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發展深入,鄉村景區應如何打造文旅產品?

燒音箱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以鄉村文旅為主題的文化特色生態旅遊區,正在鄉村發揮重要振興的助推作用。

深入文旅產品融合發展,宣傳文旅文化帶動地方特色產品進入消費市場,發揮重要經濟作用。河南範縣地處黃河中下游沖積平原,農業為水稻為主,引黃河之水,種植生產優質稻米。發展具有地方性特點的特色主產品,種養結合,稻田裡養泥鰍,小龍蝦等水產品。加大建設文旅觀光景區,發展基地效應。範縣種植的黃金晴大米,遠銷國內外,是範縣第一大特產,被國家譽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範縣大米,米粒成橢圓型,半透明,手握米緊攥不粘手,香味清新,淡雅綿長。

,以文化旅遊帶動特色農產品融合發展,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文旅產品,打造地方品牌農產品,近幾年,濮陽市範縣在發展特色文化旅遊項目投資加大,以文旅帶動鄉村振興發展。以範縣陳莊鎮項目“萬畝荷花黃河蓮藕產業基地。打造特色蓮藕,蓮子茶,蓮子粥等鄉土品牌,水域養殖泥鰍,黃河大鯉魚,黃鱔,龍蝦等。萬畝荷花園的核心觀賞區中原荷花園是範縣旅遊扶貧的龍頭項目。園區通過景區旅遊帶動經濟發展,依託陳莊鎮黃河藕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採取"合作社+協會+園區+貧困戶+市場"的運作模式,鼓勵支持周邊貧困群眾通過參與蓮藕種植、兜售合作社產品等方式實現增收。


範縣王樓鎮“水韻康莊·柳溪小鎮”位於王樓鎮範莘公路兩側,規劃以東張村為中心,涵蓋孫劉黃、大趙等7個村,高標準建設鄉村景區。按照規劃主要建設嬉水遊玩區、設施農業區、農耕文化體驗區、青少年科教文化區、休閒娛樂區等5個片區,建有濱河浴場、荷花園、垂釣中心、果蔬採摘園、親子樂園、農家樂等17個項目。打造一個展現各類鄉村生產活動、田園風光、豫魯鄉土風情文化產品有機融合發展的中原特色旅遊小鎮。鼓勵帶動百姓積極發展特色產品,擴大規模,樹立品牌意識,打造品牌優質產品,濮陽鄉村振興示範鎮。近年來,該鎮種植特色蔬菜大棚工區、晚秋黃梨等特色品牌效應,融合發展鄉村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形成了以“觀沙河風光、遊萬畝果園、採優質林果、品鄉村特色餐飲”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文化旅遊品牌。

毛樓生態旅遊區,鄭板橋紀念館,生態旅遊觀光區鑲嵌在黃河岸邊,母親河給予了毛樓優厚的旅遊資源。黃河在這裡形成了90度的大轉彎,觀賞黃河景觀得天獨厚。同時,形成了廣闊的水面、鬆軟的黃河灘,使人一走入她,就有一種回到母親懷抱的特殊感覺。憑藉黃河的天然優勢,這裡開發建設了一處獨具特色的黃河生態旅遊區。在政府的大力投入下,借地方特色景區,在文旅產品上融合發展優勢,藉助鄉村發展種植萍果,鴨梨,柳葉桃,甜杏等。培育一批地方特色產品,帶動融合一體發展形態。有黃河大鯉魚之地方特色,到了這裡一定品償到農家大鍋糖醋大鯉魚的味道。

歡迎大家留言 關注 謝謝!


三農任國欣


應該是真實的習俗,反應真實的生活狀態和精神。深挖價值觀。而不是搞同質化,一個放鬆的空間,充分利用農村的空間和環境。建設一流超一流的硬件設施,以藝術設計整體規劃為主。強調藝術化精神化的方案,兼備實用性科技性。不做廉價的開發。把農村景區做成精神文化中心,藝術中心。去旅行不僅僅是放鬆,更是對自身藝術文化水平的提升。也是對精神境界的提升。如果現在應該有伊甸園,那麼一定是在農村,因為土地便宜,環境優美。建設成本低。並且其風景環境更適合藝術創作,適合研發科技,所以最大程度保護環境,同時打造大量的宜居村,依靠網絡聯繫起腦力勞動的通路。轉移一部分腦力勞動在農村,強化基礎設施,給人高質量的宜居空間,休閒空間。


煉琢


鄉村景區如何打造文旅產品?一,廣義上講,文旅產品,利用自然優勢,打造出的特色景點,一定要賦予它當地的風土人情,人文文化,讓遊客到你這裡來,不僅是參觀了景點。更重要的是,應該參與互動,和當地文化環境相融合,要體現出一種沉浸式的體驗旅遊。從而把遊客的生活與景點相融,以至於自己也成為景點景觀的一份子。第二,加工出有地方特色的旅遊商品。鄉村景點的文旅產品一定要依託於當地特點農作物,進行深加工,形成可攜帶的具有地域特點的,不可複製的旅遊商品。也不限於帶走商品,可以參觀,參與制作此商品的過程為教材,把地方文化融入其中。豐富遊客旅遊經歷。鄉村景區的打造,特別注意要有自己的特點,並且,其他景區又無法複製,所以景區的景觀要源於當地的人文地理文化,依託當地農作物,植物特性設定文旅產品,從而達到不可複製。儘量減少人為打造的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