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直到戰國後期才出現了匈奴侵擾問題?

滴水載舟


的確,如同問題中所描述的,匈奴一詞的出現時在戰國中後期的事情,那麼在此之前為什麼就沒有出現匈奴問題呢?

匈奴問題,說到底是農耕與遊牧民族之間的衝突問題。那麼在戰國中後期之前,難道就沒有農耕與遊牧之間的衝突嗎?當然是有的,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犬戎之亂就是。但是,為什麼在此前的文獻中沒有留下類似後來匈奴人等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大規模南下的記載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不用南下,在戰國之前的中原腹地也是農耕與遊牧犬牙交錯。

在學歷史的時候,可能大家都學過,農耕與遊牧的分工被稱為第一次社會大分工。但是,這種大分工發生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間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分工進行過程中,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之間也並不是立即就脫離接觸了的。根據記載,在春秋時期的中原,就有許多遊牧民族,他們都被稱為戎人。見於記載的就有陸渾之戎、犬戎、驪戎、長狄、赤狄等等。比如陸渾之戎就住在洛陽城南一百多里的地方。要知道春秋時期,這可是周天子的眼皮兒底下。這些所謂的蠻夷戎狄,就其血緣來說,和中原的農耕民族其實非常接近。比如,驪戎和周天子就是同姓,他們都是姬姓的。判斷是否是戎人,其實就是看其生產生活方式,農耕的生產方式,接受以周天子為首的禮樂聞名,就被看成華夏族。而以遊牧生產為主,不接受禮樂聞名的約束,就被看成是戎人。

在春秋時期,也有農耕與遊牧民族的衝突。兩種不同的生產方式之間會有矛盾,會有衝突。這是因為,農耕民族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勞動解決自己生活的全部所需,而遊牧民族則不然,他們需要和農耕民族進行產品交換才能滿足生活所需。但是,農耕民族並沒有交換的急迫性,也就是說,在交換中雙方的地位並不對等。一旦發生交換無法正常進行的時候,衝突就在所難免。春秋時期農耕與遊牧的衝突也十分激烈,號稱是“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衛國和邢國都曾經一度被狄人所滅。所以才會有那些霸主們所倡導的“尊王攘夷”口號的出現。

到了戰國,中原地區的農耕民族日益凝聚為一體。而中原地區原有的遊牧民族,要麼已經融合到中原農耕民族之中。當然,說融合冠冕堂皇一些。比如,春秋後期,衛莊公有一次站在城頭上,看到遠處有一批戎人,衛莊公說我們是姬姓國家,怎麼能夠容忍戎人的存在,就消滅了這撥戎人。還有一些遊牧民族,就逐漸退出了中原地區,被驅逐到了長城以北的地區去了。也就是說,到了戰國時期,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犬牙交錯的局面終結了。農耕與遊牧之間的距離逐漸拉開了。

就在中原地區的農耕民族逐漸凝聚而為一體的時候,退到草原之上的遊牧民族也和草原上的原有民族逐漸融合,在草原上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民族統一體,這就是匈奴。戰國初年以前之所以沒有匈奴人的記錄,這是因為一方面他們在草原上是分散的,另一方面來說,他們還有相當多的人也還在中原地區,沒有來到草原。因而,到了戰國中後期,北方的匈奴與中原各國之間的衝突開始加劇,為了防範他們秦、趙、燕等國紛紛在自己的北邊修起了長城。這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事情了。

順便說一句,根據《史記》的記載,匈奴人也宣稱自己是黃帝子孫,這並不是沒有依據的。因為相當多的匈奴人,其祖先本來就是在中原地區遊牧的民眾,後來被中原地區的農耕民族給驅逐到草原之上了。


野叟雜談


匈奴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遊牧民族之一,但是“匈奴”這個名稱,直到戰國後期才見於史籍,那麼匈奴民族到底是從哪來的呢?筆者參照古代史料,試圖理清一下匈奴的來源與發展問題。

《史記》的說法,匈奴先祖是夏后氏之苗裔

在司馬遷所著的《史記》裡,《匈奴列傳》提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就是說,匈奴其實是夏朝王室的後裔。據說,商湯革命,推翻夏政權後,夏桀兒子淳維逃到北地,後來就成了匈奴人的始祖。這個說法,大抵只是傳聞,況且距司馬遷時代久遠,根本無法可考,故而未必可信。

匈奴的前身:葷粥、獫狁、獯鬻

關於匈奴稱法的變化,古人多有論述。

一般認為是這樣:上古時叫葷粥。韋昭認為:“漢曰匈奴,葷粥其別名。”葷粥這個名字,很早以前就有了。在《史記》的《五帝本紀》中就有:“黃帝北逐葷粥”的記載。到了商代,“葷粥”這個叫法,變成“獯粥”或“獯鬻”。到了周代,則改為“獫狁”,屬於北狄。

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商周時代的鬼方、昆夷等,是匈奴的前身。

到了戰國中後期,匈奴在北方崛起

在趙武靈王時,匈奴已經興起。當時趙國的軍事改革,就是借鑑匈奴等遊牧民族的經驗,即所謂“胡服騎射”。由此也可以看出,這時匈奴的實力已經不弱了。為了防止匈奴騎兵南下侵掠,趙武靈王在北面修築了一條漫長的長城。這條長城又稱為趙國的北長城,從代郡向西延伸,沿著陰山山脈,抵達高闕要塞(內蒙古杭錦後旗北)。這條長城攻防兼備,既可以阻擋北方崛起的匈奴,又可作為向北挺進的跳板。北略匈奴,南略秦國是趙武靈王一生的夢想,可惜他死於政變,終究未能如願。

李牧與蒙恬先後挫敗匈奴

匈奴崛起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而是一而再地遭到華夏政權的阻擊與重創。其中最重要的兩次戰爭,一敗於李牧,二敗於蒙恬。

李牧在華夏與匈奴的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當時趙國以殘破之國,不全之偏師,竟然全殲匈奴騎兵十餘萬人,創造戰爭史上神話。這個神話的建立者就是李牧,為了迷惑敵人,他一連十餘年示弱於敵,以無比的耐心,完成誘敵深入的計劃,僅僅一戰,便全殲敵師十餘萬。此役令匈奴元氣大傷,之後十數年無法恢復元氣。

匈奴遭遇的第二次大打擊,是秦始皇派蒙恬北伐匈奴。公元前215年,蒙恬北伐,勢如破竹,一口氣把匈奴人趕出河南地。次年,蒙恬又奪取河套以北的陰山地區,設四十四縣,置九原郡,在黃河沿岸修築城池要塞。之後,秦始皇徵發大批人力,修築長城防線。秦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蜿蜒萬里,故而稱為萬里長城。

從冒頓單于始,匈奴崛起為超級勢力,併成為大漢之勁敵

匈奴從頭曼單于開始強大,然而遭到蒙恬的迎頭痛擊。為了奪回河南地,頭曼單于多次反撲,均被蒙恬打敗,無奈之下,他只得遷往荒涼的北地。後來,頭曼單于的兒子冒頓發動政變,篡位奪權,滅東胡、破月氏,圍漢高帝於平城之下,成為匈奴歷史上蓋世英雄,匈奴也由是進入鼎盛時代。


君山話史


匈奴人原本居住在陰山地區,過著定點遷徙的生活。在河流定居時代,國家意志需要的是河流性地理環境,需要的是大河流域肥沃易墾的沖積平原,用來興修水利設施,發展生態農業,定居下來。春秋戰國時期是中華文明從河流定居時代邁入大陸擴張時代的歷史時期,需要的不僅是大河流域的土地,戰國時期各封國都在進行大陸擴張,侵佔周邊土地。

匈奴人的世代生活的土地被戰國之一的趙國給侵佔了,實力弱小的匈奴人只能退往苦寒的蒙古草原中的燕然山。當趙國被秦國打得奄奄一息,才乘機回到故土。可無論是趙國還是秦朝都不會認為這是匈奴人的祖地,只會認為匈奴人入侵了。

於是匈奴人又被秦朝給趕回了燕然山。在秦漢易代之時,匈奴人才再次奪回故土。對於漢朝來說,這是秦朝故土,怎麼能給匈奴人佔了,漢匈之間圍繞著陰山地區展開了百年的爭奪戰爭。

所以對於由漢人寫的歷史來說,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你的東西被我搶了,那就是我的,你不能再搶,再搶就是強盜。漢朝的邏輯就是: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大漢之臣妾。根本就不存在別人的東西,都是自己的。

為此, 匈奴人侵擾的問題,根源在於大陸擴張時代的到來,原本漢人不需要的土地現在需要了。我需要,那就是我的。

什麼是河流定居時代?什麼是大陸擴張時代?兩個時代,人類社會的需要又有什麼不同?敬請關注青青說文明史,專注解說地理環境對文明興衰進程的影響。


放棄的回憶


多了,商周只是記錄不詳罷了,沒有北邊族群犬戎的侵擾,周人哪裡需要從鎬京搬遷到洛陽呢?後來的所謂匈奴,就是這些北邊部族的後代。書上記載的葷粥,有人認為就是匈奴人祖先。當然,漢代之前的北方族群,只有極其模糊的記錄和一些考古遺蹟,現代人根本沒法徹底弄清誰是西戎誰是羌誰又是葷粥,大量重合交錯,只能有個大概的概念。


春秋戰國是華夏文明的黃金時代,當時更多的是華夏文明區的人去侵擾周邊,晉獻公等春秋霸主就常去打他們。他們當然也不是善男女,有機會一樣會打回來,只是那段時間確實不太打的過。

這段時間發生了很多對周邊的戰爭,秦霸西戎,趙佔代地、中山,擊退匈奴,燕國秦開卻東胡開地千里,楚國持續南侵,都是對周邊的侵略。

到了戰國後期及統一於秦漢,華夏文明看起來整整齊齊,很符合潔癖者的偏好。但競爭力在快速下降,道理不難理解,所謂“鯰魚效應”,沒有競爭壓力的地方當然會文恬武嬉,只是秦漢承先秦之風,還沒徹底變廢,但武德下降的曲線是明顯的。


區塊鏈米達斯之手


是的,匈奴一直都存在,北方的遊牧民族也一直存在。

在周朝之前,華夏文明被大量蠻族圍困。根據方位中原人稱他們為東夷、西戎、北狄、南蠻。其中的北狄就是生活在北方的少數民族的統稱,也包括了匈奴人。



犬戎攻破鎬京後,周朝出現混亂,天子自顧不暇更不要說組織人馬抵禦外族了。結果北方少數民族大量南下,建立了很多國家,如著名的中山國就是北狄所建立。

北狄的南下對北方各諸侯國造成了很大破壞,燕國由於靠近草原就苦於應付狄人的侵略,直到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代表天子聯合中原各國與北狄作戰,才將燕國解救出來。



幸好在中國沒有統一的時候,北方的遊牧民族也沒有統一,他們在入侵中原的時候各自為戰,最後才被中原國家聯合擊敗。假如冒頓早個幾百年出生,將草原統一起來,在中原還是小國林立的時候率數十萬騎兵南下,那麼中原很可能會被匈奴人佔領。



當中原進入戰國時代的時候,北方的遊牧民族也在走向統一,東北一帶是強大的東胡人,正北方則被一個叫做匈奴的部族統一到了一起。此後北方的遊牧民族就剩下了兩個名字,匈奴和東胡。

秦始皇滅亡山東六國統一天下沒多久,匈奴人在冒頓的帶領下打敗了東胡,將整個草原也統一了起來。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中原王朝走向統一的時候,北方的草原也在走向統一。而這種統一,讓中原王朝和北方的草原民族開始了大規模的衝突,並且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直到清朝時這個問題才解決掉。

以上!


歷史風暴


匈奴,是遊牧於今天蒙古高原的一個遊牧民族,其最知名的時期就是秦漢時期,與中原的歷次大戰讓匈奴之名遺留至今,其與中原最早的接觸是在戰國後期,在此之前沒有,這要從兩方面來討論。

先看中原農耕民族,最早在黃河中下游種地,隨著生產力發展和人口增長,慢慢開始建城建國,從西周開始就是分封制了,但西周的領土並不如地圖上所見,是一整片都是農耕民族的地盤,在各諸侯國之間,仍然夾雜有眾多的遊牧勢力。

關於這些遊牧勢力的來源,有說法是農耕民族之前的遊牧勢力遺留,也有說法是採集部落一部分走向農耕,一部分走向遊牧,不管怎麼說,他們跟農耕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截然不同的,也無法像農耕民族那樣,基本解決自己的生活所需,所以只能跟農耕民族交換。

但農耕民族不急著交換,遊牧勢力就只能去串門搶了,這導致遊牧勢力跟農耕民族的關係一度非常緊張。

在當時,這些民族並不見得是少數,甚至有些時候,他們可能是多數,勢力一點不弱於農耕民族,只是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的漸變不同而已。

這些遊牧勢力最風光的時候估計就是爆掉了西周,自此以後,似乎遊牧勢力和農耕勢力的爭鬥越發激烈,遊牧勢力經常”訪問“臨近的諸侯國,有機會的話還來個一家親,比如衛國就被赤狄滅國。

鑑於這種情況,春秋時期的齊桓公提出一個口號,那就是”尊王攘夷“,這個口號是齊相管仲建議的,意思是尊重周王、討伐異族,為齊國贏得聲望,進而稱霸。

齊桓公用行動踐行了口號,邢國被異族打,齊國出兵援救;衛國被異族滅了,齊國出兵重建;南燕國被異族打,齊國出兵援救。

打了這麼多場,齊桓公的威望水漲船高,最終成為霸主。眼見這招這麼有效,後來者也紛紛效仿,晉國對臨近的赤狄等勢力可沒少揍,秦國有秦霸西戎,楚國向南拓展的土地也是從蠻族手中奪得。

春秋的霸主,多多少少都是跟異族交過手的,楚莊王就曾征伐陸渾之戎,陸渾之戎的地盤就在洛陽附近,那裡可是周天子所在地,算是華夏的核心地帶,但同樣存在遊牧勢力,楚莊王打完戎人,還順便去問了一下鼎的輕重,留下楚王問鼎的典故。

經過春秋數百年的打擊交戰,道戰國中期,處於列國之間的遊牧勢力已經基本被清除了,就算是中山國這種已經建國且處於邊緣地帶的遊牧勢力,號稱戰國第八雄,也在戰國時期被滅國。

整個中原都是農耕民族的天下,但在北部草原,則仍然是遊牧勢力的地盤,二者不可避免地再度發生衝突。

再說匈奴,據《史記》記載,匈奴是夏朝的後裔,但很多人不認同這個說法,不管怎樣,匈奴是很早就存在的,那為什麼缺少記載?因為他們還不夠強大。

草原也不是鐵板一塊,廣闊的疆域跟中原一樣,被分成一塊塊的,分屬於不同的部落,匈奴也只是其中之一。

匈奴真正一統蒙古高原,是在秦漢之交了,但在戰國時期,匈奴已經在北部草原崛起,成為勢力不小的遊牧勢力,但當時東有東胡,西有月氏,匈奴還不是一家獨大。

匈奴原本跟中原比較遠,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把臨近的林胡、樓煩打跑了,設置了雲中等縣。林胡、樓煩往北跑,融入了新崛起的匈奴,匈奴就跟趙國接壤,同時跟著與趙國的戰事而登上歷史舞臺。


平沙趣說歷史


【匈奴之患始於炎黃之時,威脅華夏文明三千餘年。】

作者:冷清先生,個人史學科研成果,嚴禁抄襲剽竊違者必究。

人類在一萬年以前,幾乎都是狩獵民族,男人狩獵、女人採摘,大約在那個時候,人類馴化了羊、牛、豬、狗、雞、鴨等家畜家禽,稍晚一些的時候,人類馴化了馬。大約也是那個時代,人類學會了種植。

距今八千年前的時候,人類社會開始了第一次產業革命,早期農業、早期遊牧業,從原始的狩獵業中分離出來。甘肅天水大地灣遺址,出土了中國最早的旱作物標本,從考古學的角度證實了,中國的農業文明起源於八千年前。

距今八千年前到距今五千年前,這三千年時間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形成時期。在東亞大陸上,農耕民族向平原地帶擴散,遊牧民族向草原地帶擴散。這一時期,不論農耕民族還是遊牧民族,他們各自都不強大人數有限,在廣大的地域上各自從事自己的產業。

人類第一次產業革命,不論農耕民族還是遊牧民族,他們擠壓、同化的是原始狩獵民族的空間,草原上的狩獵民族逐漸被同化成遊牧民族,平原上的狩獵民族逐漸被同化成農耕民族。農耕文化的食物保障率,遠高於遊牧文化,因此農耕文化的人口增殖的速度快於遊牧文化人口增殖的速度。


在距今五千年前的時候,農耕的華夏民族已經遍佈了大漠以南的地區,並且誕生了青銅文化。這一時期,地域文化和民族概念已然誕生了,中國大地上的農耕民族既華夏民族,從部落聯盟時代向城邦國家過渡,草原遊牧民族從原始部落向部落聯盟過渡。先進的農耕文化進化為農耕文明,落後的遊牧部落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開始和農耕文明發生大規模的碰撞。

公元前28世紀,華夏民族基本上完成了農業、手工業革命,華夏民族升級為城邦制國家的統一戰爭開始了。炎黃二帝時期,華夏民族的部落聯盟幾近解體,炎帝、黃帝、蚩尤之間展開了統一戰爭。北方的葷粥也乘機南下掠擄,農耕文明和遊牧文化的對抗,從此拉開了序幕,遊牧文化對農業文明的衝擊,一直持續到工業革命的近代,長達四千多年。


匈奴的祖先叫葷粥(xunyu),其他遊牧民族被稱為玁狁(xianyun)、山戎等等。司馬遷說:“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匈奴並不是夏朝遺民的後代,是司馬遷不求甚解而寫的。到了周朝的時候,山戎被稱為“戎狄”;獫狁被稱為“白狄;葷粥被稱為“匈奴”。山戎、獫狁、葷粥根本不是一回事。

司馬遷在這件事情上有誤解:商湯伐夏桀,流放夏桀到巢湖地區,並沒有把夏桀流放到匈奴。夏朝滅亡後,后稷的子孫不窋(ku)是夏朝的大司農,不窋率領夏朝的遺民和周人,流落到戎狄之間,變成了遊牧民族,史稱“周人變於西戎”。周文王的十代祖先“公劉”,擺脫戎狄的欺壓,遷徙到豳(bin),就是今天甘肅平涼一帶,恢復了祖先的農業文化。周文王的祖父亶父,率周人遷徙到周原岐山以西,被商朝封為“古公”。


公元前28世紀,黃帝崛起統一陝西、山西、河北一帶,公元前2705年左右,黃帝率領華夏聯軍,在張家口一帶,和葷粥(匈奴)展開了一場大戰,擊退了匈奴的大規模進攻,為華夏中國的第一次統一創造了有利條件。有人把這段歷史解讀為:“炎黃聯軍在張家口大戰蚩尤集團,並且把涿鹿解讀為張家口。”其實是非常錯誤的,想象一下,假如炎黃聯軍被蚩尤集團攻擊至張家口,那豈不是已經徹底失敗了嗎?張家口一帶是農耕和遊牧的分界線。

根據史料記載,黃帝統一華夏以後,在黃帝晚年的時候,葷粥(匈奴)從今內蒙鄂爾多斯一帶入侵華夏。黃帝御駕親征,出榆林深入大漠,擊敗匈奴聯軍。華夏聯軍得勝後,又從榆林返回中原,途徑陝西橋山的時候,發生了地震黃帝的馬車翻了,黃帝就逝世了,原文為“地裂駕崩”。後來,帝王死了就稱為:“駕崩”,駕崩一詞就是黃帝在陝西橋山逝世,並安葬在今天的橋山黃陵後,流傳下來的。


公元前27世紀末,黃帝出征葷粥(匈奴),徹底打垮了北方遊牧部落聯盟。此後一千多年,北方遊牧文化都不能對華夏文明構成大的威脅。堯舜禹時代至夏代,華夏文明的防禦同化重點是南方的“三苗集團”。商朝的時候,北方遊牧文化的鬼方,是商朝的防禦打擊重點。到了周朝,匈奴再度崛起,和犬戎、白狄等遊牧集團,結成同盟騷擾周朝。公元前771年,申國勾結犬戎攻破周王都鎬京。

春秋戰國時期,匈奴開始了對草原大漠的融合統一,完成了部落聯盟向草原國家的進化,匈奴的首領開始稱為“大單于”。在匈奴對中原文化幾百年的騷擾中,秦國、趙國、燕國不得不在北方邊界修築長城防禦。趙國的李牧就沉重打擊過匈奴,秦朝初期派蒙恬將軍,也大規模出擊匈奴,並且把原來秦、趙、燕的長城連接起來,修建了萬里長城。


秦末戰爭時期,中原地區開始重新洗牌整合,匈奴也在大漠草原洗牌整合,匈奴趕走了敦煌地區人口200萬的大月氏,控制了河西走廊至天山以東,中部兼併了戎狄、白狄,東面兼併了東胡、林胡等,勢力達到遼東一帶。冒頓單于時,控制草原大漠人口一千萬,匈奴和其他遊牧民族各500萬,擁有常備軍50多萬,騎馬射箭的精兵(控弦之士)三十多萬(見於《史記•匈奴傳》)。

這就是為什麼,漢初的白登城之戰,漢軍出兵32萬,匈奴卻出兵40萬的原因。大家一直都以為,匈奴不過是個人口200萬的民族,200萬人口的民族,怎麼可能出得起40萬精兵呀。200萬人中一半女人、一半男人各100萬;100萬男人中,16歲以下的小孩至少有一半50萬(草原人口成活率僅60%),50歲以上的人20萬,身強力壯的男人僅有30萬,難道把小孩和老頭都拉進軍隊裡了嗎?


如果匈奴是這樣的老弱病殘,還用的著漢武帝打匈奴幾十年嗎?漢武帝時期,漢朝在幾十年對匈奴的戰爭中,砍殺匈奴精銳30萬,俘虜匈奴精銳30萬,匈奴分裂為南北兩支。到了東漢時期,漢軍再次對匈奴進行了毀滅性打擊。北匈奴兩百萬人,向西亞歐洲轉移,打垮了歐洲。南匈奴上百萬人向東漢投降,至此匈奴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在五胡亂華之後,就徹底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


冷清先生


首先,我認為匈奴,並不是一個人種,而是一個鬆散部落聯盟的自稱。只要遊牧部落被征服,投靠了,就是匈奴了。如何中原文明一樣,攻下後管理了一段時間,就成為了漢地,是一樣的道理。

因此,從匈奴是一個鬆散部落聯盟的稱號這個角度,就很容易解釋為什麼匈奴直到戰國時期才出現的原因。

在先秦時代,北方的遊牧民族有四個強大的勢力:鬼方、犬戎、羌和匈奴。鬼方從商朝中期就出現,一直到達西周時期,都一直存在。犬戎的出現大概是在西周中晚期,犬戎因為援助宜臼爭奪太子之位而被大家知道。羌,雖然人數眾多,但各個部落相互攻打,一直到東漢,都沒有一個強力部落能夠一統羌,對中原構成威脅。

匈奴,如題主所說,是戰國後期秦、趙、燕等國變強大並大力打擊北方的遊牧民族之後才出現的。

從北方遊牧民族的角度來講,傳統上的所謂樓煩、中山、翟、大荔、義渠等遊牧民族紛紛被大敗。有危就有機,就是這些被打跑但又不肯放棄遊牧生活的民族,經過彼此的融合,團結一致,構建了新的政治團體——匈奴,對付南方的秦趙燕。

因此,匈奴在戰國晚期的出現,原因很有可能是傳統北方遊牧民族在被打敗後的重新組合而形成的新政治類國家政權聯盟。匈奴和秦趙爭奪的都是優秀的水草地:對於匈奴而言,是更美好說的開始;對於秦趙而言,是養馬的牧場。誰輸了,誰就只能偷偷的在夜裡抹眼淚。

匈奴和中原文明,不僅僅是遊牧和農耕定居的問題,更是制度的不同:匈奴的制度,更多的是堅持西周時期的分封制,這點可以從匈奴的左賢王、右賢王以及他們下面大小不一的王和部落首領等看出來;中原的制度則從西周的分封制,經歷了春秋時期的封建危機後,在戰國形成了強力中央直管的郡縣制。

從匈奴的出現,中國北方草原一直都是堅持著分封制,即便是契丹(遼)時期也是如此;而中原地區從戰國後到秦朝就形成了以郡縣制的專權制度。

freedom 和自立,就成為了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的精神所在。權威和服從,就成為了傳統中國文明的核心。可以說戰國,就是中國文明的分水嶺。


歷史哨聲


因為匈奴也只是在戰國後期才發展起來,在戰國以前盤踞在蒙古高原地區的匈奴人仍然是像戰國各國一樣四分五裂,不僅匈奴人分裂,上面還有東胡人,鮮卑人等等草原民族,他們在草原上互相牽制反而不會入侵中原。

其次,在當時雖然沒有匈奴人擾邊,但是草原遊牧民族擾邊的事並沒有中斷。這主要是因為生活習慣導致的。相對於農耕社會,遊牧生產更加依靠天吃飯,他們的生產力低下很難在冬天儲存有餘糧;遊牧地區屬於高緯度地區,他們的氣候也比中原惡劣得多,一旦發生凍死牲畜的現象他們就會出來搶劫。這就造成了遊牧民族入邊疆搶劫是不分強弱時代的,差別只在於一個點,遊牧民族強大的時候秋天夏天春天都會來搶,反而是冬天閒了,這是富足的強盜;遊牧民族衰弱的時候則是冬天出來搶,這是窮餓的饑民,搶得到就搶搶不到就死,更多是因為窮因為餓。

當時的北線國家都有遭遇遊牧民族入侵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地區分三個部落打擊三個國家。一個是在涼州地帶,由羌族義渠為主要遊牧力量針對的是秦國;由匈奴人組成的遊牧力量則針對趙國;由東胡人組成的遊牧力量則針對燕國。


優己


一、匈奴概述

匈奴的起源是有爭議的,國內學界一般採信華夏族與匈奴族同源,約公元前16世紀夏朝滅亡後,夏後履癸的一支後裔逃到北方,在吞併其他部族之後成為匈奴族。據《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

匈奴的人種與東北亞人種有明顯區別:從出土的匈奴貴族墓葬織錦與壁畫來看,匈奴貴族帶有明顯的斯基泰血統,斯基泰人東斯拉夫和部分突厥語民族的始祖之一,這個部族多身材魁梧、藍目多須,戰鬥力和生存力都非常強悍。

秦漢之前,匈奴只是草原諸多遊牧民族的一支,公元前三世紀,也就是戰國時期,匈奴逐漸開始崛起。

第一任單于就做欒提頭曼,也就是歷史記載中的頭曼單于,他於公元前209年上位。“單于”是匈奴君主的稱號,意思是“廣大”,匈奴領袖開始自稱單于,意味著他們已經掌握了北方草原的大部分區域,成為遊牧民族的領袖。也正因為他們整合了遊牧民族,所以才具備了挑戰中原王朝的力量。

二、匈奴歷史

在此之前,匈奴也曾經南下挑釁過,只不過叫法不一,夏朝時稱葷粥,商朝時稱鬼方,周朝時稱獫狁、獯鬻,戰國後才稱匈奴,其中又有許多分支:

比如說春秋時期的北戎,也被稱之為山戎,就是匈奴的一支,活動地區在今河北省北部,經常侵犯中原,成為燕、齊諸國之邊患。公元前664年,齊桓公曾經發兵攻打山戎以拯救燕國。

再比如獫狁部,又稱為犬戎,活躍於今陝、甘一帶,這部分十分有名,當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被犬戎趁亂殺入西京,西周由此滅亡,褒姒也被擄走。

秦朝建立以後,對匈奴十分警惕,公元前215年,匈奴被蒙恬逐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走,此後為了徹底解決匈奴問題,秦始皇下令修築萬里長城,通過永久建築的形式防禦匈奴的騎兵,以求穩固邊境。

修築長城由於勞民傷財,受到了許多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的譴責,但其作用不可抹殺,秦朝以後,除了唐朝清朝,歷代都會重新修建或者加固長城,雖然無法完全解決北方遊牧民族南侵問題,但是大大緩解了四面出擊四處救火的局面,時至今日,以色列在巴以邊境修築隔離牆,美國在美墨邊境修築隔離牆都是受到長城的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