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未退,我們如何打勝四場硬仗?


全球疫情未退,我們如何打勝四場硬仗?

全球疫情仍在加劇蔓延,任何國家的國計民生都停不下來。

若國際社會不能團結協作抗“疫”,任何一個國家稍有閃失,那都不是雪上加霜的事,而是橫屍遍野,大傷元氣,從此一蹶不振。

我們當前面臨著四場硬仗,務必要打好,才能完成民族復興大任,立於世界不敗之林。

第一場:防疫戰

4個月來,本土經過全國上下齊心協力,付出巨大的代價,現在疫情基本“可防可控”,在防控經驗之上,且行且警惕。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結合當前國外疫情的發展情形和防控對策、措施和力度,以及輸入數據和危險程度看,嚴防死守輸入病例,不能心存半點僥倖。

我們靠半人工半藥物,取得階段性成果,這不是長治久安之計。疫苗的研發和投入使用,刻不容緩。終究要全用科學消滅病毒。

這次已經不是經此一疫了,今後要建全完善的傳染病防控系統,而且拿出用時要行之有效。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第二場:輿論戰

從武漢“吹哨人”事件開始,到現在的投桃報李援助友好國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遺餘力的全方位發動宣傳機器,扇風點火,惡意圍剿我們,上至總統,下至地痞流氓,大搞種族歧視和排華,而且愈演愈烈。

當西方國家疫情防控無策無力,導致疫情急劇惡化,引起本國民眾怨聲載道時,為轉移本國人民的不滿,開始別有用心的指責我們,抹黑我們,嫁禍於我們,一個鍋接一個鍋向我們背上甩,一盆屎接一盆屎往我們頭上扣。險惡用心,無所不用其極!

當我們有理有據有節的,針鋒相對的反擊後對方開始狗急跳牆,瘋狂反撲,但底氣全無,偃旗息鼓,口風轉向。但這都是暫時的,敵對勢力,從來亡我之心不死。

針尖對麥芒。來而不往非禮也。只有勢均力敵,才能握手言和。輿論戰是持久戰,操弄喉舌,吐口水,看似噁心不雅,但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第三場:經濟戰

各國不得不按下工業、商業等產業暫停鍵。世界經濟組織及各國經濟學家,紛紛都對今年的世界經濟發展狀況給出了預測,例如英國GDP下降13%多,美國負增長1%多等等。

我國是製造業大國,有全產業生產能力,有經濟學家預則今年的GDP增長在3-4%。當前復工復產率達到90%,生產率由30%開始上升,預計除實體商業、餐飲娛樂服務業受的影響大外,其他行業在滿足內需,以及視國外疫情控制情況下,會快速恢復供應全球,達到去年的80%,就是大功告成。

第四場:國防戰

美國在我們防疫困難時期,乘虛而入,派軍機闖南海,抵近香港;戰艦穿越臺灣海峽等等,說明外來戰爭威協從來就沒有停過。

美國海外駐軍及兩艘航母“中毒”,為了製造仍有戰鬥力的假象,刻意隱瞞不向外披露。紙裡包不住火。迫不得已,開始撤軍和停航治病。

這些都是暫時的,一旦情況好轉,操縱美國的財伐們,馬上會派兵在世界各地耀武揚威,四處點燃戰火。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他們才不會顧及平民百姓的死活。我們唯有不心存幻想,子彈上膛,枕戈待旦,不惜刺刀見紅。

和平都是打出來的,談出來的基本上都是屈辱條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