川特色美食之【四川火鍋】

牛肚


原料:

牛毛肚250克,牛肝100克,牛腰100克,黃牛背柳肉150克,牛脊髓100克,鮮菜、牛油300克,豆瓣,薑末,辣椒,花椒,料酒,豆豉,醪糟汁,精鹽。

步驟:

  1.取牛毛肚,抖盡雜物,攤於案上,將肚葉層層理順,再用清水反覆洗至無黑膜和草味,切去肚門的邊沿,撕去底部(無肚葉的一面)的油皮,以一張大葉和小葉為一連,順紋路切斷,再將每連葉子理順攤平,切的片,用涼水漂起。

  2.牛肝、牛腰、黃牛背柳肉均切成大薄片。

  3.蔥、青蒜苗均切成6釐米長的段。鮮菜(選用蓮花白、芹菜、捲心白、豌豆苗均可)用清水洗淨,撕成長片。

  4.炒鍋置中火上,下牛油燒至6成熱,放入剁碎的豆瓣炒酥,加入薑末、辣椒、花椒炒香,加入牛肉湯1.25千克燒沸,盛入砂鍋內、置旺火上、放入料酒,豆豉(剁碎)、醪糟汁,燒沸出味,撇盡浮沫(勿將浮油撇去),成為火鍋滷汁。

  5.吃時將火鍋滷汁燒沸上桌。上桌時,牛脊髓可先下入火鍋,其他葷素生菜片分別盛入小盤中,與精鹽、牛油同時上桌。葷素原料隨吃隨燙,並根據湯味濃淡適量加入精鹽和牛油,上桌時給每一食者備一碟芝麻油,供蘸食用。


你覺得哪種火鍋好吃呢?你有特殊的蘸碟秘方麼?在下面分享吧

四川特色美食之【四川火鍋】

我是山海君,唯青春與美食不可辜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