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变化,会为食品行业带来哪些新机遇?

一场疫情黑天鹅,让消费者的生活发生了诸多变化。由于被“宅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生活需求产生了很多变化,且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生活秩序逐渐恢复,这些变化也很有可能持续影响消费者的选择。那么,消费者观念、习惯的改变又会对食品及食品电商行业发展带来哪些机会呢?


食材由生转熟满足消费者便捷需求


四季青(宁夏)保鲜技术研究院院长焦飞曾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越来越青睐半成品、预制菜、熟食等方便快捷的食物,食材由生转熟是食品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而这一观点在此次疫情中也进一步得以印证与催化。


疫情期间,交通停摆,餐厅停业,大家被隔离在家,一日三餐变成了重中之重。对于不会做饭的年轻人来说,快速、安全、方便的解决餐食问题便成为共同需求。在此期间,速食、方便食品销量大幅增长。


根据阿里生意参谋数据,2020 年1月9日至2月6日,在粮油米面/南北干货/调味品类目中,方便粉丝/米线/螺蛳粉、即食火锅,与面食、水饺/馄饨排在了细分类目销售数据的前六;半成品菜市场也反应良好,京东平台新雅大厨春节期间成交额为平时的40多倍,吴大娘水饺成交额超过同期的45倍。

疫情中的变化,会为食品行业带来哪些新机遇?

疫情过后,消费者重新回归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便捷解决一餐的需求仍然存在。在疫情隔离期间,消费者对于方便食品有了新的认知。从单纯的方便面、方便粉上升到丰富的自热食品、半成品菜类以及升级版的预制菜等。经过一个多月的培养,消费者已形成购买习惯。如果产品能够满足用户要求,有很好的消费体验,那么在疫情过后,仍会继续购买。


任何新市场等到完全成熟了再进入,创业者都会失掉很多机遇。家庭预制菜、方便菜市场未来的走向可能还会持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但保持适度的跟进还是很有必要的。


肉品由冻转鲜越来越受追捧


如果说疫情期间的口罩、消毒液给了大家外在的安慰,那么吃出健康就是内在的安慰。经此一疫,消费者健康饮食的概念逐步加强,更加追求新鲜健康的食物。


相较于冷冻肉与热鲜肉,冷鲜肉将以其更安全、更营养、更健康的特点受到消费者青睐。


冷鲜肉,又叫冷却肉、排酸肉、冰鲜肉,准确的说应该叫“冷却排酸肉”。是指严格执行兽医检疫制度,对屠宰后的畜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在24小时内降为0—4℃,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0-4℃范围内的生鲜肉。


因为在加工前经过了预冷排酸,使肉完成了成熟过程,所以冷鲜肉看起来比较湿润,摸起来柔软有弹性,加工起来易入味,汁液流失少,口感滑腻,滋味鲜嫩。


疫情中的变化,会为食品行业带来哪些新机遇?

冷鲜肉克服了热鲜肉、冷冻肉在品质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始终处于低温控制下,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被抑制,肉毒梭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分泌毒素的速度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它还具备以下三个优点:


营养价值高


肌肉蛋白质正常降解,肌肉排酸软化,嫩度明显提高,非常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且因其未经冻结,食用前无须解冻,不会产生营养流失,克服了冻结肉的这一营养缺陷。


安全系数高

冷鲜肉从原料检疫、屠宰、分割、运输、销售都处于严格监控下,防止了可能的污染发生。屠宰后,产品一直保持在0-4℃的低温下,这一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初始菌数,而且由于一直处于低温下,其卫生品质显著提高。


感官舒适性高


冷鲜肉在规定的保质期内色泽鲜亮,肉质柔软,肌红蛋白不会褐变,看上去与刚宰杀的热鲜肉没有什么区别。


因此,在人们越发注重健康饮食的今天,冷鲜肉将会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四季青(宁夏)保鲜技术研究院也早已基于宁夏盐池滩羊进行了冷鲜肉的研发实践,力求将美味、健康、安全的盐池滩羊输送全国。


销售方式由渠道转终端


这次疫情给了我们的农业敲响了警钟:农产品传统的销售渠道想靠靠不住。山东蔬菜大量滞销,黄瓜2角一斤、韭菜5角一斤;湛江的走地鸡无饲料可喂,跳楼价100元6只;四川凉山的新鲜草莓,没人来收,农户只能用来喂羊……


特殊问题、特殊处理,有什么招使什么招,直播最有效,重庆市开州区区长蒋牧宸就用上了直播这个破局之法,将农产品直接从田间地头销售到消费者手中。


2月22日下午,这位接地气的区长竟然跑到了果园里开起了直播,向拼多多"抗疫助农"专区里的网友们介绍当地的特产"开县春橙"。

疫情中的变化,会为食品行业带来哪些新机遇?


"吃这个橙子有体验感,中果和小果体验最佳""这个橘子安逸!风味浓甜、肉质细嫩。"区长一声声卖力地吆喝,让直播间的气氛红火无比,累计吸引来了足足35万名网友观看。


从拼多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22日24点,"开县春橘橙"售出超过10万斤,店铺成交额超过30万。互联网的力量让当地的果农们激动不已,因为以前他们要卖这么多钱,至少得花一个月,而现在才用了短短几个小时。


看来,互联网展现出来的力量确实比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要强得多。如今,不仅是传统的小农种植享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红利,就连大型的农业生产基地,同样在与时俱进、拥抱互联网。


比如寿光,大名鼎鼎的"国家级菜篮子",在2月21日山东省寿光市人民政府举办的2020年"双招双引"重点项目远程视频签约仪式上,寿光农业发展集团就代表寿光市政府和拼多多签约了。


要知道,这可不是把寿光蔬菜拿到拼多多上卖这么简单,而是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它建立起完整的农业产销大数据,实现有产就有销。


当然,电商不只直播这么单一,它是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一体的现代化商业体系。疫情暴发,给连接农村与城市供需的电商平台迎来急速上升的发展期。徒增的订单,对生鲜电商是难得的机遇,对供应链实力是不小的考验。


但是经过这次特殊时期,农产品电商扫除了一切认知障碍和行动障碍,今年将是彻底的电商昌盛年。


结语


尽管疫情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创伤,但随着疫情好转社会生活逐步恢复,新一波消费浪潮即将到来。于危中寻机,结合自身优势做好产品开发与品牌推广,才能更好地把握疫后恢复契机。


2020年的起始是艰难模式,但2020的终点仍然会充满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