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假如唐朝的留学生“遣唐使”来到现在这个时代

众所周知,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但是我们也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礼仪不代表,这些国外人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前年给外国留学生有了差别待遇,我们的留学生出去又是什么待遇呢?大部分都是自强不息,自谋出路,主动和大家融合到一起。现在疫情期间又出现好多类似事件,真是。。。。

有时候在想,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一:历史原因

从鸦片战争前的几千年,中国人在亚洲享有很高的地位。我们也自认为是天朝上邦!中国人在东亚、东南亚都受到尊重和欢迎,中华文化也被东亚各国所接受。

闲谈——假如唐朝的留学生“遣唐使”来到现在这个时代

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之一

比如唐朝,那时大街上到处可以看见外国人,那时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之一,长安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文化,也是远播世界,无论是朝鲜半岛上的三国,还是东洋日本,又或是北方的古丝绸之路上的小国,或是南亚的国家,对中华文化的心态不仅是尊敬,更多的是向往。而那时候来唐的外国人他们来了之后首先就要过大唐的语言关,要交朋友也得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些方面可没有什么优待可言。但是各国以派遣遣唐使来华为荣!看看!你再看看现在。

闲谈——假如唐朝的留学生“遣唐使”来到现在这个时代

中国对洋人的态度也彻底改变

但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殖民了整个世界。亚非拉各民族都被欧洲白人统治和欺压,中国也遭受列强侵略,变成了半殖民地。中国对洋人的态度也彻底改变,洋人在中国从“蛮夷”变成了“洋大人”,连官吏也对洋人点头哈腰。从这时候起,中国骨子里开始有了从洋媚外的变化

第二:经济科技实力弱,民族自信心低

从洋务运动开始,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西方人成了先进和富裕的代表,我们更是提出,师夷洋技以制夷的方法,于是西方成了老师。面对这种巨大差距,中国人心底有些自卑,出国成为潮流,海归更是高人一等,出国也成了镀金!崇洋媚外的表现更加明显,国人心里更是对西方充满了向往!就连审美也开始转变。什么韩流,日系,英伦、欧美等,认为西方更是浪漫、富裕的代表。

闲谈——假如唐朝的留学生“遣唐使”来到现在这个时代

从洋务运动开始改变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引进外资。

好像从那时起开始全民学英语,英语当成第一外语。所有接受九年义务的学生都要学习英语。城市里有数不清的双语幼儿园,大学不管什么专业,都要考四六级。总之什么都要沾点“洋气”,让人家知道咱这里有外国人,显得高大上!!!这时候起,孩子心里也是觉得英语很牛吧。可是我们汉语呢,孔子学院建立了几年了,有什么大的影响吗?尽管近年来学汉语的外国人开始增多,但还远远不够多。学汉语的外国人估计还不如学功夫的外国人多呢。疫情期间,西方的外国人对中国大部分没有那么友善吧,可以说西方国家更重视本国人和白人,因为他们有一种种族优越性。而对非西方的人在西方工作却有很多限制。

第四:世界形势的变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今世界上,都需要一直是埋头发展,吸引外资,引进外资,引进科技,而科技也是吸引人的,这也是美国成为世界警察的原因。

好了,就说到这吧!欢迎讨论一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