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怕什麼來什麼, 中國的機會來了。

雖然特朗普強烈敵視伊朗,並已經開始了對伊朗的嚴厲制裁和封鎖,但他卻遲遲不敢對伊朗動武。這是因為他有兩怕:一是怕與伊朗一戰要付出沉重的代價。二是怕石油價格因戰爭而飆升。

可是,特朗普怕什麼來什麼。怕與伊朗開戰,卻立即要面對伊朗果斷擊落美國無人機的“挑釁”。怕油價飆升,可卻偏偏沙特油田被胡塞武裝襲擊而引起國際油價飈升。

特朗普怕什麼來什麼, 中國的機會來了。


雖然特朗普非常敵視伊朗,雖然美國已經大兵壓境。但是,這卻並不意味著特朗普要武力解決伊朗。特朗普主要目的是,想通過極限施壓逼伊朗重談核協議。就像以極限施壓逼世界各國重籤貿易協議一樣。而不是真要與伊朗開戰。

在特朗普看來,對伊朗嚴厲的制裁和封鎖,足以重創伊朗經濟。伊朗要麼面臨經濟崩潰的困境,要麼面臨國內政治混亂的困境。可出他意料的是,雖然伊朗面臨著一定的困境,但處境也並非那麼糟糕,而伊朗的政局卻更穩了。可以說對美國是同仇敵愾。

特朗普怕什麼來什麼, 中國的機會來了。


重要的是,退出伊核協議之後的美國,目前是在做賠本的買賣。一方面是與歐盟嚴重的利益和戰略分歧。雖然進展緩慢,畢竟歐盟還是在積極推進對伊朗的救助計劃。美歐的分歧進一步加劇。另一方面,也正因為如此,直接導致了美國的態度不夠堅決,伊朗石油的出口也並沒有完全受到封鎖。可以說,在封鎖伊朗石油出口問題上,美國正面臨著失敗的局面。

無人機被伊朗輕鬆打下,這已經讓美國丟盡了臉面,同時也讓外界看到了伊朗的決心和能力。可以說是起到了威懾作用。而最後一刻緊急叫停對伊朗動武,則讓特朗普極限施壓的底線也露了底,也就是美國根本不敢對伊朗開戰。直接的結果就是極限施壓的失敗,從而間接提升了伊朗的軍事威懾力。加上伊朗果斷扣壓了英國油輪,而被扣的油輪又被釋放。也就難怪沒有幾個國家敢參與美國的聯合巡航行動了。

特朗普怕什麼來什麼, 中國的機會來了。


雖然以色列與沙特聯盟也欲除去伊朗而後快,但當美軍大兵壓境的時候,這些國家反而安靜了許多,原因就是怕引火上身。在對伊問題上,美國只能是孤獨面對。

日前,突然炒掉博爾頓,無論如何都有向伊朗示弱、示好的意思。而同時美方也降低了與伊朗談判的條件。近一段時間以來,特朗普反覆發推表示了願意與伊朗談判的信息,而蓬佩奧則更是反覆強調願意無條件與伊朗進行談判。這顯然是預感到了極限施壓的失敗。

特朗普怕什麼來什麼, 中國的機會來了。


胡塞武裝用無人機成功偷襲沙特油田,竟然使沙特的石油產能一下子損失了近一半。國際油價飆升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那麼,美國為何怕油價上漲?能源供應緊缺油價上漲,按理說應當符合美國利益,因為美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大能源產出國,更想佔有更大的能源市場份額。但是,油價一上漲,會增加企業生產成本,這對美國企業不利,對已經開始表現後勁不足的美國經濟來說,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目前,美國經濟表現不佳,而幾乎所有的數據和所有的研究都表明美國經濟面臨嚴重衰退的風險。在這個時候,一旦國際油價持續飆升,對美國經濟可是一個不小的衝擊。恐怕有可能加速美國經濟的衰退。

而此前一段時間以來,美國一直要求OPEC提高產量以穩定油價。這一次,沙特就更有理由拒絕提高產量了。

特朗普怕什麼來什麼, 中國的機會來了。


另外一個不利因素就是,一旦國際能源供應緊張價格上漲,獲利最大的應當是俄羅斯、委內瑞拉這兩個美國的對頭國家。目前美俄正呈現軍事對峙狀態,俄羅斯經濟更依賴於能源出口。此時油價上漲,就等於給俄羅斯送錢,幫助俄羅斯緩解經濟下行壓力。

重要的還不在於此,一旦國際能源供應緊張,對中東能源依賴最大的歐盟肯定會轉而向俄羅斯尋求能源合作,甚至更希望俄羅斯能夠支持伊朗穩定中東局勢。這可是美國戰略上的重大損失。

特朗普怕什麼來什麼, 中國的機會來了。


然而,對特朗普來說,麻煩的還不只是這些,最麻煩的是沙特油田被襲事件,有可能成為新常態,對國際能源市場的影響也會是長期的。

此前,沙特的油輪和石油設施就曾經受到過不明攻擊,這一次似乎規模有些大。雖然說是胡塞武裝所為,但很難說與伊朗無關。換句話說,如果有需要,伊朗完全可以打胡塞武裝這張王牌。至少伊朗可以為胡塞武裝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而在胡塞武裝問題上,美國與沙特存在巨大的分歧。

再說沙特方面,雖然襲擊不輕,但要說損失了產油能力的一半,而且還是“需要數週不是數天”才能恢復,似乎有些讓人難以相信,至少是出人意料之外。這裡面就不排除沙特藏了什麼貓膩。至少,這一回能源價格上漲,美國人是不會再逼沙特提高產量了。說不定沙特與美國在玩心眼。如果真如此,那美國在中東的處境就更艱難了,基本上就要面臨又一次失敗。

特朗普怕什麼來什麼, 中國的機會來了。


在沙特油田遇襲油價飆漲之後,特朗普立即表態不排除動用國家能源儲備。一方面有可能是為了安撫市場情緒;另一方面也說明事態的嚴重性。說明特朗普真的怕油價上漲。

從目前情況來看,美國是不大可能進一步強化對伊朗的封鎖與制裁,因為極限施壓已經失敗。但是,美國也不大可能短期內解除制裁與封鎖。就算美伊重啟了談判,已經不處下風的伊朗是不會對美國做出重大讓步的。相信肯定會是一種“溫和”的僵持局面。

這樣一來,中國的機會就來了。

特朗普怕什麼來什麼, 中國的機會來了。


中國在伊朗有鉅額投資,而據報道伊朗還歡迎中國更大的投資。這一方面能夠保證中國的能源供應,另一方面在價格方面也不會過高,甚至有可能更低。因為伊朗需要儘快的恢復和增加生產,需要儘快的得到大筆投資緩解經濟壓力。接下來美國會不會變卦或局勢如何走向還不知道。

同時,美國目前對委內瑞拉的強硬態度也在改變。中委關係更是特殊。這也將是中國能源的重要供應地。

目前,美國、俄羅斯以及沙特聯盟,都爭著想成為中國的大供應商,伊朗與委內瑞拉的加入,這競爭局面就相當的可觀。沒想到,這局勢越是複雜混亂,中國的能源供應反而更有保證。

能源出口,也是刺激美國經濟的一大重要手段,美國能夠大量賣給中國的也就只有農產品和石油天然氣了。這就有利於把中美經貿磋商拉回到解決鉅額貿易不平衡問題上來,弱化經貿對抗之勢。

其實,中國的機遇還不只是能源供應保障問題,還有一帶一路建設問題。中東是一帶一路通往歐洲的樞紐,中東亂局是一大障礙。美國攪亂中東局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阻止中國介入中東局勢,阻止或破壞一帶一路順利通過中東這個樞紐。

而目前一帶一路建設的東亞部分正在順利推進,在中東的進展卻因為局勢問題而緩慢。可以說,一帶一路建設正在進入新階段。打通了中東這個樞紐,歐洲就會加速加入或對接。

雖然歐洲也是伊朗的重要貿易伙伴,但歐洲近一段時間以來的表現卻不能令伊朗滿意,至少伊朗不會把寶押在歐洲身上。中伊合作會肯定得到加強。

雖然中伊合作關係不錯,中國與沙特的關係同樣也發得很好,這就是以前我們曾經提到過的中國經濟的“磁力效應”。而俄羅斯也肯定會希望與中國在中東進行戰略合作,各取所需。

在敘利亞內戰問題上美國已經基本上是失敗,阿富汗又弄出個僵局,伊拉克人強烈不歡迎美國人,如果伊朗問題上不能取得應有的成效,以色列、沙特聯盟對美國也會另眼相看了。美國在中東失利,就輪到中國加速介入中東事務了。

目前的中東,一方面面要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另一方面則是需要大力發展被嚴重毀損的經濟。而恢復經濟基礎建設發展經濟,則正是中國的強項。自然就會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和發展。

如果中東地區積極的加入一帶一路建設之中,相信歐洲就會著急了。這是中國的大戰略。

特朗普怕什麼來什麼, 中國的機會來了。


總之,特朗普怕與伊朗開戰,伊朗就偏不惜一戰。怕世界油價上漲,一個小小的胡塞武裝,就把世界能源價格給抬上去了。美國已經控制不住中東局勢。這就給中國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時機。既保證了中國的能源供應不受影響,同時也可以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這就是中國的機會來了。

退一步講,如果美國咬定沙特油田遇襲是伊朗所為,或者說伊朗是幕後指使者,上述推論可能就不成立了。

有報道稱,特朗普在15日推特發文說:“沙特石油供應遭遇攻擊。依照核實情況,有理由相信我們知道誰是幕後主使,且炮彈已上膛,但仍在等待沙特的意見,聽聽他們認為這起攻擊的元兇是誰,以及我們將在什麼條件下繼續行動!”並聲稱“炮彈已上膛”。

特朗普怕什麼來什麼, 中國的機會來了。


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將此次襲擊直接歸咎於伊朗。“伊朗現在對世界能源供應發起了前所未有的攻擊。沒有證據表明襲擊來自也門。伊朗應對無人機襲擊沙特東部石油資源豐富的地區的重要設施負責。”

目前,沙特還沒有就誰是襲擊者做出正式表態,而美國方面似乎更急於直接定罪伊朗。難道特朗普又想對伊朗開戰了?或者說後悔辭退博爾頓了?

如果沙特也直接認定伊朗是襲擊製造者或幕後指使者,美國會怎麼辦?真的開炮嗎?很難相信有這個膽量。要打早就應當打了,何必等到今天?

可要是不打,那沙特怎麼辦?又怎麼看美國?如果沙特也最終認定是伊朗所為,那伊朗的行為就等於直接開戰。沙特就會要求美國與伊朗開戰。要麼沙特直接開戰,利用軍事同盟關係硬把美國拉下水。

如果美國不想開戰,那為何還要先於沙特認定是伊朗所為?最大的可能就是,美國知道沙特不敢與伊朗開戰,因為一旦開戰以伊朗的能力會把沙特夷為平地。美國是不想沙特對也門胡塞武裝大打出手。

儘管沙特聯盟早就已經對胡塞開戰,但這卻是繞開美國的單幹行為。而歐盟也好北約也罷,也一直批評沙特聯軍在也門製造人道主義災難。美國也並沒有把胡塞或也門問題擴大化或牽扯到自己身上。因為那樣太麻煩。敘利亞、阿富法、伊拉克以及伊朗問題已經讓美國頭痛不已,再加上個也門問題,這事就更麻煩。

因此,美方直接給伊朗定罪,實際上就是在暗示沙特不要把也門危機擴大化。

雖然沙特不敢對伊朗動手,也未必能夠重創得了胡塞武裝,但沙特不動手是一回事,美國這麼做卻是另外一回事。沙特是以美國為保護者,是交了保護費的。而美國要麼視而不見,要麼避重就輕,要麼只為了自己,這讓沙特情何以堪?

再退一步講,如果美國因此而對伊朗開戰,那結果會如何可就難說了。或許美國能夠一下就重創伊朗,但這卻無法逼伊朗就範。如今的伊朗,可不是當年的伊拉克,而美國也不是當年的美國。開戰的後果如何,恐怕難以想像。

何況伊朗背後還有一個敘利亞問題,更有俄羅斯在背後支持。一旦開戰,任何情況都會發生。而阿富汗的塔利班則會藉機鬧事,把美軍逼出阿富汗。

如果中東發生戰亂,對中國的能源供應,對中國在中東地區的投資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但相比美國,這個代價卻也值。

總的來說,美國不大可能對伊朗開戰,就算雙方不能實現談判,恐怕也得在封鎖問題上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對中國來說就是好事一件。而美國在伊朗問題上釋放出來的信息依然是混亂不堪,伊朗問題始終是特朗普的牽絆。沙特油田被襲擊一事,可能還會有下一次。

正如有分析指出的那樣,特朗普做什麼事或出臺什麼政策,似乎都對中國有利。其實,這話只說對了一半。之所以什麼都對中國有利,那是因為中國已經發展到了這一步,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已經成為了穩定世界大局的重要力量。只有中國出手,或與中國合作才能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