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種皁角刺綠了荒山富了鄉鄰

#焦作縣級融媒體#

近日,記者來到修武縣西村鄉西嶺後村探訪村民楊新明是如何通過種皂角刺,讓荒山披上綠裝帶來財富。

西嶺後村地處太行山淺山區,環境優美,但耕地資源匱乏,全村共有165戶61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4戶287人,屬深度貧困村。

早年間,楊新明以經營商砼攪拌站和裝修公司起家,是村裡人眼中的致富能手。但是,每次回村,看著村裡許多人還過著困難的日子,楊新明的心裡很不是滋味,便萌生了回鄉投資興業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的想法。

2014年,隨著北部山區綜合治理工作紮實推進,採石場、水泥廠等重汙染企業相繼關停,山區的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楊新明瞅準機會,返鄉辦起了修武縣神龍皂角刺專業合作社,並與西嶺後村村委會簽訂協議,承包了村子附近6000畝的荒山進行皂角刺種植及嫁接,為家鄉父老開闢出一條就近就業增收的致富新路子。

經過5年多的努力打拼,楊新明先後投資1600餘萬元,植樹造林2000餘畝,一個巨大的綠色產業正在山嶺上崛起,憑藉距離市區近的位置優勢,楊新明也重新制定發展規劃,引入珍貴樹種、名貴花卉、優質果樹,要將園區打造成景區,吸引更多的市民前來遊玩。

從項目初期的基礎設施建設到後期的栽種、管護,楊新明始終心繫山區的困難群眾。他先後為附近村民提供了數百個就業崗位,優先安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到合作社就業。從2015年起,合作社每年人工支出都在30萬元以上,先後有近40個貧困家庭從中受益。2019年,西嶺後村94戶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下一步,楊新明打算繼續增加苗木品種,擴大綠化面積,同時引入社會資本,打造集住宿、餐飲、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生態旅遊項目,做強做優產業,當好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靠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