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藥集團(1039.HK):創新研發成業績引擎,抗腫瘤藥物同比增長148.8%

對於醫藥行業來說,2019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它既是新醫改十年的終點,又是醫藥行業下一個十年趨勢的象徵。對於石藥集團(1039.HK)而言,2019年亦是不平凡的一年,創新藥收益大放異彩,躋身2019年前十大醫藥集團(按全年銷售額計,IQVIA),並在近日被恆生指數公司納入“恆生滬深港創新藥精選50指數”,成為比重最高的10只成份股。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221.03億元,同比增長24.8%;毛利159.11億元,同比增長35.6%;股東應占溢利37.14億元,同比增長20.6%;每股基本盈利59.65分,同比增長20.8%;每股派息20港仙,同比增長11.1%。

圖表一:財務狀況

石药集团(1039.HK):创新研发成业绩引擎,抗肿瘤药物同比增长148.8%

創新藥增長強勁,收入結構持續優化

細看公司的各項業務板塊,頗具看點。公司的業務構成,主要包括由創新藥和普藥組成的成藥、維生素C、抗生素及其他,其中成藥的收入增長強勁,2019年錄得收入179.37億元,同比增長32.8%;維生素C在2019年錄得收入19.21億元,同比增長7.7%。

1. 創新藥持續發力,抗腫瘤藥物銷售同比增長148.8%

2019年創新藥持續發力,佔公司全部業務佔比已提升至59%,全年實現收益129.75億元,同比增長48.4%,其中恩必普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5.8%,抗腫瘤藥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48.8%,成為公司業績的核心增長驅動力。

圖表二:創新藥收入佔比持續提升

石药集团(1039.HK):创新研发成业绩引擎,抗肿瘤药物同比增长148.8%

(1)恩必普:銷售團隊擴大,同比增長35.8%

2019年,恩必普(丁苯酞)銷售收入迅猛,銷售額達到56億元,同比增長35.8%,近三年年複合增長34.4%。恩必普是國家化學1類新藥,是受專利保護的獨家產品,主要作用於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中風)的治療。2019年,恩必普新增被列入《腦小血管病相關認知功能障礙中國診療指南(2019)》以及《中國腦卒中合理用藥指導規範(2019版)》,充分肯定了恩必普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效果。其中,恩必普的兩種劑型已經納入新醫保目錄,為注射液搶佔腦卒中治療的急救期用藥和軟膠囊恢復期用藥的序貫治療推廣起到積極拉動作用。

新適應症探索+終端下沉,恩必普高速增長有望繼續。根據公司年報披露,丁苯酞正在進行研究的項目共計134項(基礎69項以及臨床65項),其中丁苯酞軟膠囊治療血管性痴呆已經批准直接進入臨床III期試驗,預計將加快新適應症的上市時間。對於已納入新醫保目錄的產品,公司已經擴大相應的銷售團隊,銷售終端下沉至縣級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市場,恩必普有望進一步保持高速增長。

(2)玄寧:首個獲得美國FDA完全批准的創新藥

2019年12月,主要用於治療高血壓、慢性穩定性心絞痛及變異性心絞痛的玄寧(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及分散片),在美國獲得FDA上市,是中國首個獲得FDA完全批准的創新藥。2019年,玄寧銷售額10億元,同比增長3.09%。未來,伴隨著公司已啟動的自營銷售團隊配合進一步下沉市場,外加美國市場開始進行銷售,玄寧有望銷售額擁有進一步提升。

(3)抗腫瘤領域:營收同比增長148%,5年複合增長87%

2019年,抗腫瘤領域藥品表現亮眼,營業收入48.78億元,同比增長148%,2015年至2019年複合增長高達87%,成為石藥集團業績的重要增長點,核心產品包括多美素、津優力、克艾力、艾利能和諾利寧等。

圖表三:抗腫瘤板塊銷售額(左圖)與各主要抗腫瘤藥物銷售額(右圖)

石药集团(1039.HK):创新研发成业绩引擎,抗肿瘤药物同比增长148.8%

數據來源:公司資料,格隆彙整理 單位:百萬元

具體來看幾大主要抗腫瘤藥物的銷售情況。2019年,多美素(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已經開展一致性評價研究,銷售額為16.27億元,同比增長102.62%,未來將繼續擴大新適應症包括膀胱癌,肝癌,胃癌,肺癌等其他領域開發,助力銷售維持穩定增長。

津優力(聚乙二醇化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是中國首家上市的生物1類新藥,已被納入醫保目錄,並在2019年推出津優力預灌封注射劑型,滿足不同市場需求。2019年,津優力銷售額14.89億元,同比增長131.21%,未來公司將開拓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用藥機會,進一步擴大產品市場空間。

克艾力(注射用紫衫醇白蛋白結合型)是國內首仿上市並通過一致性評價的新一代紫杉醇類化療藥,產品在上市後呈現突破性增長。2019年克艾力銷售額16.36億元,同比增長338.61%。目前公司已啟動其在乳腺癌、肺癌、胃癌、胰腺癌等13各腫瘤領域的醫學項目。根據最新國家集採目錄顯示,公司克艾力憑藉最低價格進入集採名單,並因BMS/百濟神州公司被緊急叫停進口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石藥供應省份數擴大,產品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並進一步實現銷售快速放量。

2. 普藥與原料藥業務:產品結構持續優化,阿比多爾及維C或將直接受益

2019年,普藥銷售收益49.62億元,同比增長4.2%,產品結構持續優化。

公司的普藥主要涵蓋心腦血管、消化及代謝、骨質疏鬆以及抗感染系列產品。其中,公司正在加大非抗生素類產品的推廣力度以及拓展慢性病的口服產品線,包括銷售增長速度較快的阿司匹林腸溶片、曲克蘆丁片、複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等。

與此同時,公司正在持續推進一致性評價工作。2019年,公司共計擁有17個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累計通過23個品種,未來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有望進一步打開醫院市場,提升市場份額。

值得關注的是,琦效(鹽酸阿比多爾片)作為廣譜抗病毒藥物,在此次新冠病毒肺炎治療過程中表現優異,已經進入入國家醫保目錄,並被納入《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和《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伴隨著公司滿負荷開工生產配合超500人的銷售隊伍,未來將會對公司業績有所提升。

圖表四:普藥產品

石药集团(1039.HK):创新研发成业绩引擎,抗肿瘤药物同比增长148.8%

2019年,公司的維生素C的業務繼續保持銷量與出口市場份額繼續增長,同比增長7.7%。雖然在2019年維生素C的價格有所下滑,存在供過於求的局面,但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對於維生素C的需求顯著提升,原材料價格普遍回升,伴隨著公司將產品持續優化,有望進一步回暖。

三大研發管線支撐向創新轉型

無論是第二批國家集採,還是新《藥品註冊管理辦法》和《藥品生產監督管理辦法》的落地,紛紛擾擾的醫改政策之下,都在告訴醫藥企業,要想要能夠長遠發展,創新研究是必經之路,誰能夠更快的向創新轉型,誰就有可能在“騰籠換鳥”之際勝出。

那麼石藥集團的研發創新做的如何?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公司目前擁有超過1800人研發團隊,包括超130人博士及海外高端研發人才,已經建成4大全球研發中心,僅2019年研發投入就已經超過20億元,同比增長49.1%。此外,公司擁有8項國家重點實驗室,10個研發技術平臺以及86項國家科技項目。

公司擁有強大的研發管線,主要來自於小分子創新藥、大分子創新藥以及新型製劑三大方向,支撐公司長遠發展。

2019年,公司的研發項目數量再創新高。目前,公司共計擁有在研項目300餘項,創新藥100餘項,主要聚焦在腫瘤、自身免疫、精神神經、消化和代謝、心腦血管系統以及抗感染治療領域。其中大分子創新藥50餘項,小分子創新藥40餘項,新型製劑20餘項,仿製藥110餘項,ANDA項目13項,一致性評價項目60餘項。

圖表五:2014-2019年公司在研項目數(左)與2019年治療領域(右)

石药集团(1039.HK):创新研发成业绩引擎,抗肿瘤药物同比增长148.8%

1. 小分子創新藥:18項臨床階段,3項處於臨床III期/註冊臨床

公司在小分子創新藥上共計擁有40餘項,18項處於臨床研究階段,其中3項處於臨床III期/註冊性臨床,20餘項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

總體來看,公司正積極拓寬恩必普適應症,大力推進抗腫瘤管線。公司明星產品丁苯酞正在進行多項臨床試驗,目前進展較快的包括在中國針對血管性痴呆的臨床III期研究和在美國針對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研究。另外公司正在進行多項抗腫瘤小分子藥物研發,預計進展最快的是 Duvelisib(PI3K),有望在 2020 年完成臨床試驗,2021 年可能進行有條件申報上市。

圖表六:小分子創新藥在研管線

石药集团(1039.HK):创新研发成业绩引擎,抗肿瘤药物同比增长148.8%

2. 大分子創新藥:13項處於臨床階段,3項註冊臨床

公司在研大分子創新藥50餘項,13項處於臨床研究階段,其中3項註冊臨床,40餘項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

總體來看,公司正搭建優勢創新平臺,積極佈局未來。公司在大分子創新藥早期發現階段擁有美國德豐、Alamab、美國新石、上海津曼特、武漢友芝友等平臺,在優選抗體、雙抗、全新靶點以及酶法修飾等方面均有所長,其中JMT103針對高鈣血癥、骨鉅細胞瘤的臨床研究推進靠前,有望在2021年上市。

圖表七:大分子創新藥在研產品管線

石药集团(1039.HK):创新研发成业绩引擎,抗肿瘤药物同比增长148.8%

3. 新型製劑:11項正在進行臨床研究,1項待批准生產

公司在新型製劑上已經研究新型製劑20餘項,1項待批准生產,11項正在進行臨床研究,10餘項正在進行臨床前研究。

在新型製劑研發方面,公司經驗豐富,前期曾成功研製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其中兩性黴素B、米託蒽醌等即將上市注射用兩性黴素B膽固醇硫酸酯複合物、鹽酸米託蒽醌脂質體注射液、伊立替康脂質體注射液均有望在 2020-2021 年獲批,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也有望新增肺癌適應症。

圖表八:新型製劑在研產品管線

石药集团(1039.HK):创新研发成业绩引擎,抗肿瘤药物同比增长148.8%

小結

總體來看,石藥集團此次年報提交的成績單讓人滿意,一方面創新藥正在為公司帶來持續增長的引擎,另一方面,後續的研發正在為公司提供持續不斷的新鮮血液。根據公司披露,未來公司計劃上市的新產品將達到70餘項,其中1類創新藥7項,新型製劑4項,仿製藥50餘項,潛在銷售峰值超過10億元的重磅品種有15-20項,超過1億元的大品種的將超過50項。

在醫改政策深水區之際,對比海外醫藥企業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出,未來的醫藥行業將會呈現強者恆強的局面,因為龍頭企業擁有更好的各項資源,也更能夠在系統性風險發生時受到的波及面更小,恢復起來更有韌性。在躋身中國TOP10醫藥集團的新的一年,石藥集團有望伴隨著新的一系列產品落地之際,走向新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