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成為“東亞聖女”名噪一時,如今成知性、優雅的主持人


15歲成為“東亞聖女”名噪一時,如今成知性、優雅的主持人

近年來出於對文化藝術的熱愛,主持人閻華利用業餘時間成立了“克勒門文化沙龍”,搭建了一個走近上海、走近藝術的公益平臺。閻華表示,藝術人文公益媒體群的成立讓自己看到了新的希望,《新文藝》、《今晚》等具有文化含量的節目也給了自己更大的舞臺。真心地希望自己能夠為鍾愛的上海文化藝術傳播做出應有的貢獻。

15歲成為“東亞聖女”名噪一時,如今成知性、優雅的主持人

15歲成為“東亞聖女”名噪一時,如今成知性、優雅的主持人

從童年時代的小熒星藝員,她用“一休哥”、“藍精靈”這些卡通歌曲成為家喻戶曉的小歌星,和巫慧敏、胡蓓尉、小曹蕾一般名噪一時。和尚長榮先生合作的“我是一箇中國人”都是我們少年的回憶。少女時期她是點燃東亞運動會聖火的少女。20多年後,閻華成為了一位安靜、優雅、通曉文化藝術的知性女主持、克勒門文化沙龍的女主人。

上海東亞聖女

15歲成為“東亞聖女”名噪一時,如今成知性、優雅的主持人


15歲成為“東亞聖女”名噪一時,如今成知性、優雅的主持人

人們知道閻華是1993年在上海首屆東亞運動會上,15歲的她非常榮幸被挑選擔任點火的“東亞聖女”,自此名聲大噪。來自四面八方的邀約與誘惑,她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繼續在南洋模範中學當著“三好學生”,中學畢業後,依然遵從給內心選擇了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我從小喜歡寫作,作文一直得獎。高中之後數學變得很差,學業壓力劇增。當時老師要求寫的隨筆、日記就變成了情緒發洩的出口。”閻華坦誠地說。

15歲成為“東亞聖女”名噪一時,如今成知性、優雅的主持人

文字本來是傳遞情感的,因而她對文字要求很高,遣詞造句十分用心,屢獲老師好評。久而久之,她與文字形成了一種相依相伴的關係,文字也成為了她關照內心、與文化相處的通道,帶著敬畏,沉溺其中。

大學期間,她獲得“首屆全國高校網絡主持人大賽冠軍”並進入央視實習,曾主持《同一首歌》大型節目,面對未來更寬廣的天地,她選擇回到故鄉上海,因為堅信這座城市裡有自己追尋的東西。

轉身成為新聞主播

15歲成為“東亞聖女”名噪一時,如今成知性、優雅的主持人

2001年大學畢業,閻華選擇進入東方電視臺文藝頻道擔任專題節目編導。

2003年東方衛視成立,命運的垂青還是把美麗端莊的她推向了臺前,成為新聞主播,那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職業。然而正當她主持事業日臻成熟時,卻作出了意外決定,辭職,赴美留遊學。別人問她去幹什麼?她表示:“去感受,尋找自己。”半年時光,到處遊走,去知名學府聽課,去有意思的城市漫步,看看,寫寫。那段時光被她記錄在散文集《路過》中,回憶起那段時光她自稱:虛度光陰的歲月,但卻心懷感激。“很多人整天忙忙碌碌,卻不知自己要什麼?而一些看似虛度光陰的生活,卻可能隨時在感受每一刻的收穫。”

15歲成為“東亞聖女”名噪一時,如今成知性、優雅的主持人


15歲成為“東亞聖女”名噪一時,如今成知性、優雅的主持人

遊學結束後,她回到上海,繼續新聞主播的工作,可老是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方向。於是,2010年她再次離開東方衛視的新聞主播臺,轉向藝術人文頻道任主持人。“因為這個頻道是做文化、高雅藝術的,離自己的心更近。”然而現實與理想總是不會和平共處,頻道的方向和定位忽然發生了改變,於是她不如從前那麼繁忙,又開始多讀書、虛度、尋找自己,傾聽內心聲音的時間。說起那段時光,她深有感觸地說:“在人生最迷茫彷徨時,才能感受到文化藝術帶給人的力量,都是心靈最好的良藥、寄託,因為感受過它帶來的改變,因而我尊重文化,敬畏藝術。”

15歲成為“東亞聖女”名噪一時,如今成知性、優雅的主持人

15歲成為“東亞聖女”名噪一時,如今成知性、優雅的主持人

轉為藝術人文頻道的主持人,節目一週只有一次,和東方衛視新聞主播的“曝光率”相比,大大下降。 一度有喜歡閻華的觀眾粉絲以為她退出電視圈。

鍾情想做的事

15歲成為“東亞聖女”名噪一時,如今成知性、優雅的主持人

“我希望能多些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紹興路,閻華租借了一間老房子,作為自己的書房兼工作室,她為書房起名“花間小築”,還寫了一篇銘文,其中寫道,“居鬧市之中,卻遠車馬之喧;處市井之巷,竟無油濁之染。可以品清茗,閱詩書,尋香事,會知己。”

15歲成為“東亞聖女”名噪一時,如今成知性、優雅的主持人

15歲成為“東亞聖女”名噪一時,如今成知性、優雅的主持人

門上的小瓷板是她從景德鎮淘來的;書房裡擺放著篆香爐、茶壺等,她說自己的“最愛”是一款古琴外形的篆香爐,上面寫著“欲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的詩句。在書房裡的一把紫砂壺上,畫著一個讀書的背影,配上“於無字處讀真經,光陰虛度真年華”的文字,可謂她沉浸於心靈世界的真實寫照。

15歲成為“東亞聖女”名噪一時,如今成知性、優雅的主持人

昔日的小童星,家中依舊保存著過往的照片

不僅“獨樂樂”,閻華還希望“眾樂樂”,將海派文化的精華傳承下去。為此,她和著名音樂家陳鋼等人一起在國際貴都酒店開出“克勒門”下午茶,請來著名錶演藝術家秦怡,作家白先勇、陳村等人,談好書、賞音樂、論人生,在文化名人的思想碰撞中為普羅大眾傳播海派藝術和文化,如今已成為上海灘的知名文化沙龍。

——END——

魔眼樂章:關注流行音樂、娛樂人物、傳媒人物、影劇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