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愛的這部香港武俠片,豆瓣看過的不到5人

校對:易二三

在昨天我們翻譯的「昆汀疫情影評」中,他高度評價了香港動作電影巨星王羽。王羽我相信你認識,但今天他評論的這部電影——李作楠導演的《勾魂針奪命拳》,在座看過的恐怕屈指可數。

昆汀行文旁徵博引,不僅對功夫片導演、演員如數家珍,他甚至排出一個反派演員排行榜,真是太棒了。


王道是一位很受歡迎的帥哥型武打明星,他主演了很多電影,有些相當不錯,其中那部《南拳北腿活閻王》可謂轟動一時。話雖如此,我從來都不是他的粉絲。對我來說,他的長相有點太英俊了。雖然他是個還不錯的演員,但他沒有太多的魅力。

昆汀疫情日記 | 他最愛的這部香港武俠片,豆瓣看過的不到5人

《南拳北腿活閻王》

他的角色往往是平平無奇、自以為是的英雄(在王道的影片裡,我幾乎總是站在反派那一邊)。不過,在王道所有的獨角戲中,他在李作楠(此前提到的《南拳北腿活閻王》的導演)的《勾魂針奪命拳》中奉獻了最佳的表現。

昆汀疫情日記 | 他最愛的這部香港武俠片,豆瓣看過的不到5人

《勾魂針奪命拳》(1978)

在這部影片裡,戴著軟呢帽的羅烈飾演了當地警察焦龍興(他這個扮相還是挺酷的),而王道則扮演了他的副隊長孟虎。人們通常會用「焦孟雙雄」來稱呼這個活力十足的雙人組。他們就像《墓碑鎮》中的厄普一樣,挽救了惡霸橫行的小鎮,這也是他們的稱號之源。

在播放開場字幕時,一段有趣的蒙太奇展示了這兩位傲慢、聰明、看似無敵的惡棍捕手,將惡棍捉拿歸案的畫面(而在結尾處,我們看到焦孟二人嘲笑著他們的手下敗將,就像《警界雙雄》那樣)。一群自稱為「四惡魔」的惡棍挑戰了焦孟二人,而他們就像其他英雄一樣,輕而易舉地就擊敗了這些敵人。

昆汀疫情日記 | 他最愛的這部香港武俠片,豆瓣看過的不到5人

《勾魂針奪命拳》(1978)

但是,在戰鬥中,孟虎不小心用屠刀砍傷了他的搭檔,這導致了焦龍興的死亡。毫無疑問,羅烈的粉絲們會因他的迅速退場而失望,這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他的角色實在太酷了。我可以輕而易舉地看完一整部「焦孟雙雄」抗擊惡徒的影片。如果羅烈飾演的焦龍興,能夠與後來出現的蒙古族反派(張翼飾)對決的話,我一定會很喜歡的。

唉,可惜未能如我所願。

當我們下一次看到王道扮演的孟虎時,他正在一家酒館裡,身旁環繞著二十個空酒瓶。他想要把自己喝死。鎮上的人試圖安慰他,他們告訴他,沒有人將焦龍興的死歸咎到他的身上,但他必須戒酒,接替他此前保安長的職位。在某個時刻,孟虎突然發瘋了,他大喊道:「我不是英雄,我不是任何人的英雄,我是一個殺手!」

昆汀疫情日記 | 他最愛的這部香港武俠片,豆瓣看過的不到5人

而當孟虎下一次出現的時候,他已經離開了自己的老城,流浪到了一個新的省份,再次試圖依靠酒精自殺,不過這一次是在妓院。當妓院老闆李夫人(華玲飾)質問這個身無分文的流浪漢,問他打算如何付賬時,他的答案是「付不起」。她告訴他:你知道我們怎麼處理那些付不起帳的流浪漢,我們會打斷他們的腿。他說:很好,打斷我的腿,還有我的胳膊,等我死了就把我的身體扔到河裡。

昆汀疫情日記 | 他最愛的這部香港武俠片,豆瓣看過的不到5人

李夫人決定放過這個流浪漢,讓他在妓院裡奴才,直到他付清賬單為止。當夫人問他名字時,他說自己沒有名字(很顯然,每個人都聽說過孟虎和他的鐵拳)。因此,李夫人給他取名為「金池」。孟虎用著他的新名字,做著他那卑微的妓院奴才的工作,包括給醉醺醺的好色者上酒、清理雜物、倒尿桶等等,但他卻顯得相當滿足。

昆汀疫情日記 | 他最愛的這部香港武俠片,豆瓣看過的不到5人

後來,一群粗魯的顧客,試圖羞辱一位對他表現出一些好意的妓女。於是,孟虎為她挺身而出,但他已經發過誓,再也不使用暴力了,而且反正他也要死,所以他便站著不動,用身體承受著那些流氓的刀刃。

這種自殺式的鬥毆方式,在妓院的目擊者看來十分勇敢,李夫人也因此稱他為英雄。而這正是他想要逃避的角色。因此,他帶著致命的傷逃離了妓院,並最終暈倒在當地治安官的家門前。顯然,孟虎可不會隨便找一個城鎮猝死。所有想要將商品運往中國的毒品走私者,都必須經過他所在的省份。

昆汀疫情日記 | 他最愛的這部香港武俠片,豆瓣看過的不到5人

似乎這位年邁的治安官及其兒女也像焦孟雙雄一樣,保持了這個小鎮的安寧。這裡沒有腐敗也沒有強盜,但最重要的是沒有毒品走私犯(他們維持這一切的原因還有待猜測,因為這位老人看起來不是任何形式的武術大師,兄妹倆雖然掌握了熟練的武術,但似乎沒有熟練到足以與所有來客較量)。

這個正直的家庭照料著孟虎,直至他恢復健康。他們還給他提供了一份沒有報酬的工作,以此償還他欠下的恩情。這時候,影片進入了村莊階段,我們看到了那位蒙古反派,他由香港巨星、長得很像李·範·克里夫的傳奇人物張翼飾演。

昆汀疫情日記 | 他最愛的這部香港武俠片,豆瓣看過的不到5人

張翼

張翼在武俠片中的反派轉型,是影迷們喜愛這種類型的原因之一。我認為,老派功夫片有四大反派演員,其中羅烈排名第一(他是整個電影業最優秀的古典時期演員),張翼和黃正利可以排在二、三位,而《冷血十三鷹》中的谷峰可以排名第四。張翼和黃正利的並列不足為奇,因為他們實際上是可以互換的。他們都擅長鷹爪式格鬥技巧,而且長得也很像,都很像李·範·克里夫。當他們都戴上白色假髮的時候,他們看起來真的很相似,兩者之間的差別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了。

黃正利可能是更好的格鬥家(他的踢腿非常驚人)。而且,(根據袁和平的說法)黃正利可能是兩個人中更「邪惡」的(在《蛇形刁手》中,他真的踢掉了成龍的門牙),而張翼可能是更好的演員。不過,根據角色或影片的不同,這種定義可能會調轉過來。

昆汀疫情日記 | 他最愛的這部香港武俠片,豆瓣看過的不到5人

《蛇形刁手》(1978)

另一個最大的不同是,除了自導自演的《借刀殺人》中的刺客之外,黃正利總是扮演打手。而張翼則是一個在武俠片類型中如此受人喜愛的標誌性人物。他既扮演英雄也扮演反派,就像他的西部片兄弟傑克·帕蘭斯和羅伯特·瑞安一樣。譬如,在王羽那部類似《鐵金剛龍虎豹》的《四大天王》中的角色,或是他那部與洪金寶合作的《奪命金劍》,許多人認為這是他最好的角色。

昆汀疫情日記 | 他最愛的這部香港武俠片,豆瓣看過的不到5人

《奪命金劍》(1971)

不過,張翼朝向反派的轉型,讓他在我這顆熱愛武俠片的心中,永遠佔據了一席之地。在許多作品裡,他都作為反派奉獻了許多頗為搶戲的表演,像是《鷹拳》中的角色,或是《大太監》中的邪惡太監。在《功夫七戒》中,他以範·克里夫的長相,扮演了一個範·克里夫的角色。

這部影片是範·克里夫的通心粉西部片《憤怒的末日》的武俠片翻拍。不過,他最好的角色還是源於李作楠的那些影片(這位導演被粉絲們親切地稱為「爆破大師」!)。


昆汀疫情日記 | 他最愛的這部香港武俠片,豆瓣看過的不到5人

《功夫七戒》(1978)

在《龍拳蛇手鬥蜘蛛》(李作楠的生涯最佳作《南拳北腿活閻王》的續集)中,他飾演了一位白髮反派,而在李作楠的何宗道系列影片中的《天皇巨星》裡,他也飾演了犯罪團伙的主心骨(在粵語版本中,他的表現要更精彩,因為他提供了自己的聲音)。

昆汀疫情日記 | 他最愛的這部香港武俠片,豆瓣看過的不到5人

《龍拳蛇手鬥蜘蛛》(1978)

而在這部《勾魂針奪命拳》中,他扮演了一位既殘忍,卻又有自己行事之道的暴君,這在他的功夫片反派畫廊中,又增添了一位輝煌的角色。

昆汀疫情日記 | 他最愛的這部香港武俠片,豆瓣看過的不到5人

這位暴君和他的隨從們——其中包括他僱傭的格鬥冠軍,這是一個極為古怪的角色,由這部影片的動作指導李金銘飾演——打算將大量的毒品通過這一小鎮運往中國。他警告地方官員不要阻擋他們的財路。要麼合作,要麼死。王道飾演的角色目睹了這一切。即使那位多病的老者被李金銘所毆打,他也沒有伸出一根手指幫忙。在鎮上,每個人都將他看作是一個懦夫。


昆汀疫情日記 | 他最愛的這部香港武俠片,豆瓣看過的不到5人

這種狀況自然持續了一段時間,但最終他露出了自己的本來面目,他也顯露了自己那致命的拳頭。在這個《原野奇俠》式的場景中,這個懦夫最終反擊了那個為張翼工作的惡霸,這是一個令人愉悅的、純粹的電影化時刻,這是值得等待的。這時候,我們看到了片名所預示的東西——王道的奪命拳對陣張翼的勾魂針(你一旦中了這種如同針灸工具的武器,全身就會變得僵硬。只有邪惡的張翼可以在不殺死中針人的情況下移除這種效果)。


昆汀疫情日記 | 他最愛的這部香港武俠片,豆瓣看過的不到5人

這部作品的一切都是一流的。首先,李作楠的長期編劇張信義寫了一個很好的劇本(無論是情節還是對話)。爆破大師也操縱著那富有表現力的攝影機。他在展現李夫人這一角色的時候,採用了一個漫長的跟拍鏡頭,將她從妓院的一端帶到另一端,讓她穿過了珠簾與屏風,整個過程都沒有采用剪切。


昆汀疫情日記 | 他最愛的這部香港武俠片,豆瓣看過的不到5人

此外,我們還可以看到一組非常熟悉的出色演員(李金銘像往常一樣擔任了笑柄的角色,如果說張翼是武俠片中的範·克里夫的話,那麼李金銘就無疑是克勞斯·金斯基了)。

張翼和王道之間的最終之戰,就像任何一部敢於在片名中使用「VS.」一詞的作品一樣充滿活力(譯者注:《勾魂針奪命拳》的英文名為「Fatal Needles vs. Fatal Fists」)。爆破大師在相當自然地演繹了一切之後,決定將最後的衝突直接放到京劇的佈景上,這讓這部影片變得更好了。

當《勾魂針奪命拳》在1978年或1979年在洛杉磯上映的時候,它當時是功夫片三片連映的最後一部,另外兩部是千葉真一主演的《激殺!邪道拳》和陳惠敏主演的《一山五虎》。

昆汀疫情日記 | 他最愛的這部香港武俠片,豆瓣看過的不到5人

《一山五虎》(1974)

但是,在它唯一的洛杉磯展映活動中,採用的片名是《功夫大力士》(Kung Fu Hercules),這個片名源於張翼的一個胖子隨從。這顯然是為了矇騙城市的觀眾,讓他們以為自己是在看那部楊斯的熱門電影《中國大力士》(譯者注:該片中文原名為《碼頭大決鬥》,原文使用的英譯名 [Chinese Hercule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