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楊公忌”

相傳唐代風水宗師楊筠松根據“二十八星宿”順數,訂定了“楊公十三忌”

。這十三個“忌日”分別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

“楊公十三忌”自古以來即受到玄空家的重視,在玄空家的眼裡,這十三個日子決不能被選來做為開張、動工、嫁娶、簽訂合同等等。

民間傳說“楊公忌”

楊公十三忌

楊公忌為百事忌,以下歌謠需牢記:

神仙留下十三日,舉動須防多損失。

一切起造與興工,不遭火盜定遭兇。

婚姻嫁娶亦非宜,不得到頭終不吉。

人生出世遇此日,勞勞碌碌得還失。

安葬若還逢此日,後代兒孫必乞食。

上官赴任用此日,破賊多愁主革職。

得知廣普傳與人,子孫昌盛皆陰騭。

楊公忌日乃是室火豬日。方法是元旦起角宿,依照二十八宿的次序順數,室宿當值之日即為楊公忌日。不論月份大小,以二十八日為一週期,每月逆退二日,因此正月十三日,二月十一日,一直到七月初一日、二十九日,在十二月十九日結束,一共有十三日。

古時有一戶姓楊的人家有13個兒子,而他的鄰居卻沒有兒子。於是,他常常在鄰居面前擺出志得意滿的樣子。鄰居很生氣,就咒他:“不要囂張顯擺!生老病死各自有命,誰知道你的兒子就會長命百歲呢?”

楊公仰天大笑:“哈哈!我有13個兒子呢!即使碰上三災六禍我也不怕!就算老天妒忌我,一個月收去我一個兒子,也會留一個兒子為我送終的!”沒想到,真是事有湊巧,有一年發生了瘟疫,剛好又湊巧這年有閏月,楊公的兒子得了疫病,第一個兒子就死於正月十三那天。緊接著,兒子一個個都死去了。到了年關十二月,楊公的十三個兒子全部死掉,只剩下他自己,晚景十分淒涼。人們都說,楊公的遭遇全部都是應在他自己說的大話上。而同時,十三這個數也被認為是個不祥之數。

民間傳說“楊公忌”

“楊公忌”傳說的本來意義在於教育人們說話要講究素養,要考慮到聽者的感受,不可以信口開河、口無遮攔亂說一氣。

民間傳說“楊公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