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湯的做法

羊肉湯的做法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羊肉能補中益氣,開胃健力。金元四大名醫之一李東垣也指出:“人參能補氣,羊肉可補形。”

羊分為綿羊與山羊兩類。綿羊毛厚而密,是專供羊毛的品種,肉雖可食,但肥而多膏,羶味甚濃;山羊則專供食用,肉質甘腴,紅燒清燉皆宜,而山羊又有黑白之分,民間認為,黑山羊比白山羊更滋補。
    羊肉營養豐富,性味甘熱,據食品成分分析,每100克羊肉含優質蛋白質111%,脂肪288%,是豬肉的一半;每100克羊肉含熱量306千卡,比牛肉多近1倍。且含無機鹽類、磷、鐵、鉀及維生素A、B族維生素等。具有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力、益胃氣、補陰衰、壯陽腎、增精血的功效,還可通乳治帶,有益於產婦。
    羊肉在冬季食用對身體更為有益。因為,羊肉所含的熱量比牛肉還高,冬天吃羊肉可促進血液循環,可改善因陽氣不足而導致的手足不溫、畏寒怕冷等症狀。羊肉中鐵、磷等物質的含量比其他肉類高,適於各類貧血者食用。婦女、老年人氣血不足、身體瘦弱、病後體虛等,冬季不妨多吃羊肉,可養氣血、補元陽、益腎氣、療虛弱、安心神、健脾胃、禦寒氣、健體魄。

羊肉湯的做法

羊肉湯是常見的家常湯之一,那麼羊肉湯怎麼做呢?羊肉湯的做法有很多種,在這裡就給大家介紹些比較有名的羊肉湯做法。 ­


  羊肉湯的做法一(山東單縣羊肉湯) ­

  湯的配料: ­

  羊肉500克,香菜50克,紅油、芝麻油各25克,良姜、蔥各10克,精鹽、花椒水各15克,花椒、桂皮、陳皮、草果、白芷、丁香面、桂子面、醬油各5克。 ­

  製作方法: ­

  1.將羊肉洗淨切成長10釐米、寬3.3釐米、厚3.3釐米的塊,羊骨砸斷鋪在鍋底,上面放上羊肉,加水至沒過肉,旺火燒沸,撇淨血沫,將湯潷出不用; ­

  2.另加清水,用旺火燒沸,撇去浮沫。再加上適量清水,沸後再撇去浮沫,隨後把羊油放入稍煮片刻,再撇去一次浮沫; ­

  3.將花椒、桂皮、陳皮、草果、良姜、白芒等用紗布包起成香料包,一同與薑片、蔥段、精鹽放入鍋內,繼續用旺火煮至羊肉八成熟時,加入紅油、花椒水,煮約二小時左右即可; ­

  4.此時湯鍋要始終保持滾沸,撈出煮熟的羊肉,頂絲切成薄片,放入碗內,撒上香菜末,單縣羊肉湯即成。可將辣椒油、大蔥段裝味碟,荷葉餅裝大盤,一併隨羊肉湯上桌。食用時放少許辣椒油,荷葉餅夾大蔥段,可與羊肉湯同食。 ­

  湯的特點: ­

  投料考究,製作精細,調味豐富,湯汁乳白,不腥不羶,香醇不膩,味道鮮美, ­

  湯的功效: ­

  1.有健腦明目之功,尤其適合老年人和神經衰弱者飲用; ­

  2.有壯身補血之能,最宜病癒大補者常食; ­

  3.補虛壯陽,溫中暖下。 ­


  羊肉湯的做法二(羊肉蘿蔔湯) ­

  湯的配料: ­

  羊腩肉750克,白蘿蔔一顆,香菜,蔥,姜,鹽,雞精,料酒,胡椒粉。 ­

  製作方法: ­

  1.將羊腩肉洗淨,切成粗絲,白蘿蔔洗淨切成絲; ­

  2.坐鍋點火倒入底油,放入薑片煸炒出香味後倒入開水,加鹽、雞精、料酒、胡椒粉調味,水燒開後先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蘿蔔、轉小火煮至蘿蔔斷生後,撒上蔥絲和香菜葉出鍋,羊肉蘿蔔湯即成。 ­

  湯的特點: ­

  湯鮮肉美,補而不燥。 ­

  湯的功效: ­

  1.補中益氣,補血安神,溫胃散寒,補虛益腎; ­

  2.蘿蔔有寬中下氣,解毒消滯清熱化痰的功用。 ­

  溫馨提示: ­

  羊腩肉,即羊的腹部下邊的部位,燉食最佳。 ­


  羊肉湯的做法三(成都簡陽羊肉湯) ­

  湯的配料: ­

  鯽魚,豬棒子骨、羊棒子骨,羊肉,豬油,姜,蔥,鹽,味精,胡椒,茴香粉。 ­

  製作方法: ­

  1.熬湯:鯽魚拿紗布包好和豬的棒子骨、羊的棒子骨,羊肉一起煮; ­

  2.羊肉煮好後撈起切片,湯繼續小火熬,熬得發白,敖得越久越好; ­

  3.豬油下鍋、放姜炒到金黃色,倒入羊肉,開始爆,爆香後,放點點鹽、胡椒、茴香粉(這個很重要,但不要放太多,一點點就好了); ­

  4.爆好後可以倒湯進去煮了,煮開後,湯應該也是很白的,放適量的鹽和味精,再放點點茴香和胡椒,一點點就好; ­

  5.起鍋,放蔥,簡陽羊肉湯即成,打個幹海椒面碟子,或者青海椒碟子。 ­

  溫馨提示: ­

  1.簡陽的吃法是放蔥,一般不在湯裡放香菜的,大家要切記,放了香菜,羊肉湯一鍋都不正宗了,會遮蓋點點羊肉湯的香味; ­

  2.鯽魚根據湯是大鍋還是小鍋,買一或者兩條就可以了。 ­

  湯的特點: ­

  湯味道鮮美,羊肉也好吃。 ­


  羊肉湯的做法四(當歸生薑羊肉湯) ­

  湯的配料: ­

  羊肉500克,當歸15克,生薑15克,精鹽6克,料酒15克,味精適量。 ­

  製作方法: ­

  1.將當歸、生薑用水洗淨,切長片,羊肉剔去筋膜,入沸水鍋內潷去血水,撈出切成5釐米長、2釐米寬的條備用; ­

  2.取淨鍋(最好是砂鍋),加入清水適量,然後將切成條的羊肉下入鍋內,再加當歸和生薑,在旺火上燒沸後,撇去浮沫,加入調料,改用小火燉約一個半小時至羊肉熟爛,當歸羊肉湯即成。 ­

  湯的功效: ­

  1.當歸是中醫常用的補血藥,性質偏溫,有活血養血補血的功效;生薑可以溫中散寒,發汗解表;羊肉性質溫熱,能溫中補虛。三者配合起來,具有溫中補血、祛寒止痛的作用。 ­

  2.可用於主治寒性的疝氣、腹痛、兩脅疼痛等病症,也可用於產後的調理,適應於婦女氣血虛弱,陽虛失溫所導致的腹部涼痛、血虛乳少、惡露不止等。其次,它也是一道風味獨特的藥膳,特別適應於體質虛寒的人日常食用。對於怕冷的貧血病人、年老體虛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以及由於慢性腹瀉引起營養不良者,也可食用本方,作為輔助調理。 ­

  溫馨提示: ­

  1.經常疲倦乏力、惡風怕冷、頭昏失眠、容易感冒、面色偏白的人,可試試這個食療方法。 ­

  2.因為湯的功效和味道與用料的比例關係密切。按書中原方的用量,大約是當歸45克,生薑45克,羊肉500克,這樣做出來的羊肉湯效果明顯,對於治療寒性疝氣、腹痛怕冷、血虛乳少最為適宜。虛寒體質者進行調理時,建議當歸2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比較合適。 ­

  3.患有皮膚病、過敏性哮喘以及某些腫瘤的病人,平時怕熱、易上火、口腔潰瘍、手足心熱的人,以及感受風熱外感,發熱咽喉疼痛者,不宜服用適用本湯。 ­


  羊肉湯的做法五(羊肉冬瓜湯) ­

  湯的配料: ­

  羊肉150克,淨冬瓜150克,精鹽,味精,花椒水,紹酒,胡椒粉,蔥絲,薑絲,香菜,豬清油,內湯。 ­

  製作方法: ­

  1.把羊肉洗淨切成小薄片,冬瓜去皮去籽切成長方薄片,用開水燙一下,香菜切成八分長的段; ­

  2.鍋內放入肉湯、冬瓜,加精鹽、花椒水、紹酒、味精、胡椒粉,以大火熬煮; ­

  3.湯開時把羊肉、蔥絲、薑絲、香菜放入鍋內,再燒開,加豬清油少許,立即出勺盛在碗內,羊肉冬瓜湯即成。 ­

  湯的特點: ­

  湯味清淡,羊肉香嫩,冬瓜鮮爛。 ­

  湯的功效: ­

  增加胃腸蠕動,消賒浮腫,羊肉能補腎,加上冬瓜的降血壓、降膽固醇的功效,更利於增強體質。 ­


  羊肉湯的做法六(滋補羊肉湯) ­

  湯的配料: ­

  羊肉500克,黨參10克,紅棗10克,枸杞10克,生薑1塊,料酒1/2大匙,胡椒粉少許,精鹽2小匙,白糖1/2小匙,味精1小匙。 ­


  製作方法: ­

  1.羊肉洗淨剁成塊,黨參切段洗淨,紅棗、枸杞泡透,生薑洗淨切片; ­

  2.鍋內加水,待水開時放入羊肉塊,用中火煮去血水,撈起衝淨待用; ­

  3.在湯碗內加入羊肉塊、生薑片、黨參段、紅棗、枸杞、精鹽、味精、白糖、胡椒粉、料酒、注入清水,放入蒸鍋內蒸兩小時拿出,滋補羊肉湯即成(也可用砂鍋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