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清明,一個清淡淒冷的日子,

在祭奠親人,朋友的同時,

別忘記,祭奠一下這樣一群人。

1945年,

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

今天,我們要講一所特殊的學校

這是一段令人肝腸寸斷的過去,

它是全中國人民虧欠最深的恩情:

這所學校總計畢業生20萬,

可19萬人為了我們的祖國無一生還.....

它,就是黃埔軍校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1924年,孫中山先生,

在蘇聯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支持下,

在廣州黃埔區長洲島創辦了一所軍校,

校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後改名“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

這是中國歷史上,

第一所革命軍事學校。

學校創建之初,

孫中山在大門前親題一副對聯:

升官發財請往他處

貪生畏死勿入斯門

橫批:革命者來

這20個字,

此後成了“黃埔人”畢生的堅守。

軍校的教官陣營也是空前強大,

校長:蔣介石;

國民黨黨代表:廖仲愷;

教練部主任:李濟深、鄧演達;

教授部主任:王柏齡、葉劍英;

政治部主任:戴季陶、周恩來;

總教官:何應欽。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太陽從那些秀麗的公園裡收起了它最後一道霞光,月亮從天邊升起,溫柔的月光潑灑在公園裡。一個人只有專注於一個目標,才能在這個目標上取得成功。型心大家對麥當勞都不陌生吧,可誰又瞭解它背後的故事呢!麥當勞在創業之初只是小店,當時有一個叫克羅克的年輕人和一個荷蘭人從麥當勞兄弟手下買下了這個小店。克羅克是一個有點愚蠢的人,他只開麥當勞店,加工牛肉,養牛錢都由別人賺,而荷蘭人卻十分聰明,他不讓任何人有賺錢的機會,麥當勞,牛肉加工廠,養牛場全在他一個人旗下。好多年後,人們在一個荷蘭農場裡找到那個荷蘭人,他除了200頭牛以外一無所有,而此時克羅克早已將麥當勞店開遍世界了,他使麥當勞成為了世界快餐第一品牌,而他自己也成為了美國最有影響力的企業家之一。這也許就是專注的力量吧!也只有專注的事情才不會給自己留下遺憾。們卻看不到我。那個青年往四周看了看,說道:“坐下吧,親愛的,請你坐在我的身邊。你說吧!笑吧!你的微笑,就是我們未來的象徵。你高興吧!整個時代都為我們歡呼。我的心對我說,對你那顆心的懷疑,對愛情的懷疑是一種罪過,親愛的!不久,你將成為這銀色月光照耀下的廣闊世界中的一切財產的主人,成為一座可以和王宮媲美的宮殿的主人。我將駕馭我的駿馬,帶你周遊天下名勝;我將駕駛我的汽車,陪你出入跳舞廳、娛樂場。微笑吧,親愛的,就像我寶庫中的黃金那樣微笑吧!你看著我,要像我父親的珠寶那樣地看著我你聽著,親愛的!我要是不向你傾述衷情,我的心就不會安寧。我們將歡度蜜年。我們要帶上許多黃金,在瑞士的湖畔,在意大利遊覽勝地,在尼羅河宮旁,在黎巴嫩翠綠的杉樹下度過我們的蜜年。你將與那些貴公主闊夫人相會,你的穿戴一定會引起她們的妒忌。我要給你所有這一切,難道你還不滿意嗎?啊!你笑得多麼甜蜜啊!你微笑就彷彿是我的命運在微笑。”過辛勤的蜜蜂永遠也沒有時間的悲哀。朱熹說過,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年輕的時候,沒有可以靜心讀書的環境。他在一個人聲鼎沸的茶館裡的一個角落讀書。剛開始他常常在嘈雜的人聲中頭昏目眩,後來他強迫自己把思想集中在書本上,經過磨練,再亂的環境也不能把他從書上拉開了。他的成就讓我看到了專注的力量,無與倫比,無可厚非。愛因斯坦之所以成為舉世聞名的科學巨匠,是因為他對科學研究的孜孜不倦,在勤奮,專注的專研中達到了忘我的境界;偶像歌手周杰倫,若不是對音樂的執著與專注,短短時間寫出十首歌做成第一張同名專輯,今日的歌壇也不會因為他綻放異彩;岳飛之所以名垂千古,全然是憑他對“收拾舊河山,朝天闕”的專注。消失了,而我卻在思考著金錢在愛情中的地位。我想,金錢——人類邪惡的根源;愛情——幸福和光明的源泉。我一直在這些思想的舞臺上徘徊。突然我發現兩個身影從我面前經過,坐在不遠的草地上。這是一對從農田那邊走過來的青年男女。農田那邊有農民的茅舍。在一陣令人傷心的沉默之後,隨著一聲長嘆,我聽見從一個肺癆病人的嘴裡說出了這樣的話:“親愛的!擦乾你的眼淚,至高無上的愛情已經打開了我們的眼界,使我們成了它的崇拜者。是它,給了我們忍耐和剛強。擦乾你的眼淚!你要忍耐,既然我們已經結成親愛的伴侶。為了美好的愛情,我們得忍受貧窮的折磨,不幸的痛苦,離別的辛酸。為了獲得一筆在你面前拿得出手的錢財,以此度過今後的歲月,我必須與日月搏鬥。親愛的,上帝就是那至高無上的愛情的體現,他會像接受香燭那樣接受我們的哀嘆和眼淚,他會給我們適當的報酬。我要同你告別了,親愛的!我不能等到月光消逝。” 然後,我聽見一個親切而熾熱的聲音打斷了傷感的長噓短嘆。那是一個溫柔的少女的聲音,這聲者傾注所有蘊藏在她肺腑裡的熱烈的愛情、離別的痛苦和苦盡甘來的快慰:“再見,親愛的!” 說完,他們便分別了。我坐在那棵樹下,這奇妙的宇宙間的許多秘密暴露在我的面前,要我伸出同情之手。 教師的心中有一朵常開不敗的花。從古至今,多少園丁辛勤的培育祖國的花朵;多少大手,托起了祖國明天的太陽!他們,不為自己的利益,教學生讀書、識字、做人!這時,我的信中突然湧出一份感動,我想起了這樣一句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的,每一位教師都是一隻春蠶,一隻勤懇織絲的春蠶;一支蠟燭,一支為祖國的明天燃燒自己的蠟燭!試想,如果沒有他們——這些可親可敬的教師們,會有我們祖國的今天嗎?“不會的!”祖國大地上的萬物回答著我們問題,回聲,在祖國上空蕩漾……讓我們記住他們吧!記住這些園丁,這些春蠶,這些蠟燭,記住這些擁有常開不敗美麗花朵的人們…… 我有一個朋友曾對我說,彼岸的燈火,看起來總是最美麗,所以總讓人忍不住想渡過去看一看。我想,每一個人的靈魂深處都有這麼一片燈火吧,有時候它也許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近,它可能總是喜歡美麗在遙遠的彼岸。可是不管有多麼遙遠,它始終光亮在你的眼前,吸引著你不斷地朝它前我的家庭條件是不錯的,父母不僅能讓我吃飽穿暖,還能滿足學習國畫、古箏的額外要求。另外,高爾基的父親早年去世,相比之下,他從小就少了一份父親和親情。他,一個才十一、二歲的大孩子,就被生活所迫外出打工被人欺負,令人憐惜,但更多的是被他那堅強的性格和對知識的熱愛而感動。我好好地反醒了自己,無時無刻心中都在對自己說:“如果想讓自己有個美好的明天,必須像高爾基那樣付出行動——多讀書,勤奮學習,有堅定的信念,遇到困難不氣餒。我堅信付出努力展現在眼前的將會是我渴望的燦爛的明天!”使我開闊視野;讀書,給我無窮歡樂;讀書,豐富了我的感情……讀了《紅樓夢》使我為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而嘆息;讀了《鋼鐵是怎麼煉成的》使我為他的精神無比激動;讀了《駱駝祥子》使我為舊中國勞動人民悲傷……或許我們不能不為自己,人的一生有多少是為別人的——為別人作貢獻,為別人犧牲,為別人努力……但是一心為別人的人是少數的。為自己的卻是多數的,為自己學習,為自己工作,為自己賺錢,為自己著想……凡所應有,無所不有。哎!回憶以前的革命烈士們,個個英勇善戰,如果他們也是為自己,那還有誰去捐軀赴國難,去奔赴戰場,奮勇殺敵啊!他們一心為祖國,一心為人民著想啊!書中的點燈人雖然很“傻”,可是他卻是為別人,為了別人他不能休息,為了別人忠於職守,為了別人他不是隻顧自己……這是一種美麗而又神聖的工作。正因它是美麗的,所以也是神聖的。其實我們身邊也有這些美麗的工作者:義工、園丁、郵遞員……這些人,這些職業往往是生活中默默無聞的,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為了人們的方便,他們不懈努力,流下了多少汗水,換來了我們今天的愉悅生活,他們是美麗,也是神聖,更是偉大的。他們不是隻想自己,也是為了別人。多少榮辱,多少艱辛,多少奮鬥,多少犧牲,我們的先輩用血、用汗、用寶貴的生命鑄就了東方大地不屈的中華魂!換得華夏大地陽光燦爛。幸福的生活是我的祖輩、無數的英烈帶著對祖國的摯愛、對人民的赤誠,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這幸福來之不易,這裡面凝聚著無數英雄的血與生命。這是他們為了扞衛祖國,保護人民而獻出生命的回報,這是所有人民心中最甜的果實……同學們,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弘揚民族精神,再現中華之雄魂。一個人只要熱愛自己的祖國,有一顆愛國之心,就什麼事情都能解決,什麼苦楚,什麼冤屈都受得了。。但如今想起我家的庭院,總是讓我難己忘懷。因為那個庭院:春天地裡泛綠;夏天枝繁葉綠;秋天果實累累;冬天是我們玩耍的天地。它留下了我童年的美好時光。

太陽從那些秀麗的公園裡收起了它最後一道霞光,月亮從天邊升起,

此後,這裡成為國、共兩黨,

共同培育英才的搖籃,

無數有志之士紛湧而來,

第1期就有400多名學生入校。

而要做黃埔的學生,

一來就要立一個志願:

“步先烈後塵,和他們一樣捨身成仁,

犧牲一切權利道路,

專心做救國救民的事業。”

所有人的目標就只有一個,

為戰場而生,為護國至死!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此後,

一批批黃埔人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

為四萬萬中國人鋪平了前行的道路。

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

畢業於黃埔軍校的國軍第87師營長,

朱耀章,在葛隆鎮戰鬥中,

身中七彈壯烈殉國,

他曾作詞明志:

月愈濃,星愈稀,四周婦哭與兒啼,

男兒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人生長壽只百年,

無須留戀,聽其自然!

為自由,爭生存,滬上麾兵抗強權,

踏盡河邊草,灑遍英雄淚,

又何必氣短情長,

寧碎頭顱,還我河山!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朱耀章

1933年1月,日軍向北平進犯,

畢業於黃埔3期的149團團長王潤波

率部緊急馳援,

他向戰士們說道:“日寇侵我河山,

保國衛民,人人有責,

北上抗日,乃是軍人神聖職責,

我們願為祖國灑熱血,不讓日寇進長城!”

當時長城內外朔風怒號,冰天雪地,

全體官兵衣裳單薄,腳穿草鞋,

頂風冒雪日夜兼程,

之後的激烈戰鬥中,

他衝鋒最前,直至戰死。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王潤波

而他們的犧牲,只是一個開始。

1935年初,日軍進攻哈爾濱,

時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二團政委的趙一曼

是黃埔軍校畢業的唯一一期女學生之一,

她很早就加入共產黨從事秘密地下工作。

在這次與日軍的交戰中,

她為了掩護部隊,不幸腿部負傷被俘,

日軍為了從她口中獲取情報,

使用馬鞭狠戳她腿部傷口,

瞬間血流如注。

而她堅決不屈,怒斥日軍各種罪行,

日軍大為惱火,

在她身上使用了最慘無人道的酷刑:

老虎凳、灌辣椒水,電刑,

她被折磨得奄奄一息,

卻始終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得不到任何情報的日軍,

於1936年8月2日將她處死示眾,

面對屠刀,

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中國共產黨萬歲”,

然後壯烈犧牲,年僅31歲。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趙一曼

而更多的黃埔生,

是倒在了抗日的戰場上。

1937年中日全面抗戰爆發,

黃埔軍校在各地設立分校,

為前線源源不斷地輸送新鮮血液。

1937年8月12日夜,南口戰役中,

國軍第529團第3營第7、9連,

向日軍坦克部隊發起逆襲,

第7連連長隆桂銓

和戰士們一起全身掛滿炸藥包,

毫不猶豫的衝向日軍坦克,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日軍大炮和機關槍,

不斷向他們轟炸掃射,

眼看周圍一個又一個戰士倒下了,

他目眥俱裂,瘋了似地撲向日軍坦克,

他把炸藥包往坦克窗口裡丟,

把手槍伸進去打,以血肉和鋼鐵相搏,

最終成功炸燬6輛坦克。

然而激戰中,他不幸被機槍掃中......

他畢業於黃埔7期武漢分校,

犧牲時年僅25歲,

成為了黃埔軍校抗戰犧牲第一人。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隆桂銓

和他一樣,

畢業於黃埔7期9連的連長王友光

在後方率部堅守陣地,

幾次擊退日軍的他身負重傷,

他就這樣走了,

沒有留下一塊完整的屍骨!

之後的南口戰役更加慘烈,

國軍傷亡3萬3000多人,

其中來自黃埔軍校的青年就有近3萬,

他們的犧牲和付出,

將日軍死死抵擋在居庸關外,

近一個月不能前進寸步。

可殘酷的戰爭還在繼續著,

犧牲還遠遠沒有停止!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1937年8月,抗戰時期最大規模、

也最慘烈的淞滬會戰打響,

中國投入80多萬兵力,

而90%以上的參戰國軍幾乎都是黃埔系,

集團總司令:

張治中、杜聿明、張靈甫

顧祝同、陳誠,羅卓英、胡宗南。

旅以上將領:

王敬久、孫元良、宋希濂、彭善、

霍揆彰、黃維、李樹森、李延年、

李玉堂、陳沛、夏楚中、周磊、

李鐵軍、李文、陶峙嶽、俞濟時、

王耀武、桂永清、黃傑等。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甚至基層也大都是黃埔軍校,

第7至11期畢業不久的學生,

他們年齡大多是在20到30歲之間。

汪化霖,第401團副團長

黃埔軍校畢業,

在羅店血戰10多天後,

主動請纓親率一個排,

構築新陣地,掩護全團搶修工事,

他說:

成功不敢預期,

成仁確有決心,

不到日暮決不生還。

當天,在日軍戰機、艦炮的狂轟濫炸下,

他始終堅守陣地,打退日軍多次衝鋒,

至黃昏完成任務,可全排都壯烈犧牲。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汪化霖

緊接著的寶山保衛戰,

同樣是黃埔軍校畢業的姚子青

率全營600官兵死守陣地,

他們只有3門迫擊炮、20挺輕機槍,

和600條老式步槍,

面對的是十幾倍與己的日軍兵力,

及坦克、重機槍。

他們浴血奮戰七天七夜,

最後只剩下20餘人,

眼見敵人的坦克逼近,

這時黃埔軍校畢業的李衛明站了出來,

剛入伍不到一個月的他,

腰間捆滿手榴彈,

奮不顧身朝敵坦克撲去,

子彈一顆顆打在他身上,他倒下了,

大家都以為他犧牲了,

哪想到他又努力一點點爬向坦克,

用盡最後一絲力氣猛跳起來,

撲在飛速轉動的坦克履帶上,

一聲爆炸,坦克癱瘓,而他無影無蹤,

只留下身後一條長長的血跡.......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姚子青頓時淚如泉湧,

高喊:“弟兄們,殺身成仁,

報效國家民族的機會到了!”

他第一個起身撲向了機槍口,

之後第二個、第三個......

寶山之戰,600戰士全部壯烈殉國。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姚子青

淞滬大戰中,

黃埔系犧牲的團長級以上的將領還有:

第88師旅長黃梅興,

第67師旅長蔡炳炎,

第90師旅長官惠民,

第58師旅長吳繼光,

第18軍李維藩、汪化霖、

路景蓉、李遠新、韓應斌、蔣先維,

秦霖、龐漢禎......

第1軍楊傑、李友梅......

第9師竇長青、丘之紀......

據不完全統計,這場會戰中,

黃埔系6期至10期的畢業學生們,

幾乎全部傷亡殆盡......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20多歲的年紀,

人生才剛剛開始,

他們卻已離去。

不知哪家父母失去了兒子!

不知哪家妻子失去了丈夫!

不知哪家小孩失去了父親!

.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請記住這些年輕的面孔,

他們曾用自己的死,

換來整個中華民族的生!

而倖存的黃埔人,

還在前赴後繼著,還在捨生忘死著,

戰爭不停,他們誓不獨存!

1938年長沙會戰,

黃埔軍校昆明分校第11期同學,

被分配到第58軍的有117人,

一場戰鬥過去,就有60餘名學生陣亡。

接下來的南京會戰中,

黃埔系國軍第87師旅長易安華,

第88師旅長朱赤、高致嵩,團長韓憲元,

第156師參謀長姚中英,

團長李昌齡、謝承瑞等將領,

全部壯烈犧牲!

犧牲的黃埔生基層軍官,更是數不勝數,

有的能找到屍骨,追授埋葬,

有的遺骸根本辨認不出來,

至今屍骨無存......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八年來幾乎所有的中日會戰中,

黃埔系將領都是重要的頂樑柱,

同時也是犧牲最多的將士。

1942年,日軍入侵緬甸,

3月,中國遠征軍徵援緬甸,

第一戰同古戰役,

黃埔軍校畢業的國軍第200師,

師長戴安瀾

在戰鬥中壯烈殉國,年僅38歲,

犧牲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

“現在孤軍奮戰,

決心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

反攻反攻!祖國萬歲!”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戴安瀾

而就在一天前,

黃埔一期畢業生,

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也血灑太行山。

那時,他才剛剛和劉志蘭成婚一年,

還有一個可愛的兒子,

那天告別他笑言:等我回來,

可一眨眼,就是永訣!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左權將軍一家

1944年衡陽保衛戰,

國軍第10軍軍長,

黃埔3期畢業的方先覺

帶領衡陽守軍1萬7千多人,

堅守47天,死傷無數

抵擋了日軍近十萬人的瘋狂進攻。

第二年,

中日最後一次大會戰湘西會戰中,

總指揮是黃埔畢業的王耀武

其戰役中參戰的國軍將領,

基本都是黃埔系:

施中誠、李天霞、韓浚、李玉堂、

牟廷芳、丁治磐、王敬久、胡璉、

侯鏡如、張靈甫......

這次會戰徹底打掉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直到抗戰結束,

日寇都再也不敢發動大型會戰。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王耀武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不計其數的流血和犧牲,

決不後退的堅守和抗爭,

終於換來了中華民族的勝利!

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

9月2日,

日本向中、美等國正式投降,

簽署投降書,

這一天,先烈們盼了太久太久,

他們在天有知,可以含笑矣!

之後的每年9月3日便被正式定為: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八年抗戰中,

從黃埔軍校一共走出3053名將帥,

20多萬畢業生,

其中19萬人無一生還,犧牲率高達95%。

雲昌藩,連長,黃埔軍校第4期畢業,

1932年3月1日,犧牲在上海江灣,

年僅27歲。

路景榮,參謀長,黃埔軍校第4期畢業,

1937年9月10日中午,犧牲於上海寶山,

時年35歲。

1939年、1940年桂南會戰,

師長鄭作民(師長,黃埔1期)、

夏驛(團長,黃埔5期)、

邵一之(團長,黃埔6期),

在此役中犧牲。

1940年隨棗會戰,

藍挺(團長,黃埔3期),

在此役中犧牲。

1941年豫南會戰,

燕鼎九(副司令,黃埔4期),

在此役中犧牲。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燕鼎九

1941年中條山會戰,

王俊(師長,黃埔3期)、

梁希賢(副師長,黃埔5期)、

陳文杞(參謀長,黃埔5期)等,

在此役中犧牲。

 1942年長沙會戰,

周名琳(參謀長,黃埔6期),

劉世焱(團長,黃埔2期)、

賴傳湘(副師長,黃埔4期)、

黃紅(團長,黃埔5期)等,在此役中犧牲

......

那時在陣亡軍官的衣服口袋中,

都有這樣一個小本子,上面寫著:

黨員守則,

一不怕死;二不貪錢;

三愛國家;四愛百姓;

五不拉夫;六服從命令;

七盡忠職務;八嚴守紀律;

九實行主義;十完成革命

20萬畢業生集體赴死,19萬人無—生還,今天必須讓國人知道他們!


日軍戰敗20週年,

日軍退役中將吉田在東京發文稱:

“中日之戰,日軍之敗是由於統帥部,

對中國20餘萬受過黃埔教育之軍官,

英勇愛國力量,未有足夠的估價。”

支撐起中國抗戰勝利的黃埔先烈們,

他們有著全中國人虧欠最深的恩情。

不怕死不為錢權,愛國家成革命,

19萬人的慷慨赴死,

在這樣的“黃埔人”身上,

我們看到了真正的軍人氣魄。

只為護國征戰死,

何須馬革裹屍還,

這就是中華民族的血性,

他們是真正的國家脊樑!

時至清明,

緬懷黃埔英烈,英雄千古!

山河無恙,國家安寧,

先烈們,惟願安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