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為何易復發?腫瘤科專家明確指出發病因素 病友們該警醒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卵巢癌的發病機率也越來越高,死亡率也越來越高,已嚴重的危脅著女性的健康身體,而卵巢癌早期治癒率相對來說比較高,但也會有一定復發機率,而只要卵巢癌復發後,治癒率就會非常的低,而卵巢癌復發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那麼,

卵巢癌為何容易復發,與哪些種因素有關?

1、卵巢癌的復發與臨床分期有著很大的關係,分期越晚,復發的幾率就越大,分期越早,經過系統的治療後,復發的幾率就會越小。

2、卵巢癌的復發還與病理類型有關,因為患者的身體不同,所以得卵巢癌的分類也不相同,病理類型自然也就不同,專家認為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癌和透明細胞癌復發可能性大。

3、卵巢癌在首次進行手術時,由於各種原因,有的腫瘤細胞是無法無全殺滅的,殘留的癌細胞越多,復發的幾率就會越大,具體的判定標準也不一致,有認為以直徑2cm為標準,也有認為以1cm為標準。

卵巢癌為何易復發?腫瘤科專家明確指出發病因素  病友們該警醒了

卵巢癌最大的問題就是復發,二次復發,甚至多次復發。導致患者陷入“復發-治療-應答-再復發”的循環裡。正因為如此,卵巢癌在所有婦科惡性腫瘤中5年生存率最低,只有39%而5年複發率最高,達到70%。

卵巢癌發病因素

(1)生育史:卵巢癌的發病似乎主要受生育史的影響,這說明激素因素在卵巢癌發病中有著重要作用。無生育史的婦女患卵巢癌的危險性比有生育史的婦女高2倍,而有多次懷孕史的婦女患卵巢癌的機會就更小,隨妊娠次數增多,患卵巢癌的機會逐漸降低。

(2)婚育史:未婚者卵巢癌發病率高於已婚者,未婚者的危險性高,也反映了她們生育次數少。

(3)飲食因素:工業發達國家卵巢癌的發病率高,這與他們飲食中高膽固醇含量有關。

(4)家族史:家族史與卵巢癌發病有重要關係,約有五分之一的卵巢癌病人有家族史。母親或姐妹患卵巢癌的婦女,其發生卵巢癌的危險性較其他婦女高8倍。

(5)環境因素:卵巢癌發病率城市高予農村,經濟發達區高於落後區,說明環境汙染是重要因素之一。有石棉、滑石粉接觸史者,患卵巢癌的危險性可能增加。

(6)其他因素:口服避孕藥有降低卵巢癌發病的作用,可能與其阻止排卵的作用有關。患過乳腺癌或子宮內膜癌的婦女,患卵巢癌的機會是一般婦女的2倍。

治療方案治療癌症有很多方式,手術,放療,化療,靶向和免疫治療等方式。

卵巢癌為何易復發?腫瘤科專家明確指出發病因素  病友們該警醒了

病人是後期,癌症已經轉移,手術顯然不適合,放療是放射治療,這樣對人體的傷害大,這個時候可以選擇化療和靶向以及免疫治療。

化療:利用化學藥物注射等方式,去擊殺癌細胞,但是因為這是有毒性的藥物,對人體的傷害也是很大,有人嘔吐,發熱等症狀嚴重。在以前還沒有出現靶向和免疫治療的時候,這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即使副作用大,患者對生存的渴望都是會選擇的。

病情嚴重的,連化療的副作用的時候都承受不起,這時候醫生往往讓我們患者回家開開心心的度過日子。這個時候患者是多希望還有什麼辦法救救他們。現在出現了靶向和免疫治療成了患者們最新的救命希望!

靶向:靶向治療,是指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靶標(該位點可以是腫瘤細胞內部的一個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個基因片段),設計相應的靶向藥物,藥物進入體內會特意選擇致癌位點相結合,通過干擾參與癌症生長、發展和傳播,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最終實現對不同患者和疾病的精準治療並取得最佳治療效果。

現在治療卵巢癌的靶向藥PARP抑制劑利普卓(奧拉帕利)是一種利用“合成致死”機制治療癌症的新藥——在不少卵巢癌患者體內,會出現有害的BRCA1與BRCA2突變,影響到DNA的修復。而奧拉帕利則能進一步抑制這些癌細胞體內的PARP蛋白,讓DNA已經難以修復的癌細胞積重難返,最終死亡。

卵巢癌為何易復發?腫瘤科專家明確指出發病因素  病友們該警醒了

在海外,這款創新療法已經獲批治療卵巢癌與乳腺癌。這個靶向治療,前提是我們檢測下有無基因突變,突變的話,治療效果較好,不突變基本上沒有效果,問題來了,基因不突變,我們怎麼辦,只能等死?

免疫治療:腫瘤免疫治療就是通過重新啟動並維持腫瘤-免疫循環,恢復機體正常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從而控制與清除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法。簡單說免疫治療就是通過激活或增強免疫細胞來對抗癌細胞,關鍵這是不用檢測基因突變。

免疫療法一共可以分為五大類:靶向抗體、過繼細胞療法、溶瘤病毒、癌症疫苗以及免疫調節劑。

免疫檢查點是可以抑制或刺激免疫系統的T細胞表面分子。重要的是,它們負責維持自身耐受性並防止不必要或過大的免疫反應。

卵巢癌為何易復發?腫瘤科專家明確指出發病因素  病友們該警醒了

卵巢癌為何易復發?腫瘤科專家明確指出發病因素  病友們該警醒了

癌症疫苗是將人體自身免疫細胞,經過體外培養、改造,再回輸入人體來活化NK,T細胞來攻擊癌細胞,達到治療的效果,這種治療方法還可以防止復發,防止轉移,增強免疫系統的效果。

作為一種單一免疫療法被證明在卵巢癌中具有活性,然而有效率只有15%-25%,可以通過篩選患者人群、聯合化療提高療效。

如何評估療效?

出現新發病灶或腫瘤增大,通常定義為疾病進展。然而日本免疫治療存在一種特殊情況:假性進展。假性進展中,腫瘤增大或新發病灶與腫瘤細胞的生長無關,由免疫細胞浸潤腫瘤組織和免疫反應的水腫所致。因此假性進展最初看起來像一種典型的進展,隨後在沒有額外治療的情況下腫瘤最終縮小。

卵巢癌為何易復發?腫瘤科專家明確指出發病因素  病友們該警醒了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日本免疫治療,據估計,假性進展的發生率在1.5%-17%。如何判斷是假性進展非常重要,因為這類患者> 1年生存率的概率很高。

本文案例中的一位鉑耐藥卵巢癌患者免疫治療中,經歷了一次假性進展,一次真性進展。通過同一位病例,能夠更清楚的區分兩種進展。

真實案例

2010年2月,患者初診為高級別腺癌pT2b, G3,pN0(0/29),BRCA1+。接受了根治性切除術,包括子宮切除術、雙輸卵管切除術、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術、網膜切除術和腹膜切除術。

術後接受6次輔助化療:紫杉醇+卡鉑。2011年6月首次復發,4年內,患者的二線治療為吉西他濱+卡鉑,三線治療為脂質體阿黴素,四線治療為拓撲替康+卡鉑,五線治療為紫杉醇+貝伐單抗。

47歲卵巢癌患者,因左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再次入院就診,腹膜內器官(直腸、膀胱等)和腹膜外器官(大腦)出現轉移灶,證實再次復發。由於鉑耐藥患者的藥物選擇有限,患者的總體健康狀況良好,研究者決定使用Nivolumab。2015年12月開始,靜脈回輸免疫細胞治療,每三週一次,共4個週期。

第一個週期出現的皮疹和瘙癢通過局部皮質激素治療緩解,第二個週期後,患者左腹股溝出現腫脹、發熱、發紅和淋巴結疼痛的典型炎症反應。

左腹股溝淋巴結大小几乎翻倍,但由於缺乏進一步進展的證據,加上組織水腫、血管擴張、局部炎症徵象和穩定的CA125水平,最終診斷為假性進展。因此繼續使用免疫治療,淋巴結縮小。

卵巢癌為何易復發?腫瘤科專家明確指出發病因素  病友們該警醒了

和靶向療法或化療相比,免疫療法有著本質區別。它不是直接針對癌細胞,而是調動體內能識別腫瘤的免疫細胞,靠它們來殺滅和控制癌症。

免疫療法還有個特點,就是拖尾效應,也就是說起效後患者可以長期存活,把癌症變成慢性病。更神奇的是,患者甚至不需要終身使用藥物,很多患者用一段時間後,即使停藥也不會復發,這點和靶向藥物截然不同。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免疫系統還有另一個特點:記憶能力。在清除癌細胞的同時,一部分免疫細胞會對這些壞傢伙產生記憶,這對殺滅殘餘癌細胞,防止復發,實現長期生存非常重要。

因此,不管是短期殺滅癌細胞,還是長期控制腫瘤復發,免疫藥物起效的必要條件,都是健康的免疫系統。

什麼時候免疫系統最健康呢?

當然是越早越健康。

很多抗癌治療手段,尤其是大劑量化療,對免疫系統是有抑制作用的,屬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很多患者的免疫細胞到治療後期狀態已經很差,難以再被免疫藥物激活,效果自然不好。

2017年,JAMA ONC曾經發過一篇經典文章,2萬多名患者的大數據分析,發現參與免疫療法和靶向療法的患者,生存曲線非常不同。

卵巢癌為何易復發?腫瘤科專家明確指出發病因素  病友們該警醒了

很多都會“交叉治療”,也就是說對本組藥物耐藥後,就會嘗試另一個組的藥物,比如分到化療組的患者失敗後,可能也會用試驗的靶向藥。這主要是出於對患者的保護,讓分到對照組的患者也可能用上免疫治療。

試驗組(藍色):先用靶向藥,失敗後再用其它藥;

對照組(橘色):先用其它藥,失敗後再用靶向藥。

從圖上看出,靶向治療的兩組生存曲線很像,這說明靶向藥先用還是後用,對生存期的影響差不多。

但日本免疫療法就完全不同了。

大家可以看出,免疫治療的試驗組(先用免疫治療,失敗後再用其它藥),總存活期顯著高於對照組(先用其它藥,失敗後再用免疫治療),患者整體死亡風險降低了30%以上。

這證明了,日本免疫治療和靶向藥很不一樣,先用還是後用效果是有差距的。早用免疫治療存活期會更好。

由於日本細胞免疫療法並不適用所有人,病情詢問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然後先把病例資料發我,另外我的工作人員會先解答您的疑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