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
欄目|法制教育
這幾天,網友被這樣一則新聞吸引了目光,三名外籍人員在嶗山區疾控中心接受核酸檢測採樣,從中強行插隊,與其他人員發生爭執,態度蠻橫,他們插隊的理由是“外國人優先”。
該事件在國內外都有發酵,國內網友對這幾位老外的言行極端不滿。
很多人認為,現在是什麼時代了,居然還有老外喊著說“有優先權”,這無疑是對國人的一種挑釁;而在國外,很多外媒關心外國人在中國受到不公正待遇。
也正因為如此,我國新聞發言人不得不就該事件向國外媒體表達我們的立場,並且澄清事實。
好在這幾位外籍人士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手寫了道歉信:
從信件的內容來看,他們道歉的態度還是誠實的,道歉的內容還是可以接受的。
網友評價說,這回慫了吧!
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官員莫妮娜·卡門的預測,我國於2020年取代美國、法國、西班牙等傳統旅遊目的地國家,成為全球第一大旅遊目的地國。
類似針對外籍人士的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如何一方面顧及我國的國家司法主權和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又凸顯我國保障外籍人士人權的態度和立場?毫無疑問,這種新式的外國人管理模式探索成為當前出入境改革發展的熱點。
不能忽視一個現實:經濟全球化與法治進程不斷推進,個人權利保障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外籍人士各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多,也變得敏感和突出。
那麼,如何把握這個“度”,既依法行事,又捍衛本國主權與公共利益,是社會共識。
這三名老外的言行之所以引起國人的強烈關注,其實就是這一現實問題的具體表現。
這一次,三名老外還未與國內法規掛上鉤,也比較容易解釋清楚,如果涉及到國內的法規,那就更麻煩了,更容易引起國內外的誤解。
比如,某些在涉外刑事案件具體程序上的特殊規定,是為了保障外籍犯罪嫌疑人能夠公平公正地享有與我國公民同等的訴訟權利,而並非給予其特權,這些都是建立在訴訟權利平等的基礎上的,是國內公民與外國人在刑事訴訟中地位一致的體現。
不過,國內很多人將這種待遇看作“超國民待遇”,其實是理解上的差異。國內人士之所以關注青島這三名老外的舉動,無非就是擔心內外有別,不希望他們受到“超國民待遇”。
根據我國新刑法的管轄原則,任何外國人都必須遵守我國法律法規,除某些按照國際公約之規定享有外交權及豁免權的人外。外籍犯罪嫌疑人在我國享受的最多隻能是國民待遇,絕不允許有任何超越我國法律的特權情形存在。
目前,很多網友對有關外國人的管理還是感覺有差異,似乎老外享受了“優待”,這種感覺雖然有道理,但是從法律的角度看不一定準確。
從法律的角度講,在外國人管理過程中,既要遵守居留國法律法規,又要遵循相關國際條約,全程依法而行。
依法管理是我國外國人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則之一。這裡的法,既是指我國國內的一般法律法規,也包括我國作為締約國需要遵循的國際條約。而國際條約作為國際社會公認國家之間的共同約定,無論對締約國,還是對參加國,都產生法律效力。堅持依法管理外國人,是一國法治水平的重要體現,任何非法的手段與方式都不可以。
考慮到外國人身份及管轄的特殊性,遵照依法管理原則就顯得尤為必要。既要基於國家主權和利益不受侵害,又要在確定外國人法律地位上落實公平與正義,這也是順應當前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外國人管理制度。
這三名老外無意之間的一個無理舉動迅速發酵,給我們提了一個醒,我國對內對外都需要解釋清楚國家對待外國人的各種法規和政策,贏得理解和尊重。
作為我們普通公民,冷絲認為,三位老外既然道歉了,我們應該諒解他們一時的衝動。
同時,我們無須“優待”老外,但也必須“善待”老外,世界是一個大家庭,對內對外都必須堅持彼此“善待”的原則。
閱讀更多 冷絲說人文教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