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播授課教師日常,不容易啊

4月2日,是劉雨青開始直播上課的第43天。

從事教育工作15年的劉雨青是上海海洋大學工程學院的一名教師,同時也是一名四年級小學生的家長。


因受疫情影響,在校上課變成了直播上課,而劉雨青也從教室黑板走到了電腦前變身“直播秀”。

面對直播平臺,她更像個學生,對於直播平臺還有硬件都是第一次接觸,怎樣安裝,怎麼使用,一切從零開始。


劉老師向學生們請教直播軟件的使用問題,把這些在學生們看來“笨笨”的問題做成了記憶便籤放在了電腦旁邊,每天開播前都會先看一遍。

向同學生“求教”拉近了她和同學們之間的距離,學成後劉老師又把這些技藝錄成視頻分享給其他老師,和學生們的聯繫群也從一個學習簽到群變成了一個師生互助群,劉老師還給他們分了組,直播的時候鼓勵學生們多提問,她的“直播秀”越來越火。

網絡直播授課教師日常,不容易啊

早上七點半,起床後滿腦子想的都是備課背“臺詞”。


網絡直播授課教師日常,不容易啊

陪小學四年級的女兒上網課。

劉老師坦言,在家裡直播比在學校裡上課更忙碌,直播上課要求自己的講課思路更加清楚,對節奏和內容的把控也要更加嚴謹。

她每天早上七點多就起床開始一遍遍準備今天鏡頭前的“臺詞”,哪怕是刷牙時間都不能錯過。

網絡直播授課教師日常,不容易啊

利用課餘時間和昆明的貧困同學談心。

雖然很累,但當看到課堂上學生們越來越積極的回應時,她覺得這些晨與夜都十分值得。

對於網上直播課程,其實最難的就是學生管理和互動這一塊,哪個同學有沒有按時來上課,有沒有認真聽課,都是劉雨青和其他直播老師們最頭疼的地方。

前一段時間,劉老師發現有一位家住昆明的學生沒來上課,劉老師主動打電話找他談心,瞭解到這位同學是學校裡的貧困生,家裡沒有wifi,對於直播課程產生的流量費用難以承擔,劉老師馬上和學校溝通匯報,終於解決了這個同學的線上聽課問題。


學校為網課直播老師準備的手寫板。

鼓勵學生們多提問,讓學生們交流每節課的學習筆記,及時批改學生作業,讓她的“直播秀”越來越火。

“學成”後的劉老師又把這些直播“技藝”錄成視頻分享給其他老師。

因為自己帶的“模擬電子技術”這門課程需要很多實際操作和演示,每週上課前,劉老師都會去一趟學校的實驗室,把操作演示內容提前錄製成視頻。

上海海洋大學校園裡的桃花已經盛開,路過花海,溫柔和藹的劉老師也有顆“少女心”。

4月2日,在記者結束採訪離開前,看到了劉雨青直播第一天為同學們發的這段直播開場白:“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狀病毒突如其來,舉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我們的假期變得安靜,學習變得不同。我們的醫生、護士、軍人、生物學家紛紛衝上前線,用大愛詮釋著中國力量。我們要胸懷祖國,仁愛厚德,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有理想、有抱負,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人,愛護自己,愛護自然的人。開學了,大家不能在課堂遇見,但是我們可以重整學習、生活、鍛鍊計劃,開啟新學期不平凡的學習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