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獲近6000萬,佛中之王阿彌陀佛以1900萬西泠拍賣佛造像

值得一提的是,本場封面作品,一尊明早期·銅質阿彌陀佛坐像,現場以850萬起拍,4口叫價突破1000萬,最終經近10口叫價後,以1650萬落槌,加佣金近

1900萬成交,奪得本場桂冠。

是尊大佛坐高一米三,面相莊嚴,氣勢宏偉,據稱來源於北京地區附近的大寺廟中,而且是由古代鑄造佛像工藝最精細,成本最浩大的失蠟法而造,可謂藝術價值和工藝價值兼具,所以,當下拍場以如此高價成交,當屬實至名歸。

斬獲近6000萬,佛中之王阿彌陀佛以1900萬西泠拍賣佛造像

▲ 本場頭號拍品阿彌陀佛坐像上拍現場

同時,從佛教教義角度來說,阿彌陀佛是表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功德,被稱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所以本尊能以千萬之巨閃耀拍場,歸根結底可以說,信仰的力量有多強悍,其在拍場上的吸金效應就有多震撼。

奪得本場第二的為一件優雅俊美,出類拔萃的13世紀釋迦牟尼坐像,現場以290萬落槌。本品不僅呈現端莊優雅的氣質,有世俗寫實的味道,同時本尊渾身上下也透露出濃厚的宗教感:既深邃神秘,又充滿著慈悲與智慧的力量,相似作品僅見於尼泊爾巴譚博物館,可見其寶貴至極。

斬獲近6000萬,佛中之王阿彌陀佛以1900萬西泠拍賣佛造像

▲ 13世紀釋迦牟尼坐像本尊

位列本場第三的為一件白度母白玉擺件,現場拍出250萬。另外,本場數件鎏金佛造像也均以過百萬成功易主,而除了這幾件精品成交不負眾望外,本場其他多件普品佛造像及其周邊也有不俗表現。

縱觀本場整體成交態勢,我們可以說,古代佛造像在藏家和佛家信眾們的合力捧場下,其行情仍然還有上漲空間,值得看好。至此,關於大拍現場狀況我們就分享到這,下面,我們一起來這幾尊精美佛造像中,感受下佛祖的般若光華吧。

斬獲近6000萬,佛中之王阿彌陀佛以1900萬西泠拍賣佛造像

斬獲近6000萬,佛中之王阿彌陀佛以1900萬西泠拍賣佛造像

斬獲近6000萬,佛中之王阿彌陀佛以1900萬西泠拍賣佛造像

Lot 4733

明早期·銅阿彌陀佛坐像

高:130cm

落槌價:RMB 1650萬

說明:本尊阿彌陀佛體積比例上,與2019年春拍保利香港拍賣5000萬的那尊關公坐像不相上下。這種尺寸放於古代屬於大型金銅造像,可以想見原本連座可能接近兩米,其用精銅已值錢數萬,所費人工更難以計算,如果還有其他羅漢菩薩成組配侍,鑄造耗資恐非一般寺院所能承受。

同時,行方表示,2005年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首度舉辦“永樂大展”,館方專家撰文明確指出,元代居庸關雲臺佛像浮雕,大頭高髻,肩寬腰壯,氣勢宏偉,是明代早期永樂官造佛像風格的雛形。

與之對比看來,此尊阿彌陀佛像與居庸關佛像的藝術特徵存在明顯繼承關係。而且從佛像的髮髻、面相、衣飾、身形等細節對比下,無不向我們闡釋二者在審美上的共同之處。由此有專家猜測,此尊佛像原本出處,應該出自於北京地區附近的大寺廟中。

斬獲近6000萬,佛中之王阿彌陀佛以1900萬西泠拍賣佛造像

斬獲近6000萬,佛中之王阿彌陀佛以1900萬西泠拍賣佛造像

斬獲近6000萬,佛中之王阿彌陀佛以1900萬西泠拍賣佛造像


Lot 4702

13世紀·銅鎏金釋迦坐像

高:38.5cm

落槌價:RMB 290萬

說明:對佛像來說,開臉是最重要的,除了宗教感受,也是展現工藝和藝術的關鍵部分,以及判斷作品產地的關鍵報告。本件作品眉長眼長,微微上揚,眉心有一顆代表天眼的水滴型珠,鼻頭細小,鼻樑高聳,唇厚嘴小,和鼻子構成長錐形,下巴兩肉凸起,整體給人的感覺除了世俗的俊美,還有宗教感受上難以言喻的神秘和神聖感,這種開臉僅見於早期尼泊爾作品中的精品 。

其雙耳也極有特色,耳朵微向前且向下翻,耳垂很長,微微外撇,這種耳形加開臉,極罕見,相似的作品可以對比一件珍藏於尼泊爾巴譚(BATAN)博物館的釋迦牟尼


斬獲近6000萬,佛中之王阿彌陀佛以1900萬西泠拍賣佛造像

Lot 4741

清乾隆宮廷·沉香木阿彌陀佛坐像

高:13cm

落槌價:RMB 200萬


斬獲近6000萬,佛中之王阿彌陀佛以1900萬西泠拍賣佛造像

斬獲近6000萬,佛中之王阿彌陀佛以1900萬西泠拍賣佛造像

斬獲近6000萬,佛中之王阿彌陀佛以1900萬西泠拍賣佛造像

Lot 4713

東魏·銅鎏金菩薩立像

高:14.5cm

落槌價:RMB 200萬

說明:造像的核心在於臉部。因為臉部是整尊造像中最能向受眾傳達精神力的地方。此尊面相還保留有北魏晚期的“瘦骨清像”的意蘊,頭部微微向前傾,臉部刻畫生動自然,其慈祥的面孔,微睜的雙眼,好像在冥冥之中能感受到人間疾苦;微翹的嘴角,又流露出一絲慈祥的微笑,給人一種和善親切之感;繁複重疊的疑問和流暢自如的衣紋和流暢自如的線條,使其整體表現出極富韻律感。當然,菩薩本身別具一格的髮髻也成為拍場上的重磅加分項。

斬獲近6000萬,佛中之王阿彌陀佛以1900萬西泠拍賣佛造像

Lot 4685 

十五世紀·銅鎏金釋迦牟尼坐像

高:37cm

落槌價:RMB 140萬

說明:此尊造像為合金黃銅鑄造,壁厚胎重,頭飾螺發,頭頂肉髻高隆,髻頂安寶珠,大耳垂肩。額頭寬而窄,下顎微收,眉弓與鼻骨連成一線,鼻樑高聳,從側面看與額頭基本成一線。雙目低垂,兩眼角微微翹起,給人呈現一種睿智之感。

顴骨和下顎飽滿而含蓄,給人以神態安詳之感。身著袒右肩袈裟和僧裙,衣紋的做法和走勢完全貼合於身體結構之上,且把衣紋轉折處的力度和衣褶的垂墜之感表現的淋漓精緻。生動表現出僧裙向內收起的自然狀態,優美自然,衣緣上刻有精美的纏枝蓮紋飾。總體而言,本尊無論從整體造型結構,還是細微雕琢工藝,均可稱一尊完美的宣德時期佛教造像精品。

斬獲近6000萬,佛中之王阿彌陀佛以1900萬西泠拍賣佛造像

Lot 4732

清·木胎金漆阿難迦葉立像

高:133cm 135cm

落槌價:RMB 115萬

說明:此對尊者像,比丘形象,相貌較年輕者為阿難尊者,年長者為迦葉尊者。兩位尊者均呈站立姿,特別是在眉毛,眼角及頸部的刻畫上,可謂匠心獨運,充分展示了古代匠師塑造人物的卓越技巧。身著交領僧衣,衣褶線條簡潔大方,疏密有致這兩尊的特色在於雖然時代久遠,但是依然保有原來的漆彩。整體雕刻工藝精湛,儀態安詳沉靜,造型生動傳神,權衡合度,堪稱清代漢傳佛教造像中的精品,不為多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