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哀悼!我國顯示界泰斗童林夙教授辭世

金鳳

他出生於一個傳奇家族,父親童寯是中國建築界宗師,與梁思成、楊廷寶、劉敦楨並稱“中國建築四傑”。二叔和三叔是知名的電機專家和微生物學家。

他的兩個兒子,也成就不凡。長子童文是華為5G首席科學家。次子童明沿襲了祖父的事業,任職同濟大學規劃系教授。

他的一生融入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洪流中。1955年7月從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他先入錢三強何澤慧團隊的中子彈研究項目,後調入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任教,一頭扎進電子束物理和技術領域,上世紀80年代,牽頭我國電視顯像管國產化研究。

童林夙,著名物理電子學專家,中國顯示科學與技術領域的開拓者,東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童林夙,這位兒子眼中的嚴父,學生眼中的嚴師,於2020年4月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享年 87 歲。

沉痛哀悼!我国显示界泰斗童林夙教授辞世

童林夙教授(前排右一)向時任國務委員、中國科學院院長宋健彙報展示研究成果。東南大學顯示技術研究中心供圖

他的事業:

牽頭電視顯像管國產化研究

1

“父親在臨終這段歲月,對我們叮囑最多的是做人,要多做對社會有用的事。”在童林夙次子童明的印象中,病重的父親,即使在生命最後的時光,也依然不願鬆懈,他最希望看到的,是童家的後人,能事業精進,勤奮刻苦,於國家和社會“有用”。

童林夙1933年12月生於上海,從小愛好數學、物理的他,從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求學期間,他曾師從於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周培源、胡寧、王竹溪。1955年7月從北大畢業後,他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大連海軍基地,成為我國第一個研製核潛艇團隊的成員,隨後又參加錢三強何澤慧團隊的中子彈研究項目。

童明記憶中的父親,總是一副忙碌、嚴厲的形象。“1975年左右,父親要經常去北京出差,做技術攻關,基本不在家,即便在家,也總是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不出來,研究他的學術。他非常守時,約好的時間,如果稍微遲到一點,他會非常不開心。”

與父親研究領域相似的童文,也更多地感受到父親的嚴厲。“他是一個嚴父,我做的事情如果讓他不滿意,他會憤怒。在專業上,他對我的最大影響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我後來才明白,要達到這個要求,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他的專業研究非常聚焦,獨具穿透能力,可以深入到工藝實現的每個細節。他對行業的創新方法也十分敏感,由於深厚的理論基礎,他對研究課題駕馭能力也很強。”

克己守時的童林夙,直到80多歲,還經常出現在東南大學顯示技術研究中心的實驗室裡。“直到兩三年前,童老師還每天都到辦公室上班、看論文、跟我們交流,他對最新的顯示技術總是很痴迷,我們每次做顯示屏的被試效果評價,他總是年齡最大的被試驗者。”東南大學顯示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張宇寧說,耄耋之年的童林夙對學術要求依然嚴謹,課題組做的報告,他會字斟句酌的審核文字、圖紙,有時還會提出質疑。

沉痛哀悼!我国显示界泰斗童林夙教授辞世

1994年,童林夙參加在硅谷舉辦的SID Display Week。東南大學供圖

這份嚴謹、嚴格、惜時如金,曾經為童林夙帶來卓越的成就。自1975年以來,童林夙教授先後主持了全國31釐米黑白顯象管聯合設計、31釐米黑白扁平顯象管及電視機、10釐米黑白扁平顯象管及電視機、新型高分辨率彩色顯象管(改良型顯象管的研究1988年國務院引進國外智力領導小組重點項目)、1000線單色內偏顯象管、54釐米彩色內偏顯像管(被國際權威機構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評為1997年度全球八大彩管新技術之一)等項目。

1987年以來,童林夙教授代表國家參加並主持對國家22個大型彩色顯像管項目進行評估,為國家節省投資額10多億元,並形成我國電子工業支柱產業之一;1994年與荷蘭Philips公司合作,創建了我國第一個高等院校與國外著名跨國公司長期合作的東飛顯示管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經過雙方共同努力,該中心目前已建成為亞太地區第一流的研究開發中心,合作時間逾25年之久,堪稱中國高校國際合作的典範。

我這一生經歷了酸甜苦辣,一言難盡。是黨和國家培養了我,我終身難忘,但是我對國家的貢獻卻是微不足道的,想來十分慚愧和不安。”成就等身的童林夙,在80歲壽辰時,言辭謙卑地總結一生。

沉痛哀悼!我国显示界泰斗童林夙教授辞世

1994年8月18日,童林夙教授與時任Philips集體總裁Jan Timmer在東飛顯示管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成立活動上的合影。東南大學顯示技術研究中心供圖

他對學生:

求學要有全局觀,要學以致用

2

青年時代的童林夙在社會的動盪中求取生存、精進學業。他秉承一個信念:“

無論發生了什麼,都要好好唸書,而且讓自己研究的方向符合國家的需要,推動國家的進步,要正確處理讀書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繫。

喜歡看世界盃的童林夙,也能從踢球中參悟中國教育的缺陷,並以此啟發學生們要有全局觀。他曾跟學生交流,“你們看世界盃嗎?以前都是人口大國佔優勢,人多嘛,肯定精英多。但是現在人口幾十萬的小國卻突飛猛進。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的‘臨門一腳’,準確找到對方的弱點。我們現在培養的人就缺乏臨門一腳,臨門一腳要有全方位的指導。”童林夙認為,有的球員可以以一敵五,知道怎麼躲避對方的防守球員,讓對方搶不到球。但遺憾地是,自己也進不了球。這就像我們的學習,常常只看到局部。這個方程怎麼解,我們很清楚,但解了之後該用到什麼地方卻不知道,所以就打不開局面。

他寄語大學生,“一定要帶著問題看問題,思考知識技能要用在哪些地方,怎麼去解決實際問題,要堅持長期思考,才會有豁然開朗的時候。我們現在就缺這麼 ‘臨門一腳’。你要知道哪個地方有空檔,你才能“砰”的一腳把球踢進。這就要求我們的青年學子有整體觀念、全局觀念。

“童林夙教授非常注重對青年學者的培養,要求青年學者們既要把科研成果紮根於祖國大地,同時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並走向國際舞臺的中央。”張宇寧說。

童林夙的學生王保平教授現任東南大學常務副校長,是擔任SID全球副總裁、IEC-TC110主席的中國大陸第一人。在東南大學,童林夙教授培養和創建了一支以中青年為主的、老中青合理結合的、長期穩定的、有自己特色的學術梯隊,使東南大學顯示技術研究中心成為國際信息顯示領域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重鎮。

沉痛哀悼!我国显示界泰斗童林夙教授辞世

2007年ASID會議上,童林夙教授與等離子體顯示發明人、時任國際信息顯示協會SID主席Larry F. Weber教授合影。東南大學顯示技術研究中心供圖

他的家風:

博學、平等、誠實、重業務基礎

3

童林夙出身於一個傳奇世家。他的父親童寯是中國建築界的宗師。童寯三兄弟都成就不凡。童寯二弟童蔭從事電機研究,解放前曾任東三省電業局總工程師;童寯三弟童村是我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曾到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進修,帶回來了盤尼西林(青黴素)的生產設備。在較短時間內實現青黴素工業化生產,奠定了中國抗生素事業的基礎,是中國抗生素事業的先驅者。童寯三兄弟不僅專業過硬,而且涉獵廣泛,文學、音樂、繪畫都很精通,古詩、英文詩倒背如流。

從小生長於“學霸”家族的童林夙,也耳濡目染了父輩的見識、學養和胸懷,喜歡聽古典音樂,彈得一手好鋼琴。他曾在東南大學大禮堂,演奏鋼琴協奏曲《黃河》。

“我父親看名家的書畫時也會指出敗筆。當時我很驚訝,這些名家怎麼還會有敗筆啊!但其實誰沒有敗筆呢?所以,我們從小就被父輩灌輸了一種是非自有公認的觀念。大家都是平等的,並不因為我是父親,你是兒子,你就只有聽從我的份。”

對於自己的兩個兒子,童林夙也這樣教育他們。兒子們提的問題,他能解答的就解答,解答不了的就承認不知道。

童林夙曾與人分享他的做人準則,“第一,要學會做人。首先要誠實,說真話,這樣你才能學到真本事;其次不要計較,要寬容。第二,業務基礎要好。在能力上高人一籌,才能讓別人信服。”

童林夙的夫人詹宏英,也任教於東南大學,是該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著名教授。此前,童林夙和詹宏英一直住在父親童寯的故居中,家中依然保留著老房子的佈局和顏色,保留著童雋在世時的一切傢俱擺設。

“這所房子和裡面的所有東西都是童雋先生生命的延續。”詹宏英說,兩人守護著童雋先生的故居,也守護著童家教育的精神命脈。

審核:朱麗

終審:冷文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