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是個寶

今天在地裡幹活又碰到了鄰村的王老漢,他看見我用割草機給果樹開溝施肥攆過來看。正好我開完了一行於是關掉機子和老漢抽菸拉閒。

老漢說:“我見人用這個機子打草哩還沒見過能給果樹開溝,這就輕省的多了!”我說:“不光能打草開溝還能除草鬆土掌握好了還能伐樹剪果樹呢”。“喲,外是阿達造的功能這麼多?”我說是陝西造的。”老漢說:“陝西人就是比咱甘肅人日能。”我說:“對呀,要不陝西人年稱他是三秦父老,咱甘肅說咱們是隴原兒女。”老漢哈哈一笑“那你說咱們甘肅人比人家低了一輩吃了虧了?”老漢扔掉菸蒂說:“我今給你諞一個咱甘肅人不吃虧的笑話:相傳很早以前有一個甘肅人一個山西人和一個陝西人一塊到長安做生意。有一天晚上到了一家店裡住店休息,可是他們三個到店裡的時候店裡已經住滿了。實在沒辦法店主把他們三個安頓在一間柴房。

這柴房又小又潮溼而且只有能睡一個人的一隻條炕,這明擺著有兩個人要睡在地上。可三個人都是推了一天手推車又累又乏,都想睡炕而不想睡在地上,怎麼定奪呢?陝西人出主意咱三人比賽作詩,誰作的詩壓過其他倆人誰就睡炕。山西人和甘肅人一聽覺得這是個好主意一致同意,先由山西人來。

山西人稍一思索脫口而出:“山西人,山西子,山西人來拉騾子。”陝西人一聽也順著作出:“陝西人,陝西子,你回來時拉騾子我就要擔綢子。”

甘肅人撓頭搔耳作不出來,陝西人說你作不出來那綢子比騾子貴就該我睡炕。陝西人正要上炕,甘肅人一拍腦袋有了有了,聽著:“甘肅人,甘肅子,甘肅人回來時認了兩個乾兒子,一個拉騾子,一個擔綢子。”這時店主進來說,你們幾個半夜了不睡嚷嚷啥哩?山西人和陝西人請店主評理。店主前後聽了一遍哈哈笑道我也是陝西人但按你們的約定,還是讓這位甘肅老鄉睡炕,你們倆就將就將就,今晚給你們三個不要店錢了,免了免了。

(隨口一諞,熱鬧熱鬧,不可對號入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