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丈夫家暴16年的“楊月”—理想與現實的撕裂該如何自處?

近日,四川廣元一女子楊月(化名)公開曝光丈夫對其家暴16年,“再也不隱忍,要揭發”,丈夫在離婚訴訟期間轉移財產,13歲兒子多次目睹家暴險些被打。

被丈夫家暴16年的“楊月”—理想與現實的撕裂該如何自處?

每一個被家暴的女子的背後都有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

1.家庭中遇到家暴了怎麼辦?

2016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已經正式施行,每一個婚姻裡的女性要學會用法律手段去維護自己的利益,在第一次家暴的時候就可以報警,尋求警察的保護,居委會,婦聯,都是保護自身利益的機構。

甚至可以向法院尋求《人身保護令》,法院會要求施暴者搬離住所。

在遭受家暴的時候千萬不能不當回事,有人說過,家暴就和出軌一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做好自身的保護措施,防患於未然是好的,如果只有這一次,當然是幸運的,但是很多時候,可能後邊還有,你之前做的措施恰恰是你保護自身的利器,這個很重要,比任何時候都重要。

2.家暴中面對“為了孩子忍忍吧”說滾!

為了孩子忍忍吧?一忍再忍直到忍無可忍?

生活在一個家暴環境裡的孩子長大後會幸福麼?父母關係不和,造成了家暴,家暴的環境裡,無論受傷害的是男的還是女的,都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哪怕你們維持了表面的和諧,卻早已經掩蓋不了雞蛋殼上的裂痕,因為嗡嗡叫的蒼蠅聲早已經暴露了一切:

你們早已經忘記了給對方過生日買禮物,但早已經懂事的孩子卻早已經記住了父母的生日,看了看父母 ,把自己的準備的禮物悄悄收起來避免難堪;

你們看對方的眼睛裡已經沒有了一絲絲甜蜜,自從家暴後,每年的結婚紀念日的慶祝活動早已經取消,以前孩子跟著一起逛遊樂園去吃大餐的日子早已經不見了,;

你們甚至會忘記給生活一絲絲小樂趣,愛美的媽媽早已經不再費心澆灌自己心愛的鮮花,多了些悄悄躲起來哭的日子,就讓那美麗的鮮花靜靜地枯萎;

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現在的小孩子只要稍微大一點都是很聰明的。

甚至電視劇裡面,有的懂事的孩子為了讓爸媽和好,故意得病,因為得病的時候,爸媽是齊心協力合作照顧自己,然後他們就不再吵架了,更何況家暴?

如果家暴已經發生了,你們覺得孩子能感受到你們是否幸福麼?肯定能的,幸福就像溢出的光,是遮擋不了的,不幸更是如此。

3.時間是檢查渣男的照妖鏡;

沒做好準備的話,就先不要結婚,無論男女。戀愛的時候,保持一絲理智,多觀察。

在時間的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談戀愛的時候,這個對方是不是情緒穩定,是不是足夠溫柔善良。

是不是能夠在著急憤怒的時候,保持著最後的一絲穩定,止住了最後那一句可能最傷人的話,這個很重要。

婚姻是兩個人活出自我的一個關鍵步驟,如果選擇錯誤,那麼後幾年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的。真的出現問題,那麼就要及時止損。

情緒不穩定的男人交不得,什麼是情緒穩定,情緒穩定是在社會上處理問題的解藥。

情緒穩定是一個社會人變向成熟的本質,情緒穩定的表現是什麼呢?

情緒穩定是指你在面對一些比較棘手的情緒時候,能夠更加合理的調節自己。也不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否則時間久了,你會分不清你是人還是鬼?

仿妝網紅宇芽被家暴事件剛過去沒多久,又出現了這個事件,說明家暴這件事情是經常出現的,還是經常

被丈夫家暴16年的“楊月”—理想與現實的撕裂該如何自處?

宇芽哭訴當初遭遇

為何有人遭受了家暴忍氣吞聲呢?

對家暴零容忍,施暴者不值得可憐。

拒絕湊合,適合就適合,不適合就是不適合的,如果愛情真的是湊合,那乾脆單著也挺好。你需要的是真正瞭解自己的需求,瞭解自己的感受。

人只有自己感到幸福的時候,才能好好去愛人。

在《圓桌派》欄目裡竇文濤講述了一件發生在國外的紀錄片的街頭實驗,叫了五六個男孩子,先讓男孩子撫摸女孩子,有男孩子摸了下女孩的衣服,有的小男孩沒有這樣做,接著實驗人員讓男孩狠狠地扇女孩一耳光,所有的男孩子無一例外地拒絕了。


被丈夫家暴16年的“楊月”—理想與現實的撕裂該如何自處?

圖片來自於圓桌派

被丈夫家暴16年的“楊月”—理想與現實的撕裂該如何自處?

圖片來自於圓桌派

被丈夫家暴16年的“楊月”—理想與現實的撕裂該如何自處?

圖片來自於圓桌派

教養這個東西絕對是從小塑造的,不可能是長大後一蹴而就的。

家暴是一個男人無能的表現,更不用說他的學識與修養,修養這個東西,絕對是從小塑造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作家顏小乙曾經說過:

談婚論嫁又怎樣?總好過結了婚。

已經結婚又怎樣?總好過生了孩子。

生了孩子又怎樣?總好過搭上自己的整個餘生,所有美好年華。

因為你很珍貴,別讓人渣浪費,更別給人渣第二次傷害你的機會。

及時止損,什麼時候都不晚,你的餘生,還很長,不值得為一個人渣去浪費自己的生命。


被丈夫家暴16年的“楊月”—理想與現實的撕裂該如何自處?

美好有很多種,不用困於一個小小的境地


如果你身處黑暗,也要心向光明,因為餘生很長,你也不想因為家暴而身心受損,王自健就因為家暴而得病,身患抑鬱,好不容易才緩過來,哎,這還是一個男的啊,男性在我們的文化裡已經足夠堅強了,更別論一個女生了,這是最大的無奈了。


被丈夫家暴16年的“楊月”—理想與現實的撕裂該如何自處?

知名脫口秀藝人王自健因為家暴8次入院


結婚是一件讓人感覺挺幸福的事情,畢竟兩個人喜結連理,很重要,但是呢?為何霸氣的結婚條幅多次出現呢?

恩愛的人不需要威脅,曾經的甜言蜜語,在家暴面前破碎的一文不值,這是最讓人悲哀的事情。


被丈夫家暴16年的“楊月”—理想與現實的撕裂該如何自處?

對照現實的無奈寫照

簡直是現實的修羅場,對比這次事件裡被打的劉月女士身上的傷痕,哎,那個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為這個樣子該不心痛呢?


被丈夫家暴16年的“楊月”—理想與現實的撕裂該如何自處?

事件當事人受到的傷害

所有的家暴事件該如何解決呢?

若雨說,無論何時何地,女性和男性都該獨立,從事一份工作,保證自己的收入,為何呢?

有了一份工作,最起碼可以保證你的收入,保證你不會因為家暴後失去自己的生活保障,這次事件下的評論裡邊,我看到了這樣的評論:


被丈夫家暴16年的“楊月”—理想與現實的撕裂該如何自處?

圖片選自網絡評論

看到評論裡的哭臉,我想給你個擁抱,你可以試著走第一步,去試著掙點錢,慢慢脫離對方的控制,給自己爭取足夠的權利,錢壯慫人膽,無論男女都有效

這裡面可能有家庭的羈絆,更可能的是物質方面的因素。我在這裡做一個大膽的推論,在這家庭裡邊,女生可能掙得不多,甚至已經不掙錢了,全心在家帶娃,也就是寶媽群體,這才是最慘的。

如果女生的收入過低,家庭的財權變相決定了家庭的地位,這個很重要,誰對家庭的財政收入貢獻高,誰就能掌握較多的話語權,具體事情參考國與國的關係,也是實力較強的佔較高的話語權。


被丈夫家暴16年的“楊月”—理想與現實的撕裂該如何自處?

分裂的家庭的樣子


任何時候,女生一定不要放棄自己掙錢的權利,哪怕剛開始掙得少,這也是後邊因為某些矛盾受到欺負的時候能夠反擊的底氣,我隨時有離開你的底氣,這個才是最重要的籌碼。

我看到你怨天,我看到你尤人,我沒看到你跟向上的心合作。—三毛

聖者渡人,弱者自渡。有不和的時候,就要給自己爭取權力,自己不爭取的話,沒有任何人能夠幫你。

無奈並不能解決問題,試著去找找走出去的路,去找去嘗試,或許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