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中堅批評榜】何志斌隸書以趣味勝,但格局小了些

書法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文化。如果您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關注、分享和留言。

文 ‖ 郭名高

若以展覽論英雄,何志斌未必引人注目。

【隸書中堅批評榜】何志斌隸書以趣味勝,但格局小了些

他濃眉若斧劈,鼻樑一副眼鏡,闊嘴,絡腮鬍子;脖頸纏條圍巾,一頭搭在肩上,一頭垂在胸口;他的頭微微右傾,目光悠遠、自信,似民國文藝青年穿越到了佛山。佛山出了個黃飛鴻,無影腳踢遍廣東無敵手。這個何志斌,他的腿上功夫不得而知,一雙手卻能寫字、刻印,在書壇也掀起一股風浪。

【隸書中堅批評榜】何志斌隸書以趣味勝,但格局小了些

前兩年,我參與了幾次邀請展,拿到作品集,習慣粗略翻一遍。目光能駐留一兩分鐘的,大概少不了何志斌的隸書。見得多了,這個人就記在心裡。去年某日,何志斌快遞一冊作品集給我,這是我倆首次接觸。那個下午,我在務弄一塊老磚。老磚出自昭陵腳下的皇城,距今一千三百餘年。磚體寬闊厚重,稜角殘損,正面有一道二指寬的槽,隱約幾個隸書。磚體斑駁,色澤陳舊、穩重,擊之,有泠泠迴音。它的拙樸吸引了我,摩挲、側顧、俯察,再掫起來掂一下分量,整個課間,我為它激動。這時,何志斌的作品稀釋了我的興奮。

【隸書中堅批評榜】何志斌隸書以趣味勝,但格局小了些

我驚訝地發現,他的隸書與老磚有諸多相似處。賞之再三,且以內斂、憨拙、靜穆、古樸、舒朗、恣肆幾個詞作簡單概括。

何志斌隸書外緊內松,少突兀的線條,蠶頭雁尾儼然泯滅,字的外輪廓沒有大的伸張,趨於方正、平和;結字合理誇張,部首、偏旁或誇大或縮小,受《好大王碑》《肥致碑》一類結體規律影響極大,多情趣;他以金文筆意寫隸書,講究逆入平出,線條拙樸、靜穆;因粗細變化極少,又恐沉悶、壓迫,章法多行列分明,字間空隙甚大,附以內斂元素,給人舒朗、清新之感;在何志斌作品裡,除了古穆、樸厚,金石氣也很突出。一字之內,必有斑駁、毛碴的線形、線性,恣肆、老道。

【隸書中堅批評榜】何志斌隸書以趣味勝,但格局小了些

當他人為作品的朴茂、開張殫精竭慮,尋求價值認同時,何志斌卻悄悄退出競技場,用心經營一道別樣的風景。

當代隸書中堅批評榜策劃之初,每人提名十人,我寫上了何志斌。名單一經統計公佈,這天夜裡,何志斌成了我的微信好友。我倆是不大熟悉的,即便行文至此,也未有簡短通話。我羅列幾個問題給他,希望多些瞭解。何志斌回覆道:“我搞了20多年英語教學,這兩年轉教書法。沒固定時間寫字,想寫便寫,比較任性。自小愛好寫字,看到喜歡的就學。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學隸書,喜歡它的質樸。那時,廣東書風極為保守,但我堅持跟著感覺走。吳昌碩篆、隸、行,包括印章、繪畫都能統一,是高手,也是我的追求。”何志斌沒拜過名師,沒上過高級研修班。探索路上困難重重,他總在線條、結構、意念之間徘徊。沒有獲獎背景,投稿亦少,這些年,能得到同道認可,他覺得欣慰。這期間,他避開了一些話題。我重申立言之重,他以慵懶對之,說極少作文。個人之短板,大概也是清楚的。

【隸書中堅批評榜】何志斌隸書以趣味勝,但格局小了些

時代變遷,書法的文學承載乃至文獻意識似乎越來越淡。師法先賢,包括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這些大家,眾人都將視線停留在他們的技術層面,對一千多年前范寬那聲吶喊,漠然不顧。“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心也。”這聲音,在浮躁的當代,該使它傳得再久遠一些。

【隸書中堅批評榜】何志斌隸書以趣味勝,但格局小了些

回頭再看何志斌近期的隸書,較前兩年,似乎更趨平淡,用筆也鬆動許多。他人恨不得將紙裁窄了寫滿,以求張力乍現,何志斌則不然,他的字總是舒朗、不迫,似茶續三遍水,味道幽幽地在舌苔裡盤旋。老子所謂守拙、抱朴、順其自然,在他的隸書裡有了充分的表達。於憨拙、樸厚的美學選擇上,他試圖尋求靜穆與蒼茫的最佳契合點,理念糾結著,筆下就生出一些困惑。最初,我是被它的趣味和質樸吸引,端詳久了,小氣乃至粗糙也蹦了出來。他的隸書若稚童,萌萌地或端坐或斜倚,伸手過去捏兩把,臉面忽地就滄桑了。內斂使他的隸書格局小了許多,如果在沉雄或靜雅方面不能做到極致,終究是些小情趣。

有些味道,不能僅靠筆墨錘鍊來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