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自爆”造假22億,但今天生意特別好

乾明 李根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一切如故。

疫情還沒退散,外賣小哥還是7點上班送外賣——只是今天上午,瑞幸咖啡的訂單更多了。

看上去,昨夜震驚太平洋兩岸的資本暴雨,對他們沒有任何影響。

“今天已經送了好幾趟外賣”,難得有些空隙,剛給瑞幸送完訂單的快遞小哥,正躺在馬路邊的電動車上休息。

這是11點40分左右。

旁邊站著他的領導,聽到有人打聽訂單情況,一連插話說了好幾遍“不知道”。

最後實在不耐煩,扔下一句:“你去屋裡問吧,店長在裡面,他都知道”。

旁邊瑞幸門店中,取放咖啡的吧檯上放滿了訂單,三名店員正趕著製作咖啡,有些手忙腳亂。

瑞幸“自爆”造假22億,但今天生意特別好

新增訂單的提示音,一直在響著,站在店裡等待配送咖啡的另一位外賣小哥,時不時幫忙應和店內生意,應答顧客需求。

本身不大的店面中,有幾位等著取咖啡的顧客,正聊著股價、做空機構等詞彙,她們都知道昨晚的雨疏風驟。

但並沒有影響她們購買咖啡的需求。“反正總要買咖啡,能買到便宜的就行了”,有位每天都買瑞幸咖啡的小姐姐說。

也不乏一些過來“擠兌咖啡”的用戶——怕便宜咖啡就此沒了,趕緊用掉殘存的優惠券,於是瑞幸咖啡的門店裡,速度比往常慢了許多。

不一會兒就有小姐姐等急了,不耐煩催促,“我都等了好久了”,等到店員遞給她咖啡後,因為吸管拿錯顏色,還被她抱怨了幾句。

上午10點—11點,是瑞幸門店的高峰期,但今天異常熱鬧,往常這個時候,訂單等待時間通常不超過10分鐘。

瑞幸“自爆”造假22億,但今天生意特別好

而今天,如果和往常一樣下訂單,等待的時間會多10分鐘。

但對於普通用戶來說,這10分鐘也很值,不光是“咖啡擠兌”的見證,更重要的是:

“再不薅,羊毛就沒了”。

為啥羊毛要沒了?

自爆和造假。

事到如今,或許已經人盡皆知。

昨日下午,瑞幸公告:在審計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財政年度綜合財務報表期間,一些問題引發了董事會的關注,而該特別委員會將對這些問題的內部調查進行監督,公司公佈調查顯示偽造交易價值大約22億元人民幣。

用人話來說,就是“我們瑞幸公司,自查自賬,發現造假交易22億。”

進而美國股市尚未開盤,瑞幸股價就狂洩80%,從26美元多,一路跌到了7美元多……市值也從66億美元,一時蒸發近50億美元。

開盤交易之後,直接觸發多次熔斷。

瑞幸“自爆”造假22億,但今天生意特別好

截至收盤,瑞幸咖啡下跌75.57%,報6.40美元,市值為16億美元

為啥一個公告,就能蒸發50億美元——摺合350億元市值?

一方面自然是造假之嚴重性,上市公司,誠信就是生命,更何況還是交易造假,數額還如此巨大。

另一方面,是瑞幸的惡劣性。

前面也說了,瑞幸是自己發公告,主動坦白,但別以為瑞幸真的就是擁有自我淨化的能力。

因為就在2個月前,有人就用證據詳實的調查,指出了瑞幸的造假問題。

當時瑞幸可是言之鑿鑿,鐵面回應。

事情回到1月31日,知名做空機構渾水公司(Muddy Waters),發表了一份匿名報告,指出瑞幸咖啡從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編造了某些財務業績指標。

渾水的報告聲稱引用了“確鑿的證據”,其中包括數千小時的門店視頻、數千份客戶收據以及對公司移動應用指標的嚴格監控。

據稱該報告顯示,自2019年第3季度以來,瑞幸咖啡誇大了其每門店每日的銷售額、每件商品的淨售價、廣告費用以及“其他產品”的收入貢獻。

具體結論指出,瑞幸每店每日的商品銷量至少誇大了69%和88%,交易數據中水分太大。

然而萬萬沒想到,就在瑞幸“堅決否認”、“毫無根據的推測”和“對事件惡意解釋”後2個月。

竟然自己打臉,主動自首了。

半數交易不存在?

當然,就在渾水報告發布後,多家律所就已經行動起來,準備聯合瑞幸股東集體訴訟了。

瑞幸“自爆”造假22億,但今天生意特別好

所以即便不自首,可能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因為瑞幸造假窟窿實在太大了。

22億,對瑞幸是什麼概念?

或許不瞭解財務的朋友不知道,所謂偽造22億銷售數據,就是說這22個小目標,原本就是完全不存在的。

並且因為瑞幸自身原因,這個窟窿也不見得能騰挪堵上。

瑞幸造假的所屬財季,對應第二、第三季度,對應收入為9.1億元和15.4億元,未發佈的第四季度,預期則是21-22億元。

所以加起來該時期總收入在46億元左右,而22億,幾乎佔到了一半——一半收入都是憑空變出來的。

所以渾水報告可能只是導火索,疫情之下又加劇了變魔術堵窟窿的難度。

現在自爆,或許可能還有一絲餘地——總比上了法庭查出來要好。

而且瑞幸自爆,連“背鍋俠”都“安排”好了。

不持股的“背鍋俠”

瑞幸聲明中說,是公司首席運營官(COO)劉劍和向他彙報的幾名員工,共同偽造了高達22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金額。

於是外界就更好奇了。

一半收入造假,董事長陸正耀不知道,創始人及CEO錢治亞也木有關係。

倒是這位名不見經傳的COO,成了壞事做絕的那個人,並且成功瞞天過海。

並且這位COO劉劍,真的很蹊蹺。

瑞幸“自爆”造假22億,但今天生意特別好

一方面,劉劍是創始團隊和高管中的老幹部,是董事長和CEO治下久經考驗的“神州系”干將。

招股書中披露,劉劍自2018年擔任擔任瑞幸COO,2019年成為瑞幸董事。

更早之前則在神州租車任職。

劉劍2005年從中央財經大學勞動和社會保障專業畢業。

3年後加入剛創辦1年的神州租車,其後10年,忠心耿耿。

2008年至2015年,先後擔任汽車管理中心副主任,產量管理負責人。於2015年至2018年擔任神州租車的收益管理主管。

其後就跟隨領了董事長陸正耀“聖旨”的神州租車高管錢治亞創業,成為高管團隊一員。

更離奇的是,在瑞幸招股書中,董事、COO劉劍,竟然不持1股。他擁有47408股期權,行權價0.1美元,行權期限10年。

按照公眾號「資本偵探」的分析,如果按照劉劍在2019年僅有4740股預算可以行權、瑞幸暴跌前25美元左右來計算,劉劍除了薪資,所得也就12萬美元。

所以這就是造假的理由?

只是造假22億,錢也不會入劉劍口袋,最多就是瑞幸股價高,他的期權更值錢一些。

於是就要付出坐牢監禁的代價?

按照目前分析觀點,劉劍如果被以責任人起訴,可能要坐牢20年。

誰能想到,一個80後,985重點大學畢業,3年後去一家前途未卜的創業公司,其後10年忠心耿耿,又繼續輔佐董事長的愛將創業,最終換來的會是牢獄之災?

嗯,不能理解。

瑞幸“自爆”造假22億,但今天生意特別好

大跌之前已套現的股東們

當然,瑞幸之殤,並非全無贏家。

一些押注瑞幸的知名投資機構,早已悄然套現。

據第一財經梳理,曾表示“捨不得賣掉一股”的劉二海及愉悅資本正在撤離瑞幸。

據新浪科技報道,愉悅資本稱,未出售任何瑞幸股份。

瑞幸“自爆”造假22億,但今天生意特別好

自2月10日開始,瑞幸連續發佈15條“超過5%披露”重要公告,涉及股東股權事宜。3月27日,瑞幸宣佈任命兩名新的獨立董事,劉二海卸任審計委員會成員。

同樣在悄然套現離開的,還有瑞幸另一大機構股東大鉦資本。

今年1月8日,瑞幸向SEC提交文件,申請後續發行12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且擬發行4億美元2025年到期的可轉高級債券。

瑞幸“自爆”造假22億,但今天生意特別好

大鉦資本當時減持瑞幸3840萬股,持股比例從14.06%下降至12.15%,套現2.3億美元。大鉦資本方面彼時回應稱,減持後已收回當初對瑞幸資本的投資成本。

近期,黎輝與大鉦資本再拋售4400萬股瑞幸股票(ADS),持股比例下降到8.59%。但剩餘倉位此次暴跌仍難逃被埋命運。

此外,一季度減持瑞幸咖啡的還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機構旗下的GIC PTE,減持了409萬股。

而截至目前,瑞幸前兩大股東,還是持股23.9%的陸正耀家庭,以及持股15.4%的瑞幸CEO錢治亞。

瑞幸“自爆”造假22億,但今天生意特別好

按照持股來算,他們在昨天一夜之間,蒸發了上十億美元財富。

不過相比COO劉劍要面臨牢獄之災的風險,陸正耀和錢治亞,損失的可能不算什麼。

而對於更多瑞幸普通員工、店員和顧客,就更不意味著什麼。

甚至,瑞幸生意還更熱鬧了。

今天生意特別好

一邊是引發資本市場震動的22億美元造假大案,一邊是仍舊熱鬧的瑞幸線下門店,形成了商業史上令人驚奇的一幕。

瑞幸咖啡門店中,店員早已知道了昨天晚上發生的事情,但他們不太在意。畢竟,在過去的一個月,他們剛剛漲了工資。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店內所有顧客都感到了一絲絲驚訝。有人低聲說:“瑞幸竟然還有錢給員工漲工資?”

不少都緊跟著追問“爆料”的店員,但沒有得到回應。

瑞幸“自爆”造假22億,但今天生意特別好

等到我去拿咖啡的時候,店員剛剛受到了不耐煩的顧客埋怨。

我問他:“今天生意怎麼樣?”

他說:“我們今天特別忙,從早上7點到現在,一直都沒停過。”

聽到他說這句話,另外兩名忙碌的店員,臉上露出了興奮的神情。

從這家瑞幸門店中離開,我又去了500米外的另一家門店。

這裡離寫字樓稍遠,店內除了3名店員之外,並沒有其他顧客。

我問了他同樣的問題:

“今天生意怎麼樣?”

他把一杯咖啡放在吧檯上,淡淡地說:

“比往常好多了。”

到了中午,瑞幸咖啡在北京的小程序,已經被擠爆了:

“系統繁忙,請稍後重試!”

“系統繁忙,請稍後重試!”

“系統繁忙,請稍後重試!”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簽約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知前沿科技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