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贏家》:看嚴妹如何突破自身“能力陷阱”,實現真實的自我

《大贏家》最近在今日頭條上免費熱映。影片講述了銀行職員嚴謹在一次與公安部門的防盜搶演習中,努力克服各種困難,最終贏得演習勝利的故事。

演習中,警察曾為了擊破“銀行劫匪”嚴謹的心理防線,把他的父母和妹妹都叫到了現場,讓他們勸他趕快投降。

結果,父母和妹妹全都會錯了意。父親拿過話筒,努力大喊,讓兒子利用演習機會,學會堅持,要和警察鬥爭到底;母親把嚴謹演習的直播情況散發給鄰居的七大姑八大姨們,讓她們趕緊趁機為嚴謹找個合適的女朋友;而嚴謹的妹妹,則搶過喇叭,突破了十幾年的禁錮,用很奇特的男性嗓音嘶吼著:“銀行門口兩側各有兩名警察埋伏,路邊警車後面有三名特警,對面樓頂狙擊手看不清有多少人!哥你千萬不要從窗口探頭啊!”

正是嚴謹妹妹的這幾句“不男不女”聲音的吶喊,給電影節奏迅速推向高潮。

在銀行裡的保安毫無顧忌地問:“那女孩是男的還是女的?”

大堂經理回:“男孩女孩,你聽聲音聽不出來啊。這不明顯男扮女裝麼!”

這時,突然靠在門檻上沉默不語的嚴謹說話了:“她是我妹妹。小時候她聲帶受傷,聲音不好聽。寧可讓人覺得她是啞巴,也不願說話……”


《大贏家》:看嚴妹如何突破自身“能力陷阱”,實現真實的自我

說罷,一屋子之前吐槽嚴謹對演習太過認真的人全部沉默了。他們看到嚴謹的妹妹為了演習,寧願在眾人面前堅強地撕掉自己帶了幾十年恐懼的面具的樣子,她那不怕嘲笑、不怕冷眼的樣子,讓每個人都開始重新審視不認真對待演習的自己。

下面,我們就通過《能力陷阱》這本書的“怎樣才算忠實於自己”這個觀點,來剖析下嚴妹為何能在一場普通演習中,敢為了哥哥的“榮耀和生死”,不惜暴露自己的缺陷吧!



《能力陷阱》的作者埃米尼亞•伊貝拉,是哈佛商學院巡視委員會成員,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組織行為學教授。她的這本書也被有名的“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鼎力推薦過。書中給予了我們一些全新的認知和方法,讓我們學會避開自己的能力陷阱,讓人生逐漸走向正軌,具備更好的發展。

《大贏家》:看嚴妹如何突破自身“能力陷阱”,實現真實的自我

一,忠實於真實的自己

真實性的定義到底是什麼,最經典的解釋是“忠實於自己”。威廉·詹姆斯說過:“每個人在不同的事情面前都會展現出不同的自己”。——《能力陷阱》

嚴謹的妹妹在這次演習前,一直一聲不吭,從不敢在外人面前說話,給人一種孤僻、不宜接觸的乖乖女形象,這是一個真實的她;但在嚴謹演習後,她既可瘋狂地開摩托車,成為嚴謹逃離銀行的幫兇,又可不顧一切在眾人面前大喊,提醒哥哥注意外面潛伏的危機,這也是一個真實的她。

我們在面臨不同的情景、狀況時,會向外人展露出不同的自己。

你知道哪一個才是真實的你嗎?

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2010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演講中曾說:“各種抉擇的結果決定了我們之所以為我們。”《煩惱心理學》一書總結到,通過我們每天不斷自己做的選擇,可以從三個角度來定位自己:個體我、社會我、理想我。

“個體我”是我們每個人自尊的呈現;“社會我”通過理性、信譽、情感三方面相互交錯,是我們面對社會群體所呈現的狀態;“理想我”則是我們期待中自己應有的樣子。

嚴妹在聲帶受傷困守自己時,體現的是“個體我”,她在大庭廣眾之下拿起喇叭向哥哥傳遞訊號時,所表現出來的是“社會我”,但演繹的是她夢想過多次的“理想我”。

《大贏家》:看嚴妹如何突破自身“能力陷阱”,實現真實的自我

兄妹倆相對比,哥哥嚴謹就把“個體我”和“社會我”都展現的特別純粹。他在電影中,既通過自己的堅持演習讓同事、領導、警察等各界人士看到了他對自我的尊重,又利用理性,編排搶劫銀行的具體流程、巧設演習陷阱、預備各類道具,計劃籌備的十分周全。他認真對待演習的態度,就是一種“社會我”的良好呈現。

嚴謹在此次演習中,所代表的是一股社會清流。他既不會因上級領導的震懾、壓迫而選擇妥協,也不畏懼那些不配合演習的同事、警察帶給他的壓力。他只做自己該做的事,把之前設定的每一個步驟都落實到底,絕不輕言放棄。

他的“理想我”也許並不是當個稱職的劫匪,而是當一個無論面對什麼情況,都認真執行的自己。慶幸的是,無論是哪一個自己,他都做到了極致和完美。

也許正是因為嚴謹的正面示範,才讓嚴妹突破“個體我”,融入“社會我”,去展現理想的她自己。


二,如何忠實於真實的自己

在《能力陷阱》一書中,作者提到若想要忠實於真實的自己,需從三個方面著手:真誠、忠誠於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忠實於你想象中的那個高等角色(“理想我”)。

1968年美國學者安德森曾列出五百多個描寫人品質的形容詞,在大學生們的投票選擇下,有70%都與真誠有關,由此可見真誠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大贏家》裡嚴妹的真誠,在於她根本沒有藉助變聲器或是高科技產品替代自己的原聲,而是用已經壞了的嗓音一字一句清晰的勇敢的向哥哥傳遞著外邊的訊息。她來不及考慮幾十年因為聲帶受損帶來的自卑和自閉,她來不及想象這幾聲吶喊後外人聽到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會給她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就是因為她對哥哥的關懷超越一切,她對哥哥的愛勝過一切,使她終於突破了自己的侷限。

嚴妹向我們展示的是,真誠是毫無雜質,來不及粉飾的。

《大贏家》:看嚴妹如何突破自身“能力陷阱”,實現真實的自我

北宋著名詞人晏殊14歲時參加殿試,皇帝宋真宗出了一道題,晏殊看到試題之後,趕忙說:“陛下,這道題我剛巧在十天前做過了,不妨請陛下出其他題目吧。”晏殊的坦然和真誠,深得宋真宗信任,當時就被賜予“同進士出身”。

與之相反的是,一位出門上班的孫女士不小心被路上急馳而來的汽車撞到了腿,本來沒什麼大事,但孫女士氣不過司機連車窗都沒搖下來,只在車裡簡單示意,說了一句“對不起”,便想開車走了。司機的冷漠的態度迅速激起孫女士的不滿,她立馬敲了對方的車窗玻璃,並告訴司機自己被撞的很嚴重,需要帶她去醫院看看。

司機本身有錯在先,他看似說了對不起,但實際行動上表現出來的卻是十分不真誠。他看起來一點都不在乎孫女士的感受,最終讓自己吃了大虧。

真誠,讓我們拉近與他人的距離。就像嚴妹嘶吼後,銀行裡那些斥責嚴謹認真演習的人,全都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當他們看到嚴妹為了演習不惜揭露自己隱藏多年的傷疤後,作為一個正常人,還有什麼藉口不配合繼續“演”下去呢!

《大贏家》:看嚴妹如何突破自身“能力陷阱”,實現真實的自我

嚴妹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幫助哥哥,所以她可以迅速忠誠於自己。而這樣的行為,也讓她在眾人心中激起了一朵朵溫潤的小花,引領著他人看到自己的陰暗面,讓他人都迅速跟進,進入到演習的正軌中去。

自此,不僅是嚴妹忠於了“理想我”,嚴謹在後面也更努力地獨自支撐著局面,期望不被警察抓到。在他們兄妹倆的積極影響下,銀行的其他職員,終於敢冒著被辭退的風險,一改之前的疲、軟、油滑的態度,大義凜然地為嚴謹作證,證明他沒有被狙擊手打中,他還沒有輸。

聽到同事們都開始為自己說話了,被警察制服的嚴謹趴在地上哭了。他的淚水,源於感動,源於得之不易的一步步自己在眾人心中建立起來的威望。

他和嚴妹,讓每個參與演習的人,都看到並贏得了自己的高等角色——“理想我”。


三,結語

《能力陷阱》提到,前進的道路需要我們在舒適空間之外發展自己。

當我們都敢於為自己發聲、為愛的人發聲,衝破自己固有侷限和舒適圈時,那時的你,就是浴血奮戰、進行蛻變的最美鳳凰。


《大贏家》:看嚴妹如何突破自身“能力陷阱”,實現真實的自我

作者: ,正在和讀書群的小夥伴們踐行“100天讀33本書”計劃。每讀一本,就會寫下一些感悟和您分享。歡迎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