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翼城縣司法局副局長王育樑的抗疫故事

“你都55歲了,還要參加什麼突擊隊,你能跑得動?”

“我是一名老黨員,又是局黨組成員、支部書記、副局長,我不帶頭,讓誰帶頭?”

這是翼城縣疫情防控第八臨時黨支部書記、突擊隊隊長王育梁主動請纓下沉社區一線開展志願疫情防控時,與妻子的對話。

王育梁,翼城縣司法局黨組成員、黨支部書記、副局長,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作為一名老黨員、老幹警的他,關鍵時刻衝鋒在前,帶頭髮揮部門職能優勢,及時開展普法宣傳,堅守抗“疫”一線,為全縣依法防控疫情充分釋放著自身能量,讓鮮豔的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55歲翼城縣司法局副局長王育梁的抗疫故事


55歲翼城縣司法局副局長王育梁的抗疫故事


55歲翼城縣司法局副局長王育梁的抗疫故事

戰在普法一線

今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複雜,一直牽動著王育梁的心,時刻通過手機方寸屏幕,關注著全國各地的疫情發展態勢和疫情防控舉措。作為一名老共產黨員、老幹警,如何為縣域疫情防控盡一己之力,成了縈繞在他心頭的大事。

當他看到不少地方村民堵路封村、部分市民不太配合疫情防控出入檢測措施等現象時,出於法治宣傳職業習慣,王育梁意識到有必要把《傳染病防治法》等一些專業的法律知識進行深入宣傳。於是,他建議局裡儘快與縣電視臺聯繫,拍攝一部有關疫情防控的普法欄目劇,同時,編輯出版疫情防控普法小冊子。在局長及同事們的大力支持下,王育梁加班加點,很快整理了疫情防控有關法律專業問題彙編,並千方百計聯繫廠家印刷裝訂,形成普法讀本。他和局領導及部分幹警一起,深入到5401個家屬區及文昌、桐封社區、唐興鎮、中衛鄉等鄉村、社區,發放了疫情防控普法讀本1千餘冊。


55歲翼城縣司法局副局長王育梁的抗疫故事


55歲翼城縣司法局副局長王育梁的抗疫故事

與此同時,王育梁還積極與縣衛生健康、疾控中心、法律援助等部門和單位進行聯繫,協調《經緯劇場》普法欄目劇拍攝事宜,聯繫相關專家、律師以案釋法。很快,疫情防控普法短劇《病毒攜帶者》拍攝製作完成,在縣電視臺和新媒體播出後反響熱烈。觀眾們紛紛表示,通過觀看短劇切實受到了教育,知曉了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重要性、必要性。普法讀本與普法短劇為保障該縣依法防控疫情發揮了積極作用。

戰在社區一線

隨著疫情防控事態的發展,社區一線防控力量嚴重不足。當王育梁得知縣上要從縣直單位選派幹部充實社區一線後,他積極向局黨組請戰,主動要求代表司法局黨支部支援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妻子擔心他年齡較大能否勝任,但他毅然向妻子表明帶頭一線抗疫的決心和信心。

如他所願,2月4日,在縣委組織部舉行的“縣直機關黨員疫情防控突擊隊出征儀式”上,他和全體隊員一起舉起右拳,莊嚴宣誓:“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嚴謹細緻,紮實工作,時刻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犧牲自己的一切”。

作為疫情防控第八臨時黨支部書記、突擊隊隊長,王育梁帶領隊員們迅速前往澮濱社區,領取疫情防控任務,馬不停蹄展開防控……


55歲翼城縣司法局副局長王育梁的抗疫故事


55歲翼城縣司法局副局長王育梁的抗疫故事

一到縣教育局家屬區,王育梁立即與幾位網格員一起熟悉工作環境,研究制定1200餘戶居民的疫情防控值守任務。城內村一條主幹道路封死,村內在縣城工作人員只能從教育局幾個小衚衕出行,既不安全,也為小區疫情防控帶來難度。刻不容緩,他立即與唐興鎮聯繫,請鎮上與城內村協調,在那個封死的路口改設為值守卡口,杜絕了小區疫情防控死角。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第八突擊隊又接到社區前往東關片摸排湖北武漢返翼人員工作任務。王育梁二話不說,馬上帶領突擊隊幾位隊友迅速到位。東關片轄區範圍多大?有多少市民?外來人員情況怎麼樣?為了摸清底數,他們第一時間與網格長李冬山、網格員姚立林、王安民等對接,並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取得村民的支持和配合。同時,加班加點,按時完成了該片疫情第一次摸排任務。

社區摸排的工作任務一次又一次變化,從開始的湖北武漢返翼人員到後來的六省一市,再到省內市外、市內縣外,租房戶、空房戶、小賣部、小旅館,一次次、一遍遍,他們與片區網格員們上下爬樓、走街穿巷,有時候為了一戶院門,甚至要等半小時以上。而每次到東關片開展工作,為了減少城內村、北關村轄區居民的擔心,他們都會繞道到南環路新汽車站或者澮河河東路進村。

為了加強片區管理,王育梁還親自設計了轄區居民登記表,請人為片區繪製了轄區示意圖,得到了片區網格員和社區領導的一致好評。他們說:“這次志願到我們社區服務的縣直機關黨員中,王育梁同志雖然年齡最大,但他工作起來和年輕人相比,一點也不落後、不含糊,他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張玉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