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全世界醫生都靠技術吃飯,唯獨中國醫生靠賣藥吃飯

隨著最近年來醫患關係問題的逐漸突出,醫生這個職業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醫生這個職業本來就是一個苦差事,本科五年、本碩連讀八年,再加上幾年的專業培訓,成為一名合格醫生的時間成本甚是高昂

。不僅是中國,其他國家的醫生也是一個技術門檻高、壓力大的職業。然而,中國醫生卻面臨著不少的職業。鍾南山院士便在2014年的兩會中提到:全世界醫生都靠技術吃飯,唯獨中國醫生靠賣藥吃飯。


鍾南山院士:全世界醫生都靠技術吃飯,唯獨中國醫生靠賣藥吃飯


如今中國的醫院中,因為部分地區醫生資源較為稀缺,掛號以後,便開始了漫長的排隊等待,在北京有的醫院,甚至有人排隊等了七八個小時,而進去醫生診斷看病時間不超過三分鐘,便直接給病人開了長長的藥單,而這些藥則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有的病號甚至為了追求最好的醫療資源,因此到大城市租房看病,結果卻是這樣的結果,如此令人心寒。再看國外,美國醫生會盡力讓病人得到全天候的關心,該吃藥的時候醫生也會打電話提醒,併為患者答疑。而中國的一些醫生,因為對經濟利益和功利性的追求,一味地提高業績賣藥,使得許多醫生喪失了醫生本質,而越來越像一個商人。


鍾南山院士:全世界醫生都靠技術吃飯,唯獨中國醫生靠賣藥吃飯


對於院士的觀點,民間又許多不同的聲音。很多醫生認為現在中國醫生行業收入水平不高,如果不賣藥就不能維持生計。還有人認為,不是醫生醫德不高,而是中國醫院的體制產生了嚴重的歪曲,醫院的一些部門只考慮了醫院的經濟利益,而沒有關心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和病人的實際利益。


鍾南山院士:全世界醫生都靠技術吃飯,唯獨中國醫生靠賣藥吃飯


實際上,中國醫生也不乏醫術精湛、一生只為久病之人之士,我們看到的醫藥行業亂象不能完全歸咎於醫生自身職業道德缺乏。政府層面也需要思考醫藥體制的改革,如果醫生能夠有更大的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給醫生更加舒適的工作條件和工作待遇,那麼這種“賣藥吃飯”的亂象將會得到有效緩解。


鍾南山院士:全世界醫生都靠技術吃飯,唯獨中國醫生靠賣藥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