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習慣》簡單的自我管理法則


《微習慣》簡單的自我管理法則

哈嘍,我是呆呆。

以後我會不定期向大家推薦一本書,廢話不多說直接開始咯!


本 周 推 薦

《微習慣》簡單的自我管理法則

斯蒂芬·蓋斯·《微習慣》


/


你是否曾下決心決定每天要鍛鍊跑步、每天背多少個單詞、堅持寫日記等等但又遲遲未見行動亦或者堅持數日便因為各種原因搞得心神疲憊堅持不下去?


你罵自己,責怪自己為什麼這麼懶這麼輕易就放棄。於是在一次失敗後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敢重新開始。


你很清楚,如果沒有產出什麼結果,再大的決心也毫無價值無意義。而且你會發現脫離行動的決心會有損你的自信。

《微習慣》簡單的自我管理法則


但你是否想過,你沒能實施行動,也沒能實現計劃,有沒有可能不是你的錯,而是大多數人採用並認可的策略出了問題呢?


如果打破一般人的慣用做法而改用一種新的策略,那一切是否會有所不同呢?


這個策略就是書中所說的微習慣。


/ /


首先,什麼是微習慣呢?


微習慣是指強迫自己每天做微不足道的的積極行為。這些積極行為可以小到不可思議甚至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這時你可能會想,既然小到可以忽略不計,那為什麼我們還要去做呢?這不是毫無什麼意義嗎?


不懂微習慣原理的人或許會這麼想,但當你明白其中的精妙之處後,相信你對這種看法有所改變。


在正式介紹微習慣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大腦的結構及其工作原理,它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微習慣。


《微習慣》簡單的自我管理法則


/ / /


1.習慣的形成。


當我們重複某一行為時,這個行為會反覆刺激我們的大腦,並在大腦中形成一條神經通路,這條神經通路就是我們所謂的習慣。


比如,如果你每天醒來後都要喝一杯水,那麼神經通路和這個行為關聯;你一醒來這個“喝水”神經元就會放電,然後你就跑去喝水根本就無須思考。


2.大腦的潛意識。


我們經常說自己懶,其實是我們的大腦喜歡偷懶,潛意識大腦喜歡效率。


當我們對某件事物有意識地進行權衡和選擇時,大腦會優先選擇重複先前的行為,因為這種做法更節能。


即使你快速地做出了決定,你認為這是你自己在主動思考,但很可能還是你的習慣在起作用。


從某種程度上說,你之前就已經做出了決定。選自己最喜歡的冰淇淋口味就是一個例子。


《微習慣》簡單的自我管理法則


3.兩個重要區域:基底神經節和前額皮層。


基底神經節能識別並高效率重複某一模式,它會優先考慮節省精力的選擇。


前額皮層是理解長遠利益和結果的管理者,負責處理短期思維和決策;能抑制基底神經節的能力。


接下來我們以鍛鍊為例,當我們決定開始鍛鍊時,基底神經節接收到了這個信號,並試圖阻止你。


它會問你:“玩遊戲、看電視和吃零食不香嗎?何必遭罪去鍛鍊受苦呢?我覺得原來那樣挺好的呀!”


這時前額皮層出來反駁:“如果你想擁有漂亮身材就別相信它的鬼話!它是隻會想著以前有多好的懶惰鬼!”


最後他們打了一架,誰贏誰輸只有你自己知道。這種複雜矛盾的心理過程或許大家都經歷過吧!


《微習慣》簡單的自我管理法則


/ / / /


在這我把“三分鐘熱度”定義為在某種條件下所激發的動力。


你會發現這種動力是不可靠的,因為它以人的情緒感受為基礎。


情緒它極易改變和難以預測:有時你會激情高昂鬥志滿滿,也會心靜如水毫無鬥志。


當我們結合意志力和動力的關係圖時,可更直觀清楚的看到:

《微習慣》簡單的自我管理法則

當動力處於峰值時,意志力消耗量為0或者可忽略不計,因為此時我們無需逼迫自己做想做的事。


當動力逐漸降為0時,強烈的內心牴觸意味著意志力的消耗量變得最高。


意志力消耗較高時,我們會難以長期維持一個行為並將其培養成習慣。

《微習慣》簡單的自我管理法則


/ / / / /


微習慣的獨特之一就在於它對意志力的消耗極其微小。


因為任務微小到不具有難度且極易完成,因此不會產生太多的消極情緒和主觀疲勞。


當我們想形成一個習慣時,想到要為之花費的精力時,內心會產生一種恐懼感和牴觸心理,導致還沒開始就怕了退縮了。


可把大目標拆分成足夠小時,它會巧妙的繞開了基底神經節的監察,避免了產生這種消極情緒和牴觸行為。


當迅速完成給自己設立的小目標時,你會覺得這也太簡單了吧,再多做幾個也無妨。於是超額完成了今天的任務目標。


微習慣的最精妙之處在於,它讓我們動了起來。完成每日小目標只是附贈品,行動才是它最主要的目的。


每當完成小目標後心裡會產生些微的自豪感和滿足感,同時感到自己正在以微小步伐行動,逐漸積累和鍛鍊了意志力及增強了自信感!


萬事開頭難,許多人都只停留在想這一步卻從未向前邁開第一步。你要相信只要向前邁開了第一步,剩下一切便皆有可能。


《微習慣》簡單的自我管理法則


/ / / / / /


講了這麼多,是時候該講講怎麼使用微習慣了。


微習慣分為八個步驟。


1.選擇適合的微習慣和計劃。列一張想形成的習慣清單,將其拆分成及其微小的部分並實施行動;開始時習慣一般不要超過4個,以免精力太分散導致失敗。


2.挖掘每個微習慣的內在價值。你要清楚明白形成這個習慣的好處是什麼有什麼價值。


3.明確學習機制,將其納入日程。劃分一個行動的時間範圍,並在一天結束之前完成它。


4.建立回報機制,獎勵提升成就。給自己劃分週期目標,每完成一個週期可以適當獎勵自己,以提高自豪感和滿足感。


5.記錄追蹤完成情況。記錄軟件有Lift ,Habit Streak Plan等,也可以紙質記錄或使用大日曆記錄,檢查每週每月完成情況。


6.微量開始,超額完成。當已經開始完成目標時,會很大概率超額完成每天的量。


7.服從計劃安排,擺脫高期待值。按每日計劃量完成,即使前天超額完成,避免產生自責和牴觸心態。


8.留意習慣形成的標誌。包括沒有牴觸情緒;是否認同自己所做的事;不擔心完不成任以及情緒常態化,有時甚至覺得無聊,但又明白它的價值和益處。

《微習慣》簡單的自我管理法則


微習慣也是有漏洞的,為了更好的使用它,我們需要遵循的八個原則:


1.絕不自欺欺人。任務不能過量也不能太小,不然容易導致失敗和無意義。


2.滿意每一個進步。習慣形成是個漫長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


3.給予自己回報。適度激勵自己,提高自我感。


4.保持頭腦清醒。明白自己要什麼,取得小成就時也不能得意忘形。


5.感到強烈牴觸時,後退並縮小目標。要使目標任務不引起基底神經節得察覺,關鍵要細化。


6.提醒自己這件事很輕鬆。自我暗示激勵,如果你不相信這件事很容易做到,那你很大可能會真的做不到。


7.不要小看微步驟。你的每一小步都是為築建大目標而行動。


8.用多餘精力超額完成任務,而不是制定更大目標。

《微習慣》簡單的自我管理法則


最後我想說,微習慣確實刷新了我的認知,看後感想也挺多的。


目前我也在嘗試階段,如果你也想嘗試一下的話,建議還是自己先讀一遍此書,因為這些內容是我篩減整合過的。


或許通過你自己的理解和整合能讓你更加了解微習慣的原理和精髓以及如何運用微習慣!


一起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