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億元押注“5G+AIOT”!小米佈局互聯網新風口

“5G+AIoT”這一時代新風尚令業界矚目,各大IT企業正加速競逐該領域。早早“押寶”AIoT戰略的小米,2019年業績實現逆勢增長。基於此,小米日前宣佈追加5G+AIoT投資至500億元。從現階段來看,5G+AIoT商業模式有待成熟,但在今年較為確定的新基建投資主線下,5G+AIoT產業有望加速爆發。

互聯網企業加速競逐“5G+AIOT”

5G、AI、IoT單獨來看每個都清楚且熟悉,但融合而成的5G+AIoT正不斷催生產業熱度,更成為各互聯網企業競逐的“掘金地”。

今年年初,在的全球通信業風向標——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5G等熱門技術不再成為發佈會中頻繁提及的技術,但從各家企業參展產品中可以發現,5G與AI已經成為基礎的底層技術,應用到各類終端產品中,推進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AIOT領域從概念和初級應用逐漸走向成熟落地。

智能家居更貼近生活,涉及的硬件最為繁雜且可聯接智慧城市,成為目前5G+AIoT應用熱點領域,引眾多互聯網巨頭佈局生態。

亞馬遜、谷歌均憑藉核心的交互硬件、雲平臺和品牌渠道能力吸附周邊設備廠家聯動,分別構建出Alexa和Assistant智能家居生態。放眼國內,小米在2019年AIoT開發者大會上宣佈AI+IoT是未來5-10年內核心戰略,而阿里將IoT作為阿里繼電商、金融、物流、雲計算之後的第五賽道,京東也推出全新品牌構造小京魚AIoT生態。

“用AI技術將家裡空調、廚電、筆記本、燈飾等將物聯網設備串起來,通過5G互聯互通協作實現人機共享,共同構建智慧家庭正在迅速變為現實。”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表示,目前來看,幾乎所有的IT互聯網企業都在搶奪市場,加快向5G+AIoT領域進軍。

小米因提早佈局處於領先地位。早在2013年8月,在手機業務初具規模後,小米生態鏈團隊應運而生,通過投資賦能的模式,形成繁榮的生態閉環。目前,小米生態鏈投資孵化超過290家公司,其中16家企業估值過億,為小米持續帶來業務、財務以及技術方面的增益。

東方證券指出,小米已在電視、智能音箱、手環、掃地機器人等領域取得行業份額前三,並且持續豐富產品線,預計小米IoT業務有望在2021年接近1000億元規模。

“在5G時代的競爭中,具有技術突破、強大產品設計能力的廠商才能轉型成功。這種轉型是從產品銷售轉向產品+服務+生態的競爭,體現在5G+AIoT戰略佈局中。”野村綜研(上海)諮詢有限公司通信和ICT產業諮詢部總監陶旭駿說。

AIoT成小米逆勢增長“新引擎”

2019年並非風平浪靜,在國內宏觀經濟下行的背景中,全球手機行業處於4G-5G切換期,各大廠商競爭激烈,手機出貨量卻連續兩年下滑,同時廣告業務也處於低迷中,各手機廠商都面臨不小外界環境壓力,但小米卻交出了一份逆勢增長“成績單”。

3月31日,小米發佈2019年業績報告,全年實現營收2058億元,同比增長17.7%,各項業務均實現逆勢增長,尤其是IoT與生活消費品業務收入達人民幣621億元,同比增長41.7%,成為小米除手機之外業績增長的“新引擎”。

“小愛同學”是小米AIoT戰略在市場中最具辨識度的品牌,也是推動小米5G+AIoT戰略落地的重要保障。截至2019年12月31日,小愛同學一擁有20項全新技術加持,月活超過6000萬,同比增長55.7%,是國內最活躍的人工智能語音交互平臺之一。

日前,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在致股東公開信中寫道,去年初,小米提出All in AIoT,5年投入100億,經過這一年的實踐充分驗證了戰略方向的可行性、正確性和戰略投入的必要性。今年初,小米已決定在此領域中繼續加大投入,未來5年將至少投入500億元,徹底確立在智能生活領域的絕對領導地位。

“5G時代的到來,誰先保有最多的可交互硬件數量,不斷迭代更新,誰就能在未來難以預判的商業變現中佔盡先發優勢。5G+AIOT大概是小米希望做到的事情,以極低的硬件毛利率換取未來物聯網時代的‘船票’。”中信建投證券海外前瞻研究首席分析師陳萌說。

據瞭解,小米目前AIoT平臺的產品矩陣,已經涵蓋2000多件產品,鏈接設備數超過2.35億臺(不包括手機和筆記本電腦),成全球最大的消費物聯網平臺之一。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認為,相較於其他競爭者,小米具有先發和齊發的競爭優勢,早早構建起軟硬件齊全、智能技術領先的生態閉環。這在高技術門檻、重時間投入、拼用戶規模的AIOT賽道中,是難以逾越的競爭壁壘。“如果說完善的生態鏈企業讓小米在智能硬件生態方面擁有絕對優勢,那麼作為這一生態的中樞,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則是小米底氣所在。”

雷軍表示,小米已經明確“5G+AI+IoT”下一代超級互聯網的戰略方向,5G+AIoT將是貫穿小米集團全產品、全平臺、全場景的服務能力,將是小米互聯網基因在新時代全面爆發的“題眼”。

5G+AIOT有望在今年迎來爆發

儘管5G+AIoT是當下市場關注焦點,也是各大IT企業佈局的關鍵領域,但其現階段發展仍面臨不小挑戰。對企業而言,降低成本並非易事,商業模式有待成熟。

5G+AIoT前期建設投入昂貴。無論是算力研發中硬件、人才投入還是物聯網的終端連接設備更新換代,其中成本是巨大的,並且5G在垂直行業領域的費率和收費模式仍在探索階段。

不過,業內仍普遍認為5G+AIoT有望在今年迎來爆發。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預測,依託2019年5G網絡建設的驅動,2020年中國的物聯網市場規模將超過1.8萬億元。

此前,在疫情的防控期間,工信部、發改委等多部委均明確表示要加快推進5G、工業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發展,“新基建”成為今年比較確定的投資主線。(記者閆鵬 李濱彬)

監製:蔣春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